总课时 第 4 课时
年 月 日
课 题
第2课 用雕塑记录时光
共 1 课时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尝试掌握人物泥塑的基本技法,把握人物动态与神态进行主题创作,把握特定雕塑主题与表现形式语言选择之间的组织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模仿优秀雕塑作品,提高立体造型能力与表现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提高对日常生活的观察能力和对生活美的感受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小泥塑作品制作的方法、步骤并制作小泥塑。
创作时,不拘泥于自然真实,而是根据意图大胆采取取舍。
教法学法
自主探索、观察比较、探索方法、制作表现、展示评价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一、教学导入
1、提问:我们生活的环境(校园、社区、城市)中,主要雕塑作品及特点是什么?
2、对敦煌城雕反弹琵琶的分析。
3、分析比较P8页雕塑的神态特征各有什么不同?
二、自主探究
分析作品《梳》,
1、你认为艺术家所表现的人物是什么身份?
2、人物的表情、动态表现了对象的什么特征?
小结:艺术家通过不同的动态、神态来展现人物的个性。
三、了解工具材料。
通过课件和课本中的图片认识工具,教师准备的实物供学生认识和体会感受。
四、观察比较
雕塑的主要形式:欣赏《花朵》、《推磨》、《梳》等作品。
雕塑的主要形式:圆雕、浮雕(高浮雕、浅浮雕)。
五、雕塑的创作方法
1、雕塑包含两种制作方法,即“雕”与“塑”。
2、泥塑基本创作技能介绍,包括:贴、搓、提、接等。
3、欣赏泥塑视频(6分钟视频)。
六、尝试表现
作业要求:捏制成一个简单的一个人物动态泥塑。
四、作品讲评
讲评有特点的学生作业,教师何以对这些泥塑拍照留念,以备后用。
1、根据自己见到的回答。
2、简单发表意见。
3、归纳:不拘泥于自然真实,而是根据表达意图大胆采取取舍、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主题。
1、学生分析。
2、总结归纳。
认识工具。
学生分组讨论,说说他们在形式上的不同。
观察、学习。
视频欣赏、直观感受泥塑的制作方法。
学生按作业要求尝试制作练习。
自评互评。
教学反思
“载情的符号”叶向明写意主义作品展
陈玉树古典家具作品“精舍”亮相国家博物馆
发现陶瓷——从工艺品到作品系列展首展在景德镇开幕
怀化举办邮品非遗联展
第八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聚焦农村新貌
跨界艺术家邓斐作品全球首展在京开幕
“海上丝绸之路”全国中国画作品展17日在榕开展
“远与近”中国风格书画展在拉脱维亚开幕
首届“金童星·少儿美术大展”展出
第四届中国油画邀请展在成都举办
“画匠之梦——你,我的缪斯”展览将在798开幕
文徵明《漪兰竹石图卷》首次展出全貌
张鼎:安全屋-光天化日
申石伽《墨竹》疏朗秀逸
“伦敦·重庆大轰炸”图片展在重庆揭幕
徐悲鸿抗战作品展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凤舞紫禁:清代皇后的艺术与生活”特展在美国开幕
写意中国雕塑文献展走进大同云冈
牵手未来·第四届全国少年儿童书画双年展开幕
新化举办群众美术书法摄影展
杭州灵隐寺举办丰子恺漫画展 丰家后人解读旧画作
第十六届临沂书圣文化节将于9月3日启幕
全国架上连环画展在津展出
收藏与人生
上海首次举办册页展评选
42部作品入围第十三届华语青年影像论坛影像展
美女与野兽——广州雕塑院作品展”在厦门开幕
“悠游”2018淮阴艺术馆提名展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2018年承认各省美术统考成绩
民国画家李毅士《南京灵谷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