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遗风、文化商都”中国古代石刻艺术拓片展在河南省美术馆举办
大河艺术网讯(王诗文)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今年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由郑州市政协、郑州市市委宣传部主办,郑州新区管委会、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郑州市文广新局、郑州市文物局承办的“纪念列子诞辰2467年文化研究会”在郑州举行,“古韵遗风、文化商都”中国古代石刻艺术拓片展作为本次活动的項目组成部分于3月16日在河南省美术馆一楼隆重举办。
观展领导、嘉宾合影留念
本次拓片展共展出郑州市所属文物单位:列子故里、大河村遗址博物馆、纪公庙和河南人民书画院收藏的砖、石精品拓片150余幅,得到了省、市领导和嘉宾及全国文物、金石拓片界的高度关注。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政协原主席王全书,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靳克文,郑州市政协主席王璋,郑州市政协副主席吴晓君,郑州市委常委、郑东新区党工委书记、主任王鹏,郑东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平山,河南省收藏家协会会长丰兴运,河南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马驰骋,以及承办方河南人民书画院院长张书勇和几十位国家非遗传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共同参观展览。观展领导对于本次展出作品给予高度的评价,对于本次活动的举办也给予了高度认可。
河南人民书画院院长张书勇向领导介绍本次展品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增强中原文化自信
本次展出作品涉及社会生活、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祥瑞图案等吉祥文化内容,题材涉及墓志、佛教、碑刻、陶文、瓦当、文字砖、画像石(砖)、全形拓、颖拓、锦灰堆等多个门类,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本次展品沿着时间的脉搏进行梳理,从商周时期一直展示到明清时期,展出作品内容丰富,极具历史代表意义。充分体现了本次展览时间“跨度长、规模大、档次高、门类广、参与传拓名家多、艺术形式多样”的特点。是中原地区近年以来最具特色、最有代表性和最具艺术涵盖面的一次拓片文化盛宴,必将映射河南文化强省建设成就和助推郑州市“建设文化商都”的时代步伐。
拓片:列子
传递“河南声音” 彰显“郑州担当”
现场吸引了来自全国近百名参加列子诞辰文化研讨会的著名学者、专家和络绎不绝的市民和职业收藏家参观,不少市民纷纷在展览拓品前拍照留念。著名金石学家、收藏家王顺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认为本次展览是国内最出色的拓片展之一,有些拓片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很高的地位,在国家博物馆也很难见到,对研究商周至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将起到不可估量的时代价值和社会影响。
本次拓片展独家承办方河南人民书画院院长、策展人张书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坚守和传播,拓片作为收藏的“软黄金”一直处在“文化的塔尖”,当代人因为缺乏足够的文化认知而“高处不胜寒”。通过此次展览可以让更多的人关注拓片、了解拓片、热爱拓片,在如火如荼的“文化复兴大背景下”传递河南声音体现“郑州担当”。
拓片:门神
坚守“真、精、稀” 拒绝“假、差、伪”
据悉,为了办好本次拓片展,承办方和策展单位河南人民书画院多次邀请国内知名文物专家、传拓专家、金石学者进行制作、交流、论证。从近600品经典题材中遴选出150余幅进行展出,从根本上杜绝了金石拓片圈经常流传的“假、差、伪”拓的出现,更有国内省内著名非遗传承人、传拓大家洛阳裴建平、张志亮,南阳刘东阳、王建平夫妇,周口崔隽川、开封张远思,安阳杨计法、卫燕波,漯河张彦伟,许昌陈连庆以及郑州拓片新秀任风玲、裴杰芳、王瑞等历时三年倾情制作的原拓、精拓作品。很多罕见拓片和稀缺题材都有我省著名金石文化学者王顺喜、冯杰、单占生、魏峰、张喜成和著名书法家陈天然、钟海涛、李放、武庆平、张晓红、刘海清及已故著名诗人马新朝等题跋释文。让古老的拓片焕发出了更多的人文气息。也为参观者触摸历史提供了“有温度的参考依据”!
据悉,本次展期共三天,本月18号下午闭幕,对社会免费开放,自由参观。
展出拓片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乐山师范学院
西南石油大学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天津音乐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
宜宾学院
内江师范学院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天津商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湖州师范学院
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
天津天狮学院
天津财经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天津理工大学
同济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丽水学院
天津师范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天津工业大学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
天津职业大学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
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