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舞泥塑 本报记者 王瑟摄/光明图片
7月15日,在国家大剧院开展的《西域回响——新疆古代舞乐文物展》,用近几年新疆出土的众多有关音乐与舞蹈的文物,向观众展示了新疆古代舞乐艺术的发展变迁和文化交流史。
一件小如海螺,只有10厘米长的陶埙,两端细,中间粗,呈橄榄形,一端有吹奏用的圆孔,腹侧有4个排列整齐的孔。这是7000年前诞生于浙江一带的埙,但它出土在新疆哈密地区的伊吾县,距今有3000多年。它的出现,证明了内地与西域的文化交流。
两块用整胡杨挖刻而成的古代弹拨乐器箜篌,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这个在和田地区且末县出土的箜篌,被认定为世界最早年代的出土弹拨弦古代乐器。它的出现,证明了它从中亚传入新疆,最终于汉唐时代在内地流行的过程。
早在去年7月第四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期间,新疆博物馆策划的专题展《舞动生命乐扬心声——新疆古代舞乐艺术的记忆》就引起了国家大剧院的关注。经过近一年的筹备,终于将它搬到了北京展出。
范仲淹在《苏幕遮·碧云天》中写道: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苏幕遮”这个词牌,最早曾是西域龟兹国的一种乐舞形式,也代指上演这种乐舞 的特定节日——乞寒节。古代西域,人们为了祈求冬天寒冷,天降大雪,要戴上面具表演乞寒胡戏。而此次展览,利用动态数字手段,将一件龟兹舍利盒上的彩绘苏 幕遮乐舞场景再现了出来。
展览中还可以看到3000年前康家石门子的岩画、汉代的铜铃,公元4至6世纪的克孜尔石窟天宫伎乐图、唐代《舞伎图》等不同时代、不同种类的文物。据新疆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展览收集了新疆境内丝绸之路沿线的古乐器、古俑、古文献等120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 就有15件,展示出新疆舞乐悠久的历史。展览由4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舞乐追梦、舞乐抒情、舞乐蜚声和舞乐精粹,展览将持续到9月15日。
“笑艺无双”——吴双艺艺术档案展即将开展
如何鉴别海南黄花梨手串真假?
猫眼石手镯有什么作用?
梵高绝笔之作与创作地被确定 离奥维尔故居数百米
红色收藏火爆军邮藏品受到瞩目
新型艺术展 赏草原美景听草原音乐
收藏海南黄花梨家具需要注意的细节
“海上生明月”中华艺术宫藏华人美术名家捐赠作品展
“燃烧殆尽的梦”刘銧銧个展
浅谈台湾红楼梦邮票大全套收藏的价值
艺术家王艾石汇编:中国美术极简史
“SH-始”韩家英个展
徐州博物馆上线近1.6万张文物高清大图
每日一画致敬战“疫”英雄 舒勇用画笔讲述“中国抗疫故事”
蓝钻之王——“希望之星”
读徐渭《桐阴图》有感
《新华每日电讯》创刊纪念封的故事
“自强不息——叶浅予自选速写作品研究展”今日开展
猫眼石戒指怎么鉴别真假?
同济大学2020年艺术本科专业(美术类)招生简章
如何判定翡翠赌石的纯净度
史上最会推销自己的画家
曲线之美-宋代绞胎瓷抽象纹梅瓶图像研析(梅瓶上的中国文化艺术精神)
2020年吉林省艺术类各批次录取时间
浙东行政公署金库兑换券抗币
从同治瓷画说“集破集珍”
原创 欣赏齐老的佳作,画中藏着的生机,你看到几分?
醉人菊花傲立烟标中
溥儒《风筝图》定格童年之乐
西安白鹿原西汉早期墓葬出土2200余枚玉衣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