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荣宝斋木版水印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周年,更好推介和发扬这项技艺的影响力,2016年6月30日至7月10日在荣宝斋木版水印工艺坊举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版水印作品展》,届时将遴选不同时期木版水印制作精品展出,并举办讲座等系列活动。
木版水印介绍
“木版水印”,是“古代雕印版画印刷术”的继承和发展。古代彩色版画印刷,史称“饾版拱花术”。
“木版水印”这一名称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荣宝斋根据这门技艺的生产方法和用料特点而创造出来的。这种雕版印刷通常采用梨木雕刻木版,所用的各种颜料以水调兑,而不同于现代印刷技术中用各种色彩的油墨印刷。木版水印主要应用于印刷复制中国绘画和书法作品,是一整套复杂的印刷过程。60多年来,荣宝斋对木版水印这一传统印刷技艺的定义,得到了国内外的普遍认可并沿用至今。

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木版水印)
荣宝斋木版水印的发展与振兴
荣宝斋的前身“松竹斋”创始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光绪二十年(1894年)开设分号荣宝斋,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前人取“以文会友,荣名为宝”之意延营松竹斋业务。

十竹斋笺谱
从清末到民国,木版水印历经磨难,饱尝了兴衰的滋味。这个时期,坐落在北京琉璃厂街的荣宝斋,曾因获得了鲁迅、郑振铎两位先生的支持,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后,承印了《北平笺谱》和《十竹斋笺谱》,才使这种濒临失传的饾版印刷术得到了延续的机会,为后来荣宝斋木版水印的继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荣宝斋成为继承、发展饾版印刷技艺的首要单位,并赢得了中外人士的赞誉,将现代中国木版水印发扬光大。
新中国成立后半个多世纪,荣宝斋传承了中国古老的雕刻木版印刷技术,并根据其技术特点,将这门技艺提炼为一个通俗易懂的名称“木版水印”并沿用至今。荣宝斋木版水印主要有三方面特点:第一,复制水平逼真,再现原作艺术水平。第二,复制材料与原作相同,收藏保存寿命久远。第三,不受尺寸大小限制,充分呈现艺术作品原貌。在几十年当中,荣宝斋将传统的古代版画“饾版”印刷术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复制出的大量木版水印画,达到忠实原作,再现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被誉为东方的艺术瑰宝。

勾描

刻版

印刷

装裱
1952年荣宝斋正式转为国营单位,使得荣宝斋再一次走上兴旺发展、生机焕发的道路。随后荣宝斋恢复了一些传统商品,与书画家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和进一步的友谊。在经营历代书画和文房用品的同时,重点发展了木版水印这个传统技艺。
选择书法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图)
评鼠首兔首回归:可能引发海外文物回归潮
如何保存收藏的书画
书法:小众艺术并非小众化
中国当代版画艺术冷热辩证
谈书法的界格与出格
书法视觉化会成为代表时代的书风
论艺说道:中国当代艺术危险了
书画造假形成完整地下灰色产业链
春联书法为什么越来越没个性
专家:当下中国建筑缺少文化自信(图)
王建玉:关于水墨问题的几个方面
徐冰:中国画在未来会变的越来越重要
从《功甫帖》看文物艺术品回流税收问题
浅论安格尔:无赖与基因超载
全国美展权威性毋庸置疑
仕女画的新思考——谈王家训的人物画创作
宋永进:当代绘画的三重境界:内容、形式、内容
梅墨生:写生随谈(组图)
王栋栋:新水墨的中国梦
2017年江苏省艺术类专业校考管理办法
艺术衍生品正渐行渐近
刘玉来:论书画的创新(组图)
乔晓光:需重视中国剪纸的原生态传承
林风眠的风景与花鸟题材画:墨色的和声(图)
如何面对上海消逝的文化记忆
孙家潭:篆刻不能少了书法气
浅议美术馆藏品的保护与修复
以展代教:当代艺术教学的一种思路
贾方舟:在复杂的文化环境中坚守一种学术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