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棉 年代不详 27cm×31cm 邬锡华先生捐赠
20世纪20年代前后的新国画运动中,以“二高一陈”为代表的岭南画派画家提出“折衷中西,融汇古今”,吸收中外文化的艺术营养,兼容并包,勇于革新,题材注重于现实关怀,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美术的现代发展。岭南画派花鸟画以吸收西画的造型方法、注重写生及渲染设色、风格清新明快著称。赵崇正先生1910年出生于广州,二三十年代始随司徒奇学习西画,后进入春睡画院随高剑父先生学习中国画。赵崇正先生聪颖好学,致力“现实关怀”的艺术道路,积极用画笔反映现实生活。他一生都在孜孜不怠地努力,表现题材广泛,人物、山水、花鸟无不涉猎。他的《白梅青鸟图》满树繁花,生机盎然,毫无萧条寞落之感,可见他的趣味远不同于旧式文人。他笔下的翎毛生动细腻,给人自然亲切之美。六十年代初,赵崇正先生调至广州美术学院任教,这时正值其创作的高峰时期,但文革的到来使其生命戛然而止,广东美术界失去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正如黎雄才先生在《赵崇正画存》中惋惜:最是笔头知冷暖,馨香堪为岭南豪。
呼伦贝尔草原 1957年 32cm×44cm 赵莹女士捐赠
2009年和2013年珠江美术馆成功举办了“两代画情”及“最是笔头知冷暖”赵崇正作品展及出版了《最是笔头知冷暖·赵崇正作品集》,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好评,对于重新认识赵崇正先生的艺术有着重要影响。2015年初,赵崇正学生、澳门美术协会监事邬锡华先生亲自致电珠江美术馆,提出将自己珍藏的赵崇正恩师作品无偿捐赠给岭南画派纪念馆供后人研究之用,这批作品与手稿共26件(套)。多年来赵崇正先生家属及学生的慷慨捐赠,珠江美术馆藏有赵崇正先生画作79件、速写本2本、笔记10页、遗作照片20张、印章23方,成为广东地区拥有关于赵崇正先生资料最集中的研究机构。
花卉(鹌鹑) 年代不详 34.5cm×43.5cm 司徒素心女士捐赠
白梅青鸟图 20世纪60年代后期 117.5cm×39.5cm 邬锡华先生捐赠
本次展览由岭南画派纪念馆和珠江美术馆共同主办。展品集合了邬锡华先生捐赠的这批作品和部分由赵崇正先生之女赵莹捐赠我馆及从其他途径收藏到的赵崇正先生的作品、文献。祈使让更多的读者通过并不多的出版物、画册对赵崇正先生的艺术有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也是对这命运多舛又才华横溢的艺术家的最好怀念。
红梅麻雀 20世纪60年代后期 136cm×59.5cm 邬锡华先生捐赠
经过多年积累,珠江美术馆形成了以收藏岭南地区的书画作品为基础,以研究岭南画派作品为重点的发展方向,藏品数量近两千件。通过日常收集整理岭南画派画家的资料,逐步建立起艺术家的“艺术档案”,为今后研究岭南画派历史及艺术演变提供重要的史料。捐赠者送来的一批批藏品,像细流般汇成江河,正是这股涓涓细流渐渐构成岭南艺术的源流,将惠泽后人。
红棉 20世纪60年代后期 130cm×64.5cm 邬锡华先生捐赠
展览时间:2016年7月6日至7月17日
开幕时间:2016年7月6日(周四)下午3点30分
展览地点:珠江美术馆
论绿松石发白的补救措施
屏风中的层层幻境(组图)
浙江海宁出土2万枚古钱币 涉及4个朝代(组图)
丽水巴比松三十年国际研讨会召开
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 “关中美影—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藏皮影国际巡展” 在乌鲁木齐市美术馆隆重展出
艺林苑艺术馆周年展暨当代书画名家作品展正式开幕
张松茂《富贵满堂》大师纪念瓷
李可染画院凤凰艺术中心落户张家港
五周岁啦!江苏省现代美术馆两大精彩展览齐放
河南工业大学2019年承认各省美术统考成绩
教育部宣布2022年前全面取消考试大纲
原创 他凭借绘画收获财富与爱情,却在事业兴盛时突然离世,令人惋惜
“南海Ⅰ号”:见证中国水下考古全过程(组图)
“中国梦·丝路情”——亚欧丝路名城艺术交流展在连云港博物馆开幕
北京画院展齐白石笔下人物神情(组图)
西方艺术介绍——日本浮世绘的代表人物葛饰北斋
四川白玉县境内首次发现吐蕃时期摩崖石刻(组图)
原创 年轻时境遇非凡,老去后细心沉淀,他在绘画和鉴赏方面成绩斐然
“深化和平之路上的传统友谊”:一带一路主题美术展亮相墨西哥
中国又一所公办“电影学院”诞生了,艺考生请关注!
160余件航海仪器勾勒海上蒸汽时代(组图)
无锡博物院镇馆之宝从何而来?
他的画作古朴淡雅,强调金石入画,颇有四王之风,更有自身风格
中方采取反制措施 对美部分艺术品类加征关税(图)
中国传统技艺四绝——掐丝珐琅!瓷胎珐琅!雕漆!錾刻!
美对华艺术品10%新税9月起征(组图)
“龙门佛光——河南佛教艺术展” 在台湾佛光山开展
夏鹏程草书亮相北京介居书院美术馆
艺术鉴赏呈主流 珠宝增值成硬核 中国珠宝季邂逅珠宝艺术风潮
“百年西泠·中国印”特展在布拉格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