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中国匾额文化保护与传承活动现场
2016年11月10日,首次中国匾额文化保护与传承活动在京举行。此次活动由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文联、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北京市朝阳区文联等单位主办。北京民俗博物馆、北京励志堂科举匾额博物馆承办。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中华炎黄科举专业委员会、北京东岳美术馆等单位给予本活动大力支持。
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马自树致辞
据悉,本次活动主要包括开幕式、主旨演讲、交流研讨三部分,并将活动成果编辑出版《中国匾额保护与文化传承》论文集,计划整理收录国内著名匾额文化研究专家及著名收藏家论文50余篇。
北京市文物局局长舒小峰致辞
开幕式上,朝阳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军胜致开幕辞,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马自树致辞,北京市文物局局长舒小峰致辞并宣布活动开幕,开幕式由朝阳区文化委主任、朝阳区文联党组书记高春利主持。
北京市朝阳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军胜致开幕辞
开幕式活动中,北京颐和园匾额文化专家、匾额修护专家王敏英女士代表与会者为活动赠送匾额,朝阳区文联秘书长金童代表主办方接受赠送。
开幕式后,进入主旨演讲环节,北京民俗博物馆馆长曹彦生,洛阳匾额博物馆馆长王支援,今晚报社高级编辑、匾额文化理论家吴裕成,故宫博物院匾联研究专家李 文君,国子监博物馆专家王琳琳,重庆市巴渝名匾文化艺术博物馆馆长刘光瑞,徐州圣旨博物馆馆长周庆明,北京社科院首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沈望舒等8位 嘉宾进行了主旨演讲。
北京市朝阳区文化委主任、朝阳区文联党组书记高春利主持开幕式
下午,来自故宫博物院、孔庙国子监博物馆、颐和园公园、北海公园等匾额聚集地的代表,以及来自上海、天津、重庆、黑龙江、辽宁、宁夏、河南、河北、山东、 山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西、安徽、四川、福建的匾额聚集地领导、民间匾额博物馆负责人、著名匾额收藏家等约70人分为三个小组进行讨论。
与会专家、学者与收藏家一致认为,匾额文化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传承和保护匾额文化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历史责任。本活动旨在呼吁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与收藏家们齐心协力,为传承、发扬中国匾额文化贡献力量
赠送匾额
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对匾额文化的展示、挖掘与研究,促进匾额保护,探究匾额文化,唤起当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人们保护传统文化的热情,进一步发挥匾额文化中的正能量,进而达到保护传统文化优秀遗产、传承中华灿烂文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
呼伦贝尔学院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
常州工学院
荆楚理工学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汉艺术职业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淮阴工学院
武汉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内蒙古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武汉工业学院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三峡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金陵科技学院
武汉纺织大学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武汉大学东湖分校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中南民族大学
河海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
淮海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