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张伟和陈文骥老师
张伟的作品聚焦里/外关系的探讨——作为“物”的作品与环境的关系;画面与想象空间的关系。而创作灵感却来自日常具体之物,他呈现的并非物品本身,而是这些具体之物的抽离过程——折叠、挤压、覆盖、包裹产生的关系及可能性。这背后蕴含着转换的过程,触发创作的物/点到最后画面的转换;思考与思维的转换,创作材料的转换。这种转换,事实上,也是自然而然的选择过程。
张伟的画面并非传统的主题性叙事,更多呈现的是绘画的过程——在平面表现空间感,以空间感来凸显时间。那些被遮蔽的、透出的光亮、幽深的空间,正是时间的积累与劳作的痕迹——一场创作者与画面旷日持久的交流,伴随着纠结、斗争、交谈……所以,最终呈现的看似面貌清晰、相对完整的画面并非完全预设好,也许是偶然、失误甚至失败的导向。而这些,都构成了他创作的探索过程。
张伟个展现场
“我必然在创作中历经坎坷。”这是张伟给自己创作的心理预设,他坦然接受探索中的失误/失败。尽管画面最终呈现某种理性与克制,其中亦包含了他在材料上、画面里对控制/非控制的探索,最终达成非控制作品之外失控与可控在画面共存。
从中央美院附中到本科,张伟接受了严格的造型训练,2014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央美院壁画系,师从陈文骥。从附中上来的传统具象造型到壁画系对材料更多元的探索与实验,他最终选择架上作为创作方向。这个系列是他从研究生阶段持续至今三年多的探索,此次展览亦是对这个系列的一次总结。
艺术创作于张伟而言意味着什么?他曾短暂逃离后发现,会找不到自己;艺术已慢慢成为一种情感或血缘的东西。如今,褪去对艺术所有的光环,他看到这条路的本质是苦行僧,是修行;往前走的动力源于还有期待和可能性。正如他的老师陈文骥所言,“雾中寻路”。
“做艺术最后就是做自己”,他还要继续走下去。
中国传统技艺四绝——掐丝珐琅!瓷胎珐琅!雕漆!錾刻!
日本画廊的新动向——留学中国能否成为国际艺术界的旗手
柔的岩彩:冯仕恒个展
“周慧珺杯”上海市扇面书法大赛精品展在沪举行
三国志|东京国立博物馆呈现一个真实的三国
原创 年轻时境遇非凡,老去后细心沉淀,他在绘画和鉴赏方面成绩斐然
无锡博物院镇馆之宝从何而来?
“中国写意油画学派俄罗斯写生交流展”亮相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
丽水巴比松三十年国际研讨会召开
匈牙利女艺术家朵拉.毛雷尔作品展英国开幕
原创 他是绘画领域的集大成者,徐悲鸿为他点赞,称他的画作承前启后
李可染画院凤凰艺术中心落户张家港
“深化和平之路上的传统友谊”:一带一路主题美术展亮相墨西哥
西方艺术介绍——日本浮世绘的代表人物葛饰北斋
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 “关中美影—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藏皮影国际巡展” 在乌鲁木齐市美术馆隆重展出
“会心不远——孙逸然书法艺术纪念展”在京启幕
书画行业的“下蛋”手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他被称为造假天才?
瓷言—颜松柳“中国白”陶瓷艺术展将开展
“大水花”大卫·霍克尼个展将开展
“马非马”的艺术诠释
辉煌之路 石韵中华 寿山石雕艺术展暨中央工美寿山石雕专业委员会成立举办
原创 他凭借绘画收获财富与爱情,却在事业兴盛时突然离世,令人惋惜
展览预告 | 云自在——高云作品展
艺术鉴赏呈主流 珠宝增值成硬核 中国珠宝季邂逅珠宝艺术风潮
原创 他的画多鸿篇巨作,一幅画能卖出上亿的市价,曾为我国捐款捐画
“中国艺术新视界2019”走进南宁
在伦敦泰特看朵拉.毛雷尔:从黑白影像到色彩几何
国博工艺美术作品邀请展:器物中的匠心与天工
论绿松石发白的补救措施
万恒艺术·发现——岑今国画精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