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5日自当地文物部门了解到,截至目前,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武威亥母寺洞窟遗址发掘工作出现新亮点,已出土4万多个模制泥佛泥塔。
亥母寺洞窟遗址历史悠久
模制泥佛泥塔是武威藏传佛教寺院一项悠久而古老的僧艺作品,自西夏至明代,该项俗称“擦擦”的僧艺不断传承和发扬,艺人辈出,模制泥佛泥塔既有藏地传统继承,又具有武威佛教的独特内蕴。今天,武威亥母寺洞窟遗址新出土的4万多个模制泥佛泥塔,使这一古老僧艺重现于人们视野。
武威亥母寺洞窟遗址位于武威市城南15公里凉州区新华乡缠山村七组。《武威县志》记载其为西夏崇宗李乾顺正德四年(1130)西凉府僧俗二界修建的藏传佛教寺院,距今近900年时光。亥母寺洞窟遗址自1985年发现以来,陆续清理出土了一大批西夏、元、明、清时期的遗物,数量多达上百件,其中很多文物是国内仅见。经国家文物局专家鉴定组鉴定,共有49件文物包括珍贵的佛经、西夏的记账文书、物品清单、壁画、藏传佛教的各种唐卡以及石雕像、泥雕像、西夏的双鱼塘画、丝织品、瓷壶等被分别定为国家一、二、三级文物。
模制泥佛泥塔大规模出土
今年以来,甘肃省对亥母寺洞窟遗址进行发掘,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担发掘任务。由于现存窟门存在不同程度的坍塌,加之很少有资料记载,目前还无法了解窟内结构及延伸范围。目前,洞窟的清理加固工作还在进行,考古人员继续从洞窟的泥土中清理模制泥佛泥塔,并且按照中国传统建筑形制与工艺进行分类装箱。
据了解,从已经归类的模制泥佛泥塔形制看,主要有宝阶塔、一百零八塔、八塔等。按照发掘计划,亥母寺洞窟遗址发掘工作将持续3年。工程完成后,模制泥佛泥塔的最终数量也将产生。考古专家称,亥母寺洞窟遗址已成为西北佛教寺院大规模出土模制泥佛泥塔文物之最。另外,考古发掘队还清理出大量的经文残片,出土了一幅珍贵唐卡,正在鉴定中。
发掘工作令人期待
有关文史专家指出,亥母寺洞窟遗址曾经“窟中有寺,寺中有窟”。未毁前的亥母洞里,供奉着金刚亥母肉身像,洞口修建有佛堂,释尊香泥塑像、金刚持和度母像。还有许多浮雕像,墙壁上绘有神变庄严画等。自元至清,共有28位从西藏和印度前来的活佛在这里修行。因此,正在进行中的亥母寺洞窟遗址发掘工作让社会各界人士充满期待。
目前,尽管河西的气候一路走低,寒冷袭人,但截至10月25日,亥母寺洞窟遗址发掘清理工作仍在进行中。
中国民间美术
美术教案《桥》
美术教案-多彩的学习生活:校园伙伴
美术教案-美观大方
抽象之美
京剧脸谱
美术教案-第一课 你我他
现代环境艺术教案
美术 一年级 下册 第三课: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方法
美术教案-《心与祝愿
美术教案-美丽的村庄
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
美术教案-课题《和平鸽》
美术教案-面具(京剧脸谱)
和平鸽
远古的呼唤
世界地球日
服装设计与模拟制作
花草禽鸟意境
美术教案-传递友情的使者
美术教案-板报设计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美术教案-格尔尼卡
戏剧人生——短剧的编写与策划
标志欣赏设计
美术教案-《门》
美术教案-课型:综合课
美术教案-用线条表现物体的结构
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
美术教案-鲜明的主题——招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