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白芙蓉石印章(见图),边款“嘉庆四年 二山”六字。查相关资料发现,确有“二山”其人,生活于清代嘉道时期。陈观酉(约1779-?),字仲博,一作仲搏,号二山,钱塘(今杭州)诸生;工楷书,山水宗法黄公望;性至孝,年三十丧偶,不再娶;后从册封琉球使作海外游;有《元宵踏雪图》,著《含晖堂遗稿》。
资料显示,陈观酉名条下所收录的印章中,其本人的刻印甚少,却收录了清代篆刻史上著名的“西泠八家”之一的赵之琛为其刻印十余方,另有其他几方也是当时的篆刻名手孙锡晋、释达受、杨澥等为其所作,可见和当时的篆刻文人相交甚笃。陈观酉其人实为一典型的“性情中人”式文人书生,个性随和,兴趣广泛,诗书画印各有涉及,和当时的书画家多有交往以及答和之作留存,艺术市场上常见此类作品面世。如在2011年上海举行的一场拍卖会上,就曾出现一件书画家唐云旧藏的“陈观酉、赵之琛铭 长方形端砚”。陈观酉在此砚砚身刻有长铭:“此斋中旧物,久为尘墨刓损,置不复省。偶与云楂论砚及此,拭以水,见紫气回礡中有青花结绿,急令施应灶琢之,归于云楂以识知赏。噫,焦桐不遇中郎安知,不终为爨下物耶。二山陈观酉并书。”赵之琛在砚盖上刻铭:端为德,方为式,君子宝之,乐无极,次闲铭。此砚可算是两人真正的唱和之作,最终以31万元高价拍出。
陈观酉其人的生辰在典籍资料中记载并不清晰,多推断其生于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这枚白芙蓉石印章的印边款所记为嘉庆四年(1799),当时作者大约20岁,至道光戊戌年(1838)陈观酉大约在60岁左右受高使君聘至琉球。此事详细记载于赵之琛1838年刻赠陈观酉的一方“曾经沧海”白文印边款之上,令后学者今日依旧可以追记先贤们“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式的友谊情怀。
中国音乐学院怎么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怎么样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怎么样
湖北科技学院2016年河南省艺术类专业录取线
中南大学2016年山西省艺术类专业录取分数线
2016年广东美术高考录取分数线
八年级上册《走下神坛》第二课时教案新湘版
2016年同济大学表演专业录取分数线
2016年福建美术高考录取分数线
2016年陕西美术高考录取分数线
2016年同济大学动画专业录取分数线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怎么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河北省美术专业录取线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怎么样
2016年河南美术高考录取分数线
湖南科技学院2016年河北省艺术类一志愿录取分数线
忻州师范学院2016年在山东省艺术类本科专业分数线
中央民族大学怎么样
2016年同济大学设计专业录取分数线
2016年内蒙古美术高考录取分数线
2016年山西美术高考录取分数线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怎么样
2016年上海美术高考录取分数线
宁夏高考艺术类专业统考2017年有变
中国人民大学怎么样
北京经贸职业学院怎么样
2016年黑龙江美术高考录取分数线
齐齐哈尔大学2016年江西省艺术类专业录取分数线
北京印刷学院怎么样
北京科技大学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