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包括馆长辞职的种种非议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于4月3日开幕的年度特展“帝国时代:中国古代秦汉文明”再次向公众证明其宝刀不老,吸引了美国艺术界内外的瞩目。
此次展览由大都会博物馆亚洲部的中国艺术主任孙志新担任策展人,精心筹备七年之久。通过与中国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交流中心进行合作,大都会博物馆得以从国内30多家机构借展百余件艺术精品,首次将众多考古成果带出国门。展览的规模之大、协调方之多、策划时间之长使它的成功举办尤为不易。
开幕首周的展览现场人流攒动。
特展开幕的第一个周末,展厅内人流攒动——前来的参观者不仅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更有许多本地居民。其中,不少外国观众拿着博物馆派发的讲解器,驻足在一件件展品前,认真地聆听介绍。但同时, 华裔的面孔并不占观众的少数,中文的交谈声此起彼伏,更有留学生模样的孩子与不同族裔的朋友一同参观。
开幕首周的展览现场人流攒动。
即便如此,时代久远的秦汉文明对大部分观众仍是陌生的领域。这种陌生感一方面给予这段历史独特的神秘性色彩,另一方面却给展览施加了一份普及这段历史的压力,使其仿佛带着“势必要惊叹观众,使他们铭记于心”的教育使命。这样的“使命感”尤其体现在展览对同时期欧洲文明的反复引用上。
早在观众踏入主展厅前,展览宣言中的第一句话便透露了策展人的这番苦心:“横跨四个世纪,秦汉两朝对中国悠久的历史至关重要。它们合起来代表着中国的‘经典’时期,在时间与重要性上与西方的希腊罗马文明重合且相当。”这句开幕词不仅强调了秦汉时期对中国的意义,更把它和西方文明的始源联系起来,表明它们的相似性。这样的“中西等同” 将秦汉文明放到全球发展的进程上,定义了它们在世界史上的分量。
策展宣言。
通过这样的方式,展览显著地促进了海外观众对秦汉两朝的了解,也在另一种程度上,使展览透露着从西方发展回看秦汉文明的意识。这样的“回看意识”在外国人形挂灯、刻有希腊文的圆片等作品上均有体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件展品便是位于第二展厅中的陶百戏俑。这尊陶俑同其他十件相似作品发掘于秦始皇陵。它等真人大小,身形厚实硕大,展现着杂技表演中“壮士”的角色。根据展签介绍,这件作品尤为惊人的是它对人体结构的正确表现,佐证着在解剖学远非盛行的中国古代,希腊化艺术通过商业贸易对秦时中国产生的重要影响 。
五枚刻有希腊文的圆片(约公元2世纪,来自汉代或中西亚,铅)。
外国人形挂灯(东汉,青铜)。
陶百戏俑(秦代,陶器)。
或许同样为了化解异国的陌生感,展览在深色幕墙的烘托下显得浓墨重彩,在唤起厚重历史的同时夹带着肃穆的戏剧性。特展以秦国的扩张为开端,终结于汉代统治下的多元文化。在第一个展厅内,复杂精美的铜车马、真人大小的兵马俑、保存绝佳的武器等展品将观众带入一个戎武强盛的大时代,引起游人的无数感叹;而在最后展厅与它们遥相呼应的是一面引得观众靠近展柜、细细观察的铜镜,给整个展览画下大大的惊叹号。
首间展厅内的秦陵一号铜车马(现代复制品)。
展览以一面铜镜结尾(汉代,青铜)。
在这一首一尾之间,窦绾金缕玉衣、青铜鎏金编钟、舞者人俑、“摇钱树”等众多风格化、流光溢彩的独特作品活跃在展览的各个关节。尤其值得提到的是,或写实或虚构的动物形象贯穿整个展览,这些陪葬品不仅勾勒出生动的生活场景,更展现古时中国的生命观与宇宙观,阐述“死亡并非生命终点”的概念。
窦绾金缕玉衣(汉代,青铜)。
展览内丰富的动物形象(汉代,陶器)。
然而,展览的“回看意识”与它的戏剧性究竟有没有逃脱“好莱坞化”的魔咒?这是需要仔细推敲并引以为鉴的问题。毋庸置疑的是,“秦汉”特展印证了中美博物馆合作的可能性,并势必带动这一潮流。但它也并非完美。
首先, 展览仍在揣摩海外公众对中国的了解程度。展签的模糊便是其一大不足。比如,笔者身旁的一对游客因为缺乏对中国古代货币的了解,在阅读完“摇钱树”的介绍后,仍不知展品究竟何意。看到他们的困惑,笔者自己在读完介绍后,甚至都有些尴尬的云里雾里。比起这样的问题,更值得人警惕的是,此次秦汉展的大框架定位在中国古代社会的重大转型期,对于这样的转型,展览的设置仍然呈现“重介绍”、“轻讨论”的特点:如何将展览沉淀下去?如何在绚丽的视觉展示之外,使海外公众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提出问题、深度探寻?依旧是所有策展人在规划展览时必须关注的重点。
“摇钱树”(东汉,青铜)。
在笔者看来,要解此毒,最重要的渠道之一便是挽救展品的“扁平化”——展品绝不仅仅是验证时代特点的“论据”,而应当被看作是问题本身,使它成为“论点”并以此激起讨论。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研究中,考古分析倾向与艺术史分析倾向的分叉。随着前者的逐步发展,后者有极大潜能来解决这个问题,使作品不仅成为定位历史进程的物理标尺,代表“什么年代产生何种情况”,更使其作为进一步挖掘的入口,探寻“这种情况意味着什么”。不仅如此,学术界对这两种方向的态度定会引领公众。
打个比方,大都会博物馆于2015年举办的“萨金特:艺术家与朋友们的肖像”展(Sargent:Portraits of Artists and Friends)正是很好的例子。作为展览的焦点之一,萨金特的名作《X夫人》(Madama X)通过展示艺术家对女主人公皮埃尔·古特劳夫人(Madame Pierre Gautrea)裙装吊带的修改,在向公众输出学术成果的同时,激起普通观众对巴黎社会中阶级、性别、名誉、丑闻等多个领域的思考。
萨金特名作《X夫人》(1883-1884,油画)于大都会博物馆2015年举办的“萨金特:艺术家与朋友们的肖像”展。
萨金特的《X夫人》。
当然,比起西方公众更熟知、学术体系更完整、策展经验更完善的欧洲绘画展览而言,海外中国展的进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无论如何,大都会博物馆的“秦汉文明”特展为中国古代艺术的国际普及化设定了新的目标。它是一个大胆的选择,有勇气与资源在主题上回避更容易获得展品、西方社会也更加了解的明清王朝,向西方公众展示一段他们仍感到极其陌生的中国历史。但更重要的是,此次展览是一个带有责任感的选择,不论这样的责任感背后是策展人的社会良知,亦或是中国软实力的宣传,古代中国都需要像当今中国一样,被放到更广阔的世界舞台上被学习、被研究、被审视——因为文明虽有隔离,但从未带有界限。
湖南城市学院2013年云南艺术校考时间
东北林业大学2016年河南省美术专业录取分数线
福州大学2016年江苏省艺术专业录取分数线
2015江苏美术联考分数线公布
2014天津美术联考近4000名考生参加
四川省高考艺体专业文考10月9日起网上报名
四川传媒学院2016年招生章程
2017年上海高中6门科目等级性考试命题要求公布
天津农学院2016年北京市美术专业录取线
集美大学2016年浙江省艺术专业录取分数线
四川省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类、舞蹈类专业招生简介
天津科技大学2013美术校考时间安排(北京)
艺考中非法提供试题答案 同伙7人均被判刑
北京电影学院2016年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录取分数线
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山西省美术设计专业录取线
天津外国语大学2016年在辽宁省美术专业录取线
2014天津美术联考统考合格分数线
2017年新疆高考网上报名时间12月10日前结束
2017年湖南高考报名时间定于11月1日至10日,具体政策规定有哪些?
2015陕西艺术类音乐舞蹈联考成绩查询入口
江苏大学2016年浙江省美术专业录取分数线
2017年高考文理渐兼容
武汉科技大学2016年湖北省美术设计专业录取线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6年江西省美术专业录取线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6年在江西省美术专业录取线
上海电机学院2016年安徽省美术专业录取线
厦门理工学院2016年在福建省艺术类专业录取分数线
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天津市艺术类录取分数线
2015天津美术联考时间12月21日举行
福建江夏学院2016年安徽省美术专业录取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