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第二个“中国航天日”,63件国博馆藏航天文物和包括印有杨利伟等11位执行过载人航天任务的航天员手印的雕塑“掌中苍穹”在内的10件(套)载人航天珍贵历史见证物在国家博物馆与公众见面。
“神十一”的返回舱表面有烧焦的痕迹,“神五”红白蓝相间的降落伞铺满了一面墙……昨天是第二个“中国航天日”,73件中国航天事业的“里程碑”式实物在国家博物馆亮相。
在展厅转了一圈,大部分展品都曾在太空“旅游”过。策展人介绍,其中63件是国家博物馆馆藏航天文物,还有10件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603698,股吧)办公室特别提供的。“每一件就是一座里程碑。” 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杨利伟说,“从最初载人进入太空,到天地往返,再到本月首艘货运飞船成功发射,挑战永远都在,航天人一直在努力。我们也希望更多人通过展览,了解中国科技和航天领域的发展。”
展厅中部,一座象征地球的弧面雕塑成为不少人合影的背景。雕塑中心是中国载人航天的标识,周围是由11位执行过载人航天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刘旺、刘洋、张晓光、王亚平和陈东在2017年央视春晚留下的手掌印。国博馆长吕章申郑重宣布:“这件文物正式入藏国博。”
除了“神五”飞船模型和降落伞、航天员翟志刚出舱活动时在太空中挥舞的国旗、习近平总书记与神舟十一号航天员天地通话时使用的电话机、航天员出舱时的航天服手套等人们耳熟能详的航天实物,展览中还有一批往日“低调”的展品,比如中国自主研制的航天笔、“神十”进行太空授课时使用的教具、执行飞船发射任务时队员郑重签下的承诺卡等。
“月宫”成为展览重点之一。策展人介绍,月球探测是中国开展深空探测的首选目标,嫦娥一号、二号实现了绕月飞行,嫦娥三号首次实现中国航天器地外天体软着陆,完成月球地表巡视。此次展览就特别选择了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球图、嫦娥一号卫星模型、嫦娥一号卫星搭载的太阳监测器、CCD立体相机等实物,以及嫦娥三号玉兔月球车模型等进行展示。
4月20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场首飞成功,中国航天将开启空间站时代。展览也开辟专区,揭秘中国航天事业未来几年的规划和前景。
该展览展期将持续到5月25日。
2021年上海市表演类专业统考实施办法
抗美援朝展览首日8000限额昨已约满
2021年江苏美术联考时间预测(12月5日或6日)
2021湖北美术联考时间预测(12月5日或12日)
二代琥珀蜜蜡具有收藏价值吗?
2021年贵州美术联考时间预测(12月27日)
2021年上海市美术类专业统考实施方法
2021上海美术类专业统考考试实施方法
淋漓墨菊画中趣
陈独秀赠送挚友书法对联
白酒收藏技巧和小知识
浙江兴业银行纸钞上的古代先贤
美石遐想:花团锦簇
山海图纪第三回:许英辉绘画艺术展在树美术馆开幕
紫砂器之大壶的使用
2021年江西美术联考时间预测(12月6日或13日)
齐白石与八大山人:跨越三百多年的追慕与对话
“神往·末世博物馆”曾晨个展
2021年海南美术联考时间预测(12月26日)
2021年黑龙江美术联考时间预测(12月12日日)
2021年广西美术联考时间预测(12月6日可能性大)
“石非石 木非木”李文谦个展
2021年河北省艺术类专业校考规定
2021年福建美术联考时间预测(12月12日-13日)
清代瓷碗上的“龙凤呈祥”与“喜鹊登梅”
抗美援朝主题展览明起对公众开放
“谜·湖”井士剑艺术作品展
邮票上第一面五星红旗
展讯丨泰州中国画学会首届会员作品展
看“4·7”烟标说世界卫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