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9日至5月2日,“2017艺术北京博览会”将如约在全国农业展览馆拉开帷幕,此次艺术北京共甄选出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60家参展机构。匡时国际展区届时将呈现现当代艺术部带来的“踏浪彼岸:二十世纪现代艺术”、“体物/状物:现当代纸上作品”、“当代艺术”等三个专场艺术佳作,以寻珍索骥之方式,将中国现当代艺术史中的重要作品以历史脉络寻踪呈现,特别遴选了包括:吴大羽、吴冠中、许幸之、倪贻德、常玉、林风眠、藤田嗣治、珂勒惠支、周春芽、王广义、刘野、郝量、段建宇等10余位国内外现当代艺术家的近20件春拍精品,欢迎各界藏家朋友莅临参观。
踏浪彼岸:二十世纪现代艺术
吴大羽 绿韵 1980年代 布面油画 52.8X38cm
RMB 6,000,000-8,000,000
吴大羽(1903—1988),宜兴宜城镇人,我国杰出的油画家,艺术教育家,中国现代画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吴大羽擅长运用鲜艳的纯色表达艺术情绪和感受,他最喜欢的蓝、绿等颜色,颜色强烈,单纯而醒目,通过色彩的对撞与组合,呈现出一个色彩多样的绘画世界。
吴冠中 雨后流泉 1978年 布面油画 46×49cm
RMB 10,000,000-15,000,000
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50—70年代,吴冠中致力于风景油画创作,并进行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他力图把欧洲油画描绘自然的直观生动性、油画色彩的丰富细腻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
许幸之 化肥烟涌 1962年 木板油画 44×62cm
RMB 1,800,000-2,000,000
许幸之(1904—1991),江苏扬州人,中国电影导演,著名画家、美术评论家、作家。1954年许幸之到中央美术学院任教,开始专注于美术创作。在50年代后半期,他写生的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创作出一系列表现各地生产劳作场景,讴歌新农村生活的作品。
体物/状物:现当代纸上作品
林风眠 霸王别姬 1980年代 纸本彩墨 68×67cm
RMB 1,800,000-2,200,000
林风眠(1900年—1991),画家、艺术教育家、国立艺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首任院长。林风眠将中国古代绘画和西方近现代绘画透过强烈的抒情性完美的契合起来,并综合了二者的视觉经验,创造了一种既不同于古代,也不同于西方的绘画结构与风格。其绘画风格一方面受到了欧洲印象派与现代主义的影响,推崇艺术表现主体情感的理念,吸收了印象派绘画在观察与表现大自然中阳光、色彩和氛围方面的精湛技艺,另一方面,他重返中国传统绘画,发现中国绘画注重自然、寄情山水的特征,并尝试将中国绘画与现代主义在平面化构图与线条方面的最新理念相融合,创作出20世纪中国最富有东方意蕴的绘画。
常玉 黑帽女士和老人双面画 1928年 纸本水墨 47×29cm
RMB 500,000-600,000
常玉(1900—1966),四川顺庆人,他是早期知名海外画家之一。常玉画画不讲究书法、画理,而是随性所之、随兴所至,画他的好恶、画他的心情,绘画对常玉而言是一种情感的自然发泄。常玉对于人体的线条掌握,素有“东方马谛斯”之称谓。
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片绘画的蓝天
《向动物朋友学习》反思
美术的情感教育
新教材给课堂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会摇的玩具(美术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创新
教师是学生的朋友
《大嘴巴》教学反思
《威武的盾牌》教学反思
《寻找美丽》教学反思
·乐于合作·
变形画与联想(一)
色彩花卉写生教学反思
中学生美育思考点滴
素描教学的方法和艺术
低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反思——游戏在教学中的作用
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思考
《瓶子变变变》一课的教学反思
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美术教研反思
新课程改革下美术的教学反思
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
培养学生的绘画自信心
《你的家 我的家》教学反思
教学案例及反思
《蚂蚁搬家》美术教学反思
墨与彩的韵味——课后反思
《陶艺》反思
对儿童写生画教学的思考
《机器人》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