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时间:2017-04-08 - 2017-05-10
开幕时间:2017-04-08 18:30-20:30
展览城市:北京 - 北京
展览地点:艺术8
策 展 人:夏彦国
参展人员:曹雨 胡尹萍 张如怡
展览介绍
这几年中国当代艺术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到已经不是以前的它了。以往讨论它的方式也已逐渐失效。它的内容和形式,判断它的价值标准,它的创作者,它的观众,它的语境等都已发生改变,变得更加复杂也更加纯粹。当代艺术是什么,几乎是没法回答的问题。因为它已不再是那个单一的、静止的讨论对象,我们必须用变化的、生动的眼光去看待它,有时候它的价值和意义成了它的内容、形式。我们讨论它的时候不能只讨论它,而是要连同讨论它的周围,它同周围的那些关系。当然,这些都跟人有关,这个“人”是一切它可以够得到的人。
虽然这次展览是“艺术8中国青年艺术家奖”的入围展,按照惯例可以没有明确主题。但是通过分析三位入围艺术家的作品,结合当前艺术形态和我个人的看法,同艺术家沟通后,从策划和研究的角度给展览起了一个题目:事情是这样的。在作品选择上,也主要围绕这个主题展开。展览主题分为三部分:“事情”、“是这样的”以及“事情是这样的”。
事情——也可以看作是我对当代艺术的另一种叫法。从字面上看,它是情境化的,互动着的、发展的,也是个整体,在这个展览中,我们会看到三位艺术家的作品在这方面的共性——他们都擅长制造一种“情境”,他们的作品都是其中一部分或者一个环节,加上作品之外那些肉眼看不到的东西才构成完整的作品。
是这样的——指的是艺术家如何说事情,如何转译自身经验。每个人看世界的方式都会有不同,以艺术创作为主要生存特征的艺术家们,更是被社会期望为个性鲜明、视角独特的人。在这次展览中,我们会看到三位艺术家都从个人经验和情感出发,在不同的心理诉求下,向观众展示他们对艺术、对生活的不同理解。转译有时候可视同于创作,简单说它要求讲述者能将看到的听到的或感受到的东西进行消化,转化成“新故事”,然后讲给他人听。
事情是这样的——言外之意是怎样的,整体上指的是作品内容,也关涉到作品的受众。虽然他们三人心里预设的观众群各不相同——有的希望更多人共鸣,有的已经让观众参与其中并成为主体,有的只想给懂的人看——但都需要观众的参与才能实现作品。在今天的当代艺术语境中,不考虑观众的艺术品甚至不能称之为作品。
今天,在某种意义上,艺术家似乎有命名的特权,你赋予一个事物以新的意义,于是它就有了新的意义,反过来,这个意义构成了你想说的那个事情。只有理解作品言外之意的观众,才能真正理解作品,才不会把作品当做作品,才能更深地看到艺术家经验着的内心世界。此次展出的三位入围艺术家都是近年来比较活跃的青年艺术家,他们说的“事情”和“说事情”的方式不同且分明。
此次展览是艺术8主办的“艺术8中国青年艺术家奖”的入围展。这个奖项自2012年设立以来一直通过展览、奖金、驻地项目、讲座等多种方式对中国青年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大力支持和鼓励。作为中法两国之间的重要文化交流平台,艺术8奖也包括法国青年艺术家奖,通过两地互动的展览和驻留项目,为两国青年艺术家的自由交流,共同成长做出了重要且持续的贡献。为保证该奖项的学术性,本次展览邀请了由艺术家、策展人、批评家、媒体人、艺术赞助人、美术馆馆长等组成的专家团队进行艺术家的推荐和评选。曹雨、胡尹萍、张如怡在2017年评选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奖者将在展览开幕之际公布。最后,希望“艺术8中国青年艺术家奖”能持续深入地举办下去,也希望更多的青年艺术家参与其中。
夏彦国
策展人,评论家
曹雨
1988年出生于中国辽宁省凌源市,201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目前工作生活于北京。
“曹雨毕业于中央美院雕塑系,在其多数作品中可以看到她对既定的(学院的)概念和思维的反思,这在后来也逐渐形成了她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善于从另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待身边的事物,或者通过将某种既有的方法进行经验上的转化,让作品显得更加日常化(某种意义上也是更加陌生化),在方法叠加、意义转化之后,她的作品往往呈现出更本质的状态。尤其她近期的新作品,围绕自己的生活感受和切身经验进行创作,这种真情实感对观众来说颇具感染力,给观众留有丰富的想象空间。”
策展人:夏彦国
“曹雨属于依靠直觉创作的艺术家,虽然直觉看起来不那么可信,但是作为艺术家的必备条件又是必不可少的,曹雨的作品直截了当的触及了当代雕塑中几个方面的问题,如:唤起将人的生物性作为雕塑的材料考量;如何生活化的塑造时间;以及使用空间中的窥视因素,这些艺术语言因其自然的表达方式使她的作品看起来诚实,动人,而且颇具实验性。”
提名人:展望
“艺术家曹雨的作品《泉》,采用了行为艺术的方式,她用力挤捏双乳房,纯白色的乳汁喷射而出,多似泉涌,饱满的乳房慢慢变得干瘪,直至她将乳房挤空为止。她将自己的乳汁变成雕塑的材料,而身体则成为孕育和喷射乳汁的容器。通过作品,她与布鲁斯•瑙曼对话,利用自己哺乳期的身体制造了一个具有雄性色彩的喷泉纪念碑。”
提名人:晏燕
胡尹萍
1983年出生于中国四川省,201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目前工作生活于北京。
“作为艺术家,胡尹萍从来不是一个安分的人。如果说她创作作品就是在创造麻烦也不为过,不仅给“他者”创造麻烦,也给“自我”创造麻烦。她通过创造麻烦,生成新的情境,进而影响人的心理,让人得以反思。纵观她的作品,如今她创造麻烦的方法越来越“高级”,难度越来越大,波及到的社会空间也越来越广,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他人的影响越来越“细腻”,可谓润物细无声。艺术在她那里成了一种介入社会的方式,从过去的直接“偷窥”到现在的主动互动、制造情境,如今她创造的“麻烦”多了一种让人感动的温暖。”
策展人:夏彦国
“胡尹平可以说是近乎执着的进入到了生活的深层空间,她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学方法,而是将自己置身于真实生活的内部,甚至直接到分不清生活还是艺术,因为她既是观察者更是当事者,作为年轻艺术家的大胆实践,或许我们可以用比较开放的心态来观察一个当代中国年轻人如何通过具体的行动来寻找人的自觉意识,真实的面对真实的自己以及自己和自己周边的真实生活,这需要胆量和勇气,而这正是她所具备的,她的艺术正无形的潜藏其中。”
提名人:展望
张如怡
1985年出生于中国上海,2012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综合材料硕士,目前工作生活于上海。
“张如怡的几件作品放在一起像是一幕幕舞台哑剧,那些本来普通的现成品材料在她的空间“营造”下,若隐若现着某种强烈的情绪,用她自己的话说,“我的艺术创作存在于生活的逻辑中,围绕自我、物理空间、日常体察之间的关系而展开。” 这种感觉是压抑的、倔强的、开放的,也是封闭的,像是即将爆发的瞬间,但又突然静止。作品中,她用更加理性的方式表达她对建设在理性之上但又几乎已失去理性的现代社会的看法。积极的对抗?还是无力的和解?”
策展人:夏彦国
“张如怡的创作主要有绘画和装置,都带有一种对日常生活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审视眼光,她将工业感和日常物件合成在新的情境之中。她的作品里有一种一贯的冷静的线条,将它们的属性、关联延伸在二维或三维的空间里。创作使用的材料往往是带有强烈工业感的混凝土、瓷砖、砖块等,但以一种特有的细腻和敏感塑造出极有私密感的装置空间氛围。”
提名人:王慰慰
2015福建美术联考统考色彩考题试题
景德镇陶瓷大学2016年福建省美术专业录取线
浙江省关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填报志愿工作的通知
2014浙江影视表演类统考面试考试时间科目考点
2014浙江高考舞蹈类专业省统考报考简章
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音乐类专业录取分数线
2014浙江美术统考嘉兴考点领取准考证熟悉试场安排
2014浙江编导类省统考考试时间科目考点
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人就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问答
2015河北美术联考测试地点地址
2014浙江艺术类专业统考报名说明事项
2017艺考播音考生注意 播音作品这样准备
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录取分数线
苏州大学2016年河南省美术设计专业录取分数线
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录取分数线
2014浙江美术联考领取准考证时间
福建农林大学2016年山东省美术设计专业录取分数线
辽东学院2016年河北省艺术类专业录取线
2017天津美术学院专业免试规定
上海杉达学院2016年安徽省美术设计专业录取线
浙江新高考今天开考 学考选考咋回事帮你捋清楚!
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录取分数线
2017年高考大纲变动大 山东各科专家支招备考
艺术各专业点评及就业方向解析就是这些!
2016年山东艺术学院音乐类专业录取分数线
2017广西艺术类统考内容分值公布
中国戏曲学院2015年本科招生录取查询
2017美术高考内容流程介绍(美术统考美术校考)
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河北省艺术类专业录取分数线
2014浙江摄制类统考考试时间科目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