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美术网> 美术展讯 > 他将《富春山居图》的景色倒流逆转成7米长卷(组图)

他将《富春山居图》的景色倒流逆转成7米长卷(组图)

查字典美术网 2017-05-03

他把700多年前的历史名画《富春山居图》溯江而上的景色掉转, 改为顺流而下的江景,“反临”元代大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画出了七米长卷《顺水图》,这是艺术家郑力2016年为杭州公望美术馆的落成首展所创作的大手卷。

他将《富春山居图》的景色倒流逆转成7米长卷(组图)1

鄭力 《順水圖》2016 水墨 古紙本 35 x 696 cm

1964年出生的郑力是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的副教授。在《顺水图》中,他把被烧缺的《富春山居图》前段《剩山图》与后段“无用师卷”承接完整,前后连接无间。有人质疑“如此折腾的意义在哪里?”有人看过赞叹不已。

他将《富春山居图》的景色倒流逆转成7米长卷(组图)2

艺术家郑力

这幅7米长卷《顺水图》即将在香港展出,作为郑力香港第一次个展《故园心眼》的重要之作。他二十多年的老朋友、艺术家徐龙森写下《画家的笔墨心结》一文,娓娓讲述郑力的“传奇”故事。《画家的笔墨心结》但凡认识我和郑力的人,都知道我们之间是毫不掩饰的惺惺相惜。在近二十年的交往中,在画事上,在私人空间中,都是近乎赤裸地坦诚相对。我们可以毫无保留地谈论对山水的心得和对生命的态度。郑力对笔墨的领悟,是当世山水画家中之罕见的,但我俩的个性又几乎是南辕北辙,最大的公约数就是对山水的信仰。郑力是得道的美食家,每次在他的撩拨下记挂杭州的美食,特别是钱塘江旁的那家路边店。他总是开怀大笑。交往日久,我们两人成了君子之交,两家也成了通家之好。有了这层便利和信任,由其人其事再到其画,反而容易一窥郑力创作的旨趣。因为太了解,写的太正经了,倒显得生分。况且绘画这事儿,要一本正经起来,就容易多了空话套话和肉麻话,反而拂了郑力请我写这篇文字的原意,倒不如从说说郑力这个人来得干净利落。 “干净”是我对郑力整体上的认识:为人处事,行文作画,落款盖印,煮水沏茶,无不令人爽利;既深思熟虑认真周到,又落落大方恰到好处。在内心角落处又有几分君子的矜持,认真地拒人千里之外,严肃地保有一份自然与独立,也可以说傲娇,严格地来说是个不算合群的人,甚至可以说是个执拗的人。因执拗而成的《顺水图》

他将《富春山居图》的景色倒流逆转成7米长卷(组图)3

他将《富春山居图》的景色倒流逆转成7米长卷(组图)4

他将《富春山居图》的景色倒流逆转成7米长卷(组图)5

国立故宫博物院 -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去年杭州美术界的一件大事,是建筑师王澍设计的富阳公望美术馆的落成,而大事中的大事是高士明主策划的美术馆落成展“山水宣言”,看展题就知道士明对二十一世纪山水画的抱负和期待。在我看来,此次大展中郑力的《顺水图》,又是其中最是可咀嚼的可传世作品。自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问世,明清二代至民国,从沈周到四王至中国山水画正脉最后的殿军吴湖帆,无不顺着富春山居图的线路:或以拙擬意(沈周),或以荒率窥趣(王时敏),或以笔力解读(王原祁),至吴湖帆则直接以摹擬为能事而名噪画坛。唯独郑力兄倒行逆施,以“顺水”为名,脚踏实地考据而后,倒抚一过《富春山居图》。

他将《富春山居图》的景色倒流逆转成7米长卷(组图)6

郑力 《顺水图》局部 2016 水墨 古紙本 35 x 696 cm

说实话,作为一个山水画家,一开始我对郑力的计划有点不以为然的。如此折腾的意义在哪里?我心中犯着嘀咕。记得在展览数月前,做客郑力画室,人看見半成品的顺水图钉在墙上,郑力正在对高士明解说讨论富春山居图精妙之处,还不时回头问我:“老徐,你说这一段是不是这样去看更妙些?”而我正满屋子找酒呢,找到半瓶剩酒时,郑力又插上一句:“那是你二年前喝剩下的。”回头継续他的话题。

他将《富春山居图》的景色倒流逆转成7米长卷(组图)7

郑力 《顺水图》局部 2016 水墨 古紙本 35 x 696 cm

手握酒杯竖着耳朵听他俩胡说八道,边听边喝边看细细体会这墙上的《顺水图》,渐渐地人也落入了郑力彀中。都是画山水的,对黄公望这一画史名作当然是了然于胸,这老爷子近杖朝之年花了数年的心血铸成《富春山居图》,自是非同凡响,遂成百代宗师;而郑力在这指东划西把近七百年前的历史名篇倒过来,一招一式的拆解,个中得失滋味唯郑力兄自己体会。

他将《富春山居图》的景色倒流逆转成7米长卷(组图)8

郑力 《顺水图》局部 2016 水墨 古紙本 35 x 696 cm

我想,郑力之所以这么做,其实已经不满足于作历史的回应。他对自己笔墨上的把控能力是很自信的,一般意义上的见招拆招,已经不能够刺激到他,画史上能入郑力法眼者我心里大概能有个数。这次高士明主策“山水宣言”,给郑力提供了一次与富春山居图隔空对决际遇,才真正挑起了郑力的精神。

他将《富春山居图》的景色倒流逆转成7米长卷(组图)9

郑力 《顺水图》局部 2016 水墨 古紙本 35 x 696 cm

对画史上历代大家的风格和笔墨技法寻根探源,是中国绘画史上历朝历代画家几乎共同遵循的道统。打开一部山水画史,在各时代画家的作品中,总是能看到擬、仿、抚、摹某某笔意等等,初时颇不以为然,认为是今不如古的崇古心结。其实不然,我自己也正是在对历史的文脉再三抚触后,才领悟到中华文明演进本身就是一部脉络学。如果不能把握到历史文脉的根源,是永远抵达不了新的纬度,也获得不了根源性文明的支持,终究成为无本之木。与古为新,蝉蜕龙变,才是正儿八经事。中国绘画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作出对过往绘画史的回应和对决,“关公战秦琼”初看似笑话,仔细琢磨却深有意味。隔山打牛虽难,毕竟在同一时空中。秦琼挑战关公却是跨时空对决,难上加难,却将关公也再次激活了。郑力挑的就是这难事儿。庙堂中正的园林画中国的园林文明是独帜于世界的伟大的创造,它的历史沿革变化不在本文讨论范围,然而它的主体元素的构成却反映出每个园林主的个性和修养。园林或大或小,基本由五大元素构成,庭,廊,斋,亭,桥。掇山流水是文人对高山流水的隐喻,是见微知著的集中体现,其中的形态变化随主人的情趣而其妙莫测。园林是中国文人生命过程中的社会性与精神上的终极追求的交融,无论是触境兴怀还是触事兴怀,文与图会以至天人交会,娱人娱己尽在其中。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美术视频

与"他将《富春山居图》的景色倒流逆转成7米长卷(组图)"相关的文章

热门美术展讯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