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福当代美术馆•北京欣然宣布《相遇亚欧》当代艺术展于5月1日拉开序幕。此展览由享誉国际的策展人和艺术史家罗兰•艾格(Lorand Hegyi)策划,呈现了黄建华当代艺术收藏品中三位代表性艺术家王鲁炎(中国),贾尼•德西(Gianni Dessi’,意大利)和阿洛伊斯•莫斯巴赫(Alois Mosbacher,奥地利)的作品。
此展览为搭建连接东西方的桥梁,开启了来自三个不同国家的艺术家之间的相互对话,以求更深刻地理解和欣赏在相异文化语境中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观念、传统及语言。
展览围绕的是三位艺术家对作品的个性化呈现: 并没有偏好任何媒介、方法论指导或艺术倾向。展览的各部分都突出,三位参展艺术家运用的互不相同的视觉元素。他们在表现出普遍的人性与对人类存在之反思的同时,还对特定的当代叙事作出回应。
王鲁炎的绘画作品具有线性、素描般、精准、客观及机械的特征; 看似理性、受控的视觉系统中,潜藏的却是非理性、病态或自我毁灭的失控倾向;但这些作品又在避开任何情绪上、抒情方面或轶事风格的主题。贾尼•德西的绘画和雕塑呈现出,他作为思考者对人类存在这一问题所生发的强烈焦虑;他害怕在模糊和混乱的现实世界中迷失自我,害怕失去自己的发言权及塑造形象的艺术能力,害怕丧失通过隐喻来诉说生命及责任的才能。
阿洛伊斯•莫斯巴赫的绘画,将树木花草赋予到神秘杂乱、迷宫般的空间当中:形成一个充满枝干藤蔓的丰富整体。这个整体由此永久地转化成一片混沌无序、令人不安的暗黑世界。在那里,可能与不可能相互交织,幽趣的不确定感等待被发现。
王鲁炎、贾尼•德西和阿洛伊斯•莫斯巴赫,这三位艺术家与我们共处于同一个时代,他们创造的每一个独特的想象世界都充满着当代的力量。展览《相遇亚欧》凭借参展艺术家的创作中所蕴含的力量,引导观众换一种视角去思考当今社会对人类的存在及活动的理解。这种视角,错综复杂而耐人寻味、晦涩难懂又含暗示之义、或许稍令人不安却甚是感人。
英国试图读懂中国艺术
傅抱石晚年画风丧失中国艺术传统精神
街头漫画家:准备好失业了吗(图)
粉丝:困扰中国动漫行业发展的真正痛点
社会力量是文化遗产保护的生力军
水墨“还乡团”?(图)
“大红袍”还能红下去吗?
浙商钟情红木25年 建中国最大紫檀博物馆(组图)
梁权:宋庄艺术节“土豪”都跑哪里去了?
石湾公仔黄:用中国画技法捏陶瓷(图)
由《功甫帖》纷争谈博物馆专家为民间鉴定
当今是否无一真正藏家
收藏文物就是收藏文化
冒牌金刚落地红为什么不能被大众接受
举债70万修雕塑打造样板工程给谁看
办个贪官受贿玉石展又如何
徐悲鸿和他的法国老师:杰出的艺术历程(组图)
请对古籍修复高看一眼
传统水墨画在当代的延伸(图)
厘清法律文化内涵 再谈文物交公之举
张丹静:功利的艺术教育扭曲了艺术
齐白石:从木匠到国画巨匠
20世纪中国美术钩沉:吕斯百大型艺术展侧记
中国实力派山水画家
用文物纠正史书之误
邵宏庚:色聚中的草间弥生(组图)
摸清家底 推进国内美术馆事业发展
吴作人的西藏艺术情缘
抢救甘肃珍贵病危文物的手术师
哲学家与画家的共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