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壶艺泰斗”之称的顾景舟先生的“仿古壶”,目前市场价值200多万元。
紫砂壶作为传统的收藏门类,近期市场表现颇佳,其收藏市场也摆脱长期萎靡不振之态,呈现复苏之势。大师名家的紫砂壶作品基本均在万元甚至几十万元,普通收藏级的壶也要上千元。这样的价格是否合理?这种行情会不会只是昙花一现?围绕新一轮紫砂收藏热,记者进行了采访。
就如何收藏、鉴赏、保养紫砂壶,山东紫砂壶收藏名家孙发勇向记者侃侃而谈——
紫砂文化
紫砂壶始于宋代,盛于明代,因其颜色紫红、轻灵透气,泡出的茶汤不失原味,被视作饮茶的最佳器皿,明清时期出现了一批批制壶高手,后又有文人雅士参与壶的制作,题字绘画,使其更赋有文化内涵,成为中国特有的集诗词、绘画、雕刻、手工制造于一体的陶土工艺品。
紫砂壶本身具有的艺术性,使其价格难统一,其价格空间很大。便宜的如注浆壶只几十元,半手工壶百元左右,全手工壶的价格差异最大:普通技师所做的壶一般低于千元,而国家级高级技师所做的壶少则成千多则上万;而个别著名紫砂艺术大师做的壶就有可能卖到几十万元。
对于紫砂壶如此悬殊的价格,孙发勇先生也有自己的理解:“紫砂壶的工艺要求是很高的,因此好的壶500元左右还是可以接受的。动辄成千上万的壶,价格是偏高的。比如说明清时期的老壶,现存已非常少了,‘文人老壶’‘名人老壶’就更少了,它们距今也好几百年了,也算得上是古董文物,其艺术价值不比名人字画低,但是,有的老壶成交价才几万元,价格显然偏低,而且明清的老壶制作要比现在复杂得多,就泥料这一项来说,古时没有现在的开采技术,紫砂矿完全靠自然风化,得到的颗粒还要进行人工炼泥,也就是加水沉浮,这一过程短则五六年,长的要十几年才能完成。较之现代机械化的工艺,老壶应该更有价值。”
鉴赏六诀
选购收藏一把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紫砂壶,要从“泥”、“形”、“工”、“款”、“功”、“名”六个字着眼考虑。
一、泥:紫砂壶具有保味功能好,泡茶不失原味;陈茶不馊,暑天越宿不起腻苔;经得起温度冷热巨变的特点。这些特点都源于紫砂泥具有其他泥没有的双透气孔结构,这种结构使紫砂壶能比其他材质的茶壶泡出更香的茶,同时能较长时间地保存茶水而不变质。因此在中国,紫砂泥是唯一的,用唯一的泥做出的壶当然也是不可代替的。
二、形:紫砂壶的“形”千变万化,因为具有投资和收藏价值的紫砂壶皆由手工做成。紫砂壶不仅聚集了手工艺人的创作智慧和心血结晶,更体现了手工匠人对紫砂壶的理解与期望。虽然紫砂壶“方非式,圆不一相”,但作为中国茶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紫砂壶所追求的意境,应与茶道所追求的“涤净烦嚣,淡泊明志,超世脱俗”的意境相融洽,所以具有“古拙韵味”造型的紫砂壶才能被中国的传统文化所接纳。
三、工:“工”是紫砂壶价值的灵魂所在。一把壶的制成要经过几十上百道工序。只有道道工序精心制作,才能使壶恰如其分地体现紫砂泥的温润,才能使“形”具有考究的基础,才能使不同紫砂壶的“款”和“功”有了相互比较的根本。好的紫砂壶除了壶的流、把、钮、盖、肩、腹、圈足应与壶身整体比例协调外,点、线、面的过渡转折也一定要交代清楚、流畅。在整体上,紫砂壶形态端正,无别扭感觉之处;在细节上紫砂壶当直则直,当曲则曲,当须则须,当毛则毛。
四、款:“款”是指镌刻在紫砂壶上的诗词书画及印款,这些也包含在紫砂壶的价值之内。好的镌刻甚至是出自名人之手的镌刻,会大大提升紫砂壶的艺术性和收藏性。宜兴一位壶商,曾请一位知名人士在一壶上刻下“品茶论道”四个字,此壶的价值就非同类壶所能比拟。
五、功:紫砂壶的另一价值体现在紫砂壶的使用“功”能上。紫砂壶功能主要表现在容量适度、高矮得当、口盖严密及出水流畅四个方面。“功”好的紫砂壶在一定的程度上比“功”不好的紫砂壶具有更高的价值。
六、名:紫砂壶的“名”是指壶的作者,作者的名气构成了紫砂壶的附加价值。只有在对紫砂壶和制壶人足够熟悉的情况下,投资名家壶才不失为安全之举。
如何养壶
新壶经过开壶程序后,就可以正式使用了,使用的过程也就是养壶的过程。相对于开壶,养壶的过程更加漫长,需要很好的耐心。一定要在品茶的过程中养壶,而不是在养壶的过程中品茶。养壶如养性。一把养好的壶,应该呈“黯然”之色,光泽“内敛”,如同谦谦君子,端庄稳重。
养壶的方法更是五花八门,究其宗旨,基本原则都是一样的,不外乎以下6点:
1.彻底将壶身内外洗净。
2.切忌油污接触。
3.用茶汁滋润壶表。
4.适度擦刷。
5.用毕清理晾干。
6.让壶有休息的时间。
又是一个甲子:上海中国画院系列文献展亮相(图)
日本藏书家滨田德海旧藏的三十六件敦煌遗书亮相首图(组图)
最美私立美术馆展出意大利杰作《忏悔的抹大拉》(组图)
常青藤计划:中国青年艺术家年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幕(组图)
北古南风——孙天牧捐赠作品展开幕(组图)
东方童画2016会员作品展于上海巴塞当代美术馆开展(组图)
“俺老孙来也”——梅墨生戏画孙大圣画展览开幕(组图)
史前艺术:德国马丁格罗皮乌斯博物馆举办岩画大展(组图)
纪念长征胜利展览开幕 展出红军“吃剩”半条皮带(图)
“文化中国·森茂杯”2016全国优秀书法作品展在京开幕(组图)
从传统走来·杨葆瑜画展在京举行(组图)
高州博物馆举行20世纪广东电影展(图)
李世苓八十诞辰国画展开展(组图)
西汉彩绘漆面罩复制品南博参展(图)
注定:蒋志个展在魔金石空间举办(组图)
德艺双馨——名家作品展在京隆重开幕(组图)
马王堆汉墓珍品文物在常州博物馆进入开箱布展阶段(组图)
北京画院藏沈尧伊连环画原作研究展将开幕(组图)
云南昆明人体花艺秀吸引观众(组图)
云游行者大自在 王泽中国画书法篆刻展在红博馆开幕(组图)
溪山翰记·丝路巡礼——中国汉字(摩崖)艺术一带一路巡展贵阳启航(组图)
绘事后素:中国当代艺术展将亮相伦敦(组图)
蔚国银油画巡展第58站在北京81美术馆举行(组图)
新山水:彭斯油画艺术展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组图)
雅得艺术应邀参展ArtChina国际艺博会(组图)
华世翎光:田世光百年诞辰纪念展闭幕(组图)
“兼容与传承
中国古代金铜佛像艺术特展在浙江美术馆成功闭幕
水墨心境——河南省优秀中青年中国画学术展将举行(组图)
中韩博物馆杭州联合展文物 韩国国宝级文物亮相(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