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时间:2017-04-22 - 2017-05-22
展览城市:北京 - 北京
展览地点:MEBOSPACE美博
策 展 人:唐泽慧
参展人员:张宁
展览备注:出品人:徐娟
展览介绍
MEBOSAPCE美博荣幸地宣布将于2017年4月22日推出张宁作品展“具身认知”,展出艺术家张宁自2015年至今创作的纸本综合材料和布面综合材料作品。在此系列新作中,他寻找到了边界中的“度”,不再纠结于抽象与具象,画种和材料之间的界限,作品变得更为自由、抽象,正如他在自述中所说的那样——“我将用线条和色彩来诉说,用点、线、面的韵律和节奏来表达我对世界的理解。”
在张宁看来,艺术应该是人类情感与大自然发生关系的过程。四十不惑之年,他在2015年至2016年做出了引人瞩目的风格转变:从那些优雅的风景画如“家园”、“海平线”等系列转身绘制“崂山写生”、“庐山写生”系列这样“意象-抽象”风格的作品。他以前常描绘的那些动人的水云物象在新作中转变成更加抽象的“痕迹”,它们或者侵袭在画面中依稀可辨的形体、色块,或者直接构成某种似乎完全与自然物态无关的“虚构形态”,让人联想到汉斯·哈同(Hans Hartung)的某些作品,但是张宁要更为克制,他的绘画中可以体察到对于自然的原始感官反应,而且仍然有丰富的笔触韵味,而不仅仅追求色彩和构型的新奇醒目。
“崂山写生”、“庐山写生”系列以“写生”为名,但是画面远比“家园”、“海平线”更远离正常视觉中的自然景观,这表明艺术家对所写之“生”的认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与对象的交互形式不再是单纯的“观看—风景”的关系,而是在持续的户外活动中将全部感官、意念浸入环境。之前的那种“截取画面式的写生”是从自然中攫取一个优美的局部景观,现在转变成了“观念-意识-写生-意识-观念”的反馈流程,如何赋予、分离、结构、解构这些“意识-观念操作”占据了更为重要的地位。或许可以说,他已经从“对象之真”、“视觉之美”走向“心象之真”。正如塞尚曾说的:“描绘自然并不是复制那些物体,而是实现一个人的感觉”。
幸运的是,在描绘形象与表达心象、在具象与抽象之间,张宁对于可辨认的形体,对于手绘的肌理、质地仍然有坚持,并没有走向一种干巴巴的、出点子似的“策略艺术”和“图像操作”。这或许和滋养他的“抒情传统”有关:这首先是因为艺术家本人富有激情,对自然有真正的挚爱,比起照相机,他对个人的记忆、现场绘制的手稿更为亲近和信任。
除此以外,还有两个层面的“文化调节装置”作用于张宁:一个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学和艺术的“抒情传统”带来的对于自然、人情的亲切,让他无法对绝对的观念和形式心悦诚服;另一方面也因为他出生和生活在青岛这座“水彩画之乡”,这使得那些扑面而来的观念没有吞没他丰富的感性。
21世纪的艺术生态给予了各种绘画类型更大更自由的发展空间,之前单向度的审美等级体制日趋解体,全球化和互联网带来了知识、材料、技术、趣味、资本的全球流动和资源重整,每一个艺术家都可以同时使用油彩、丙烯、水彩、水墨、现成品、数字影像等媒材针对多种需求、文化趣味去进行针对跨地域乃至跨文化的观众进行创作,也可以调动更多的知识和经济资源,可以不受既有的“传统典范”的限制去探索更多元的技术和材料、更丰富的主题和方向,正因为如此,处在范式转换途中的张宁值得给予更重大的期待。
“具身认知——张宁作品展”将持续至5月22日。
音画结合再现 李斯特艺术之路(图)
《凝固的时光》展现汉宋古砖魅力(图)
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平台“翰林京韵”扬帆起航(组图)
“女书•意象”——何世斌纸上作品展在京开幕(组图)
昆明出土汉代玉印章 墓主身份等级高多谜团
“瓶颈”陈雨作品展在北京颂雅风艺术中心隆重开幕(组图)
犍陀罗佛像艺术展在莫高窟开展(组图)
明于古今——中国画博士九人学术展清谈会 在中国画美术馆举行(组图)
惠州学院2017年艺术类术科校考成绩查询及合格线
纽约军械库上演夏日最嗨最疯狂艺术展(组图)
新疆人物画家刘正涛作品展在京开展(组图)
时代美术馆建构青年艺术实验场(图)
李斯特逝世130周年纪念展将开幕(组图)
让艺术融入生活:酒店型艺术博览会解析(组图)
庄毓聪大写意花鸟画全国巡回展即将开幕(组图)
大兴安岭频现史前岩画遗迹 再现万年前文明史
全球华人艺术家怀念伟大领袖毛主席书画作品展在京开幕(组图)
金铲问地展露辉煌:201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开展
水墨传情当代名家邀请展在蓝天美术馆隆重开展(组图)
劳森伯格展览的台前幕后(组图)
中国地质博物馆:精美的石头会说话(图)
漂洋过海:徐帆&JOE HEDGES双人展开幕(组图)
色彩拼贴:海选十人展在先声画廊举办(组图)
一带一路——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活动开展(组图)
粗放与隐逸:瓶颈 陈雨作品展在北京开幕(组图)
对望:法国新·艺术沙龙2016北京系列展览将开幕(组图)
支点当代艺术群展:胡觉、张柏涛双个展将开幕(组图)
女书·意象:何世斌纸上作品展举办(组图)
在艺术家眼中美好时代的女神长啥样(组图)
130多件中部非洲面具在南京展出(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