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麟(南宋)《静听松风图》(局部)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今年的三伏天气温似乎格外热,很多人不得不整夜开着空调才能入眠。在中国古代,没有现代化制冷设备的古人是如何对付高温高湿的三伏天的?小编从古代画卷中整理出一套“避暑方案”,看看“大暑赏荷”、“浸伏”等避暑方法。
从史料来看,古人强调调整心态,以“顺四时,适寒暑”,那么到了一年中气温最高、最难熬的三伏天,古人是如何“顺时”的?
“心静自然凉”——调整心态
先秦时,人们便总结出了一套办法,《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是这样说的:“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显然,这里的“使志勿怒”是其核心:夏天要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要动辄生气发怒。“内经”这句话,也是后人过夏天的一大行为准则,通俗说来,就是“心静自然凉”。
元代养生家丘处机在《摄生消息论》中称,夏季“更宜调息净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说白了就是通过调整心态,修身养性,做到心静自然凉。
“大树底下好乘凉”——蔽日遮阳
燕文贵(宋)《纳凉观瀑图》(局部)
“心静自然凉”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唐代文学家柳宗元便直言做不到。他在被贬到湖南永州时,夏夜酷热难忍,无法入眠,半夜索性起来登楼纳凉,曾写下《夏夜苦热登西楼》诗:“谅非姑射子,静胜安能希。”意思是,想要我以心静战胜炎热,实在毫无希望。
为了适应炎热,古代民间首先提出了“纳凉”概念。“纳凉”,又叫“乘凉”。如何纳凉?不同时代有不同选择,但蔽日遮阳,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以降低体表温度是最普遍的方法。如唐代,人们喜欢搭凉棚以避暑。尽管凉棚并不是唐代的发明,早已有之,但长安人在用凉棚避暑上更有创意。明高濂《四时幽赏录》记载了不少古人的“夏时逸事”,“避暑凉棚”说的就是当时京城人的纳凉现象:“长安人每至暑月,以锦结为凉棚,设坐具为避暑会。”
“避暑会”,有点像现代的户外“纳凉晚会”,到宋代依然很流行。据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是月巷陌杂卖”条,北宋“都人最重三伏,盖六月中别无时节,往往风亭水榭,峻宇高楼,雪槛冰盘,浮瓜沉李,流杯曲沼,苞鲊新荷,远迩笙歌,通夕而罢。”但“避暑会”应该是古代“有钱人”的纳凉方式,民间则大多是在树下搭个简单的凉棚,或到洞穴等阴凉、低温处避暑。俗话所说的“大树底下好乘凉”,正是古人避暑的经验总结。
“大暑赏荷”——亲水避暑
仇英(明)《四季仕女图之夏图》(局部)仇英
“亲水”,是现代人纳凉避暑的首选之一,古人也不例外。古代南方人最亲水,如明清时的苏州人,便喜欢水上纳凉。清顾禄《清嘉录》“乘风凉”条称:“纳凉,谓之乘风凉。或泊之胥门万年桥洞,或舣棹虎阜十字洋边,或分集琳宫梵字水窗冰榭,随意流连……”
据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四“六月”条,时临安(今杭州)人,有六月初六到西湖边集体纳凉的风俗:“是日湖中画舫,俱舣堤边,纳凉避暑。”
古人水边纳凉还往往与赏荷结合起来,而“大暑赏荷”更是古人过三伏天的习惯,正如宋代诗人苏东坡《夜泛西湖》中所描述:“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到明代,大暑赏荷之风则以苏州为盛,盖过了杭州。苏州人把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当成荷花的生日,这一天坐船赏荷最为壮观。据《清嘉录》“荷花荡”条记载,荷花生日那天,“画船萧鼓,竟于葑门外荷花荡,观荷纳凉。”
古人亲水的方式还有很多,如“浸伏”也是一种纳凉风俗:三伏天要到江河里洗冷水浴,祛除暑气热毒,以少生疮疖和热病。东晋炼丹家葛洪的“浸伏”最出名,《四时幽赏录》“入水避暑”条就记载了他的故事:“葛仙翁每大醉,夏炎热,入深水底,八日乃出,以能伏气故耳。”
第1课 我们是朋友
2016东北大学美术类专业招生计划录取办法(设计学类)
第13课 感觉色彩
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艺术类成绩查询时间方式
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省外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上教版 (第七册)美术教案
辽宁工业大学2016年艺术类招生简章(省外)
岭南版七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沈阳体育学院2016艺术类校考录取办法
沈阳体育学院2016艺术类校考报考要求考生须知
第10课 世界有我更精彩 ——书写明天(2课时)
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省外)
七年级美术优美的校园
陶艺创作教学设计
第4课 洋洋八千兵马俑 (2课时)
2016四川音乐学院音乐类专业考试要求
沈阳体育学院舞蹈表演专业舞蹈编导专业及范围
第1课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2课时)
2016年沈阳体育学院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第3课 运动(1课时)
西北大学2016年艺术类校考报名网上须知
《毕加索》教案
第2课 无言的伙伴(2课时)
第10课 玄妙的星——我们的太阳
兰州大学2016年艺术类专业招生文化课单科限分要求
第2课 校园写生——铅笔线条表现的风景画
第11课 冬天的礼赞——傲雪梅花
第8课 小桥流水人家
2016年四川音乐学院省外招生常见问题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