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博物馆“大邦之梦——吴越楚青铜器特展”海报
“大邦之梦——吴越楚青铜器特展”将于2017年6月28日至9月3日在苏州博物馆举行。展览展出来自国内22家文博单位及苏州博物馆收藏的吴、越、楚青铜器92套(115件)。“‘交融与碰撞:青铜时代的吴越文化’学术研讨会暨2017年江苏省吴文化学会年会”也将同期召开。
作为苏州地区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教育的中心,苏州博物馆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吴国青铜器的收藏。
2013年,经多方支持,苏州博物馆成功征集吴越青铜兵器58件,其中包括一柄现存精美程度最高、品相最完好的吴王夫差剑。
2015年,吴王余眜剑入藏苏州博物馆,上铸铭文两行75字,为目前所见剑类兵器中铭文最多的一柄。
苏博吴王余眛剑与绍兴越国文化博物馆藏吴王余眛剑铭文摹本照片
西周初,太伯、仲雍奔吴,至十九世寿梦立,习用兵乘车,吴始益大,称王。再经诸樊、余祭、余眜、僚几代吴王苦心经营,吴国渐成春秋重要方国。及于阖闾,吴重筑都城,是为苏州城之源。
吴楚之争自寿梦始,互有征伐,吴越结怨也因吴楚相争而起之。直至公元前473年,勾践卧薪尝胆后卷土重来,复围姑苏山,夫差自刭,吴国遂亡。越灭吴后,虽会齐、宋、晋、鲁等诸侯于徐州,然不能正江、淮北。楚渐东侵,广地至泗上。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兴兵东伐,杀王无彊,越国覆亡。又历百年,楚益衰,公元前223年,秦将王翦、蒙武破楚,虏楚王负刍。吴、越、楚的大邦之梦,终归于秦。
千年已逝,沧海桑田。大邦之梦虽远去,故国旧物可重归。
即将开幕的“大邦之梦——吴越楚青铜器特展”,使吴、越、楚百余件青铜器今夏会盟于苏州博物馆,集中展示春秋战国那段峥嵘岁月,有助于观众了解吴越楚之间的联系交往,进一步促进区域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展览共分四个单元,展览希望能为观众重构吴、越、楚的“大邦之梦”,也期待通过展览进一步推动吴、越、楚文化的交流和学术研究。
吴王余眜剑
第一单元 兵戎相见——青铜兵器
战争是吴越楚相互关系的直接形式,青铜兵器是吴越楚争霸会盟的真实写照。在追逐大邦之梦的征途中,在戈光剑影的战场上,他们常年兵戎相见,互相厮杀。吴、越两国尚武轻死,兵器数量丰富,质地优良。楚国好勇善战,兵器兼容并包,尽收吴越。
越勾践剑
第一单元“兵戎相见”,以戈、剑、矛、戟兵器种类为主线,吴、越、楚王世系为辅线,囊括吴王夫差剑、越王勾践剑、吴王余眜剑、楚屈喜戈等青铜兵器。
王子午戟
第二单元 礼尚往来——青铜礼器
礼仪是吴越楚逐鹿会盟的内在动力,青铜礼器是吴越楚文化交流的实物佐证。在嫁娶姻亲的仪式过程中,在烹食煮酒的日常生活中,他们学习中原礼仪制度,保持礼尚往来。楚国与中原相通较早,率先礼制革新,吴、越两国相较悬远,自成风尚。
吴季生匜
春秋季生匜
克黄鼎
上鄀府簠
第二单元“礼尚往来”,主要包括鼎、缶、敦、簠、尊、盏、匜、盉等青铜礼器,其中以楚国礼器居多,另汇聚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安徽博物院分藏安徽寿县李家孤堆楚王墓出土青铜礼器共同展出。
叶泉画展亮相西安
纪念王琦先生从艺75周年书画展在京开幕
五中高三学生把画展办到德国
安平举办“纪念孙犁百年诞辰”书画展
金陵画鱼人——丁长荣七十岁画展
“四川·中国书画展”惊艳京城
盐田美术家举办 个人国画展
“韩璐水墨花鸟画展”在义举行
杨澄油画新作展“澄邈”在北京西五画廊举办
澳籍华人画家赴浙江湖州办画展 进行美术交流
齐辛民书画展在山艺开展
扬州举办蒋志鑫大写意山水画展
赏扬州名家画展
巢国庆办书画展
旅美画家举办大写意书画展 共展出100余幅作品
“翰墨闽江源”书画展开幕
葛晓弘水墨画展亮相法国布列塔尼孔子学院
安新画家刘学民在石办画展
黄东辉书画展开展
“对话经典”大土三阳山水画展举办
何永生作品入展第四届全国中国画展
“梦回魏晋”画展回归传统
广东省版画展4月25日在莞城美术馆举行
耿汉精品画展西安举行
江苏画家巴黎画展获奖
松江美术馆举办谢季筠、周明安杜诗书画展
“贺成 贺兰山省亲画展”将开展
沈威峰画展在省美术馆开展
赵洪星国画展昨日在沈阳举行
李铁雁水墨画展亮相兰州国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