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学美术学院现设美术学和艺术设计学两个专业,下设美术学、美术学(师范)、服装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新媒体设计六个专业方向,已经为国家培养了2000余名高素质应用型的艺术人才。目前,学院共有在校生936人,全部为四年制本科教育。现有教职员工69人,其中专业教师53人,教师中高级职称有18人,其中有12人名教师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含2名博士后)。
美术学院坐落在大连大学校园内,拥有一座独立的现代化教学大楼,现有教学面积6500平方米,是一个集专业教学、创作设计、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于一去体的综合性、多学科、高层次的学院。目前有基础部、理论教研室、服装艺术设计教研室、环境艺术设计教研室、装潢艺术设计教研室、新媒体设计教研室、办公室七个教学与行政部门;设有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指导日常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还设有6个PC微机教室,1个苹果网络教室,1个多媒体教学小型工作站,4个多媒体教室,4个服装教学功能室,4个大型天窗教室,还有油画、版画、国画、摄影、材料工艺研究、陶艺制作等14个特殊工艺教学功能室。功能室的总面积达1700多平方米,有各种教学设备400多台(件)。目前,美术学院共建立18 个美术写生、教育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基地,为学生实践技能的锻炼提供了场地条件。
近四年来,美术学院在科研方面取得历史性的突破。主持和完成国家社会科学艺术学项目1项,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计划研究项目1项,辽宁省社科联研究项目2项,大连市社会科学项目6项,横向研究项目2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作品100余幅,出版学术专著10部,获得各级科研奖励80余项。同时,加强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先后邀请中国、美国、法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进行讲学,开拓了师生的知识视野,带来了学术前沿的信息,为搭建科研平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专业介绍
美术学专业
美术学专业分为师范和非师范两个专业方向,目前有教师 21人,在校学生228 人,下设中国画、油画、版画、陶艺4个专业子方向。实行本科制四年教育(基本学制),毕业时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掌握美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综合知识,培养能够在博物馆、美术馆、群众艺术馆、艺术研究所、企业单位、街道办事处、社会团体、画廊、中小学校等行业中进行美术创作、理论研究和美术教育的应用型人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文化生活、艺术欣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为美术是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个很好的载体,也是提高人们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美术学专业就是来适应不同行业对美术类人才的需求状况,在社会中传播文化艺术。
培养模式:突出专业方向,通过学分制和导师制等教学管理的新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目的性和灵活性,以培养和提高其专业素质和综合运用能力。
主要课程:中国画、油画、版画、陶艺、美术史论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中外美术史、艺术美学、技法理论、色彩学与解剖学、构图学、绘画、摄影、计算机应用、美术教育心理学、美术教育学、书法与篆刻、陶艺理论、中国陶艺史等。 艺术设计专业
艺术设计专业分服装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新媒体设计四个专业方向,每个专业方向都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开设等。现有教师29 人,在校学生771人。全部实行本科制四年教育(基本学制),毕业时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服装艺术设计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强的服装综合设计能力、创造能力和工艺制作能力及产品营销能力,能够跟踪或领导服装设计新潮流的服装设计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在思维方式上,突出现实与抽象的辩证统一;在内容上,立足民族服饰,了解并掌握国际服饰的特点与发展趋势,突出古典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在能力上,强化操作技能,充分利用大连国际服装节和各类服装设计大赛的契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主要课程:中外服装史、服装概论、服装设计、服装画技法、服饰材料、服装工艺学、服装制作、素描、色彩、装饰基础、服装市场营销、服装CAD、服装造型设计、立体剪裁、现代艺术设计史、服装企业管理等。 环境艺术设计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环境艺术设计创意、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突出思维能力的培养,强化技术技法训练,注重实践机会,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课程结构的优化组合、教学模式的更新和个性化专业方向的设置,拓宽学生择业方向,提高专业技能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主要课程: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美学概论、素描、色彩、透视学、建筑制图、室内外效果图、环境设计与规划、造型设计、展示设计、园林设计、建筑装饰材料分析、摄影、民间艺术、计算机应用等。
装潢艺术设计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装潢设计创作、教学、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装潢设计教育、研究、设计、生产和管理等部门从事具体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突出思维能力的培养,强化技法训练,增加实践机会,提高创新能力,通过课程结构的优化、教学模式的更新和柔性化专业方向的设置,拓宽学生的择业面,提高其业务技能和竞争能力。
主要课程: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美学概论、素描、色彩、图形设计基础、三大构成、广告设计、字体设计、包装设计、展示设计、网页设计、广告摄影、室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计算机艺术设计基础、影视媒体艺术设计、世界现代设计史、书籍装帧设计等。 新媒体艺术设计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现代艺术设计观念和理论基础、技术基础;具备现代新媒体艺术知识的应用和创新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专门设计单位、科学研究单位、高等院校等从事视觉传达设计、影视编辑、动画设计和多媒体制作等方面的科研、教学、实践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学习新媒体艺术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具有能将技术、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的基本能力。学生通过思维模式的训练、技术手段的训练以及艺术表现方法的训练达到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最终达到人与环境、人与市场和谐相处并将这种关系转化为商业艺术设计上的能力,拓宽学生择业方向,提高职业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能力。
主要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中外艺术设计史、影视美学、计算机图形设计基础、三大构成、CIS系统设计、网页设计、计算机影视设计基础、脚本采编、影像摄制、影视编辑、影视广告、多媒体制作、计算机动画设计基础、视频动画等。
《刮出来的画 》 教学设计
《大家都来做》教案
在校园中健康成长(七年级)
《鲜花送老师》课时计划
神奇的大海
课题《高大的楼群》
《梦中的我》说课设计
铅笔淡彩——风景(小学美术第十册)
七年级上册《精美的报刊》学案
《我在空中飞》教案
《鱼儿游泳》课时计划
《我的新朋友》课堂教学案例
在校园中健康成长 表现与绘制(七年级)
《手拉手好朋友》教学设计
《秋叶》美术教学设计
七年级活动 字体设计与版面设计
《彩线连彩点》课时计划
策划一次出游活动
《大鱼和小鱼》教学设计
梦幻中的城堡
闪光的烟花
“五味瓶”教学设计
《乘上列车去画画》说课与教案
家乡的桥
得奖了
绘画中的立体表现(小学美术第十册)
民间玩具教案设计
小鸟的乐园
《动物、植物欣赏》教案
《管弦乐队中的铜管乐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