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丁设艺术展”日前在上海油雕院美术馆举行。展览展出艺术家丁设近十年来创作的涉及水墨、油画、装置、多媒体等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这是他创作状态的一个完整呈现,也引起了美术圈的关注。
展览的策展人、艺术评论家彭锋认为,丁设根据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特点,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艺术语言。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他的艺术语言,我们可以称之为“缠”。缠绕是一种关系,一种发展过程中的关系。通过不断的书写,通过平常工作的日积月累,丁设将它转变成了不同寻常的艺术作品。近年来,丁设的创作多是从无意识书写开始,赋予古老的东方符号一种崭新的生命。他认为今天当人们重新追寻东方生活方式时,那是一种东方文化的自信,是一种东方思想体系个体心灵的回归。文化的回归既是一种发展,也是一种自信,是一种新文化观念,更是一种态度。时代语境下的回归是对自身文化的尊重,是对本土文化的重新审视,是一种文化精神的凝练。
具象绘画可以叙事,抽象绘画能否表达? 丁设认为,自己的创作正在打破这一层结界。他认为真实的视觉感受是具有传播力和可持续性的,他要创造出的视觉符号是对应了现代生活、现代人的内心感受,记录并尊重这个时代。丁设不断将自己的创作从最初的具象油画到抽象、甚至延展到装置与多媒体的尝试与创作。初读丁设作品,从形式上来看,丁设的绘画和装置有一个共同特征,它们都是用线条缠绕而成。他的画画,看上去像极简风格的抽象绘画。但是,极简的表面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由数十遍自由书写叠加而成,通过不断重复达到极简的效果。再读丁设作品,如同俯瞰大地。曾经的空军部队生活让丁设对在天空翱翔有梦想,他的抽象语言此次让他的画面翱翔起来。平视、眺望到腾空俯瞰,再熟悉的景观也会变得陌生起来,让观众享受一种超我、一份宁静、一种孤寂。
丁设在展览时还借来了一台激光机器,将自己的书写用蓝色激光打印在白墙上,令视觉变得更刺激、更强烈、更有节奏。在展厅二楼,丁设用钢丝块制造出了如同缠绵于云端的钢丝云团,充分释放出丁式书写的能量。展出的作品大部分都是发源于无意识的书写,为了让观众对他的创作产生一种陌生感,他制造了新鲜的视觉图像。
丁设任职于上海美协,平时日常协会的工作一直就比较繁忙,不同的艺术活动现场都可以见到他的身影,他一直活跃在上海艺术的第一线。繁忙的工作并没有阻挡他的创作热情,“创作就是我的休息”丁设说,这反而让他更珍惜时间,加紧一切可能利用的时间,并乐在其中。
丁设自己则将“禅”视为一种平常心:“我随时拿起来就可以去画,我认真地记录每一秒的创作,越放松越无意识就越珍贵。”距离上次举办个展已经整整十年,如果以艺术家来看,丁设着实不算个喜欢“热闹”办展的人。“缠”字谐音通“禅”,丁设说,现在自己才是最为放松的状态:“在45岁的年纪,这次个展正好是一次释放、一次总结,沉淀下来,再出发。”
联合国邀残疾人画家吴汉华办画展
葛晓弘水墨画展亮相法国布列塔尼孔子学院
台湾知名画家陈永模首次在欧洲举办个人画展
陆晓翰水彩画展举办
盐田美术家举办 个人国画展
“墨舞中华”画展在京举办
赏扬州名家画展
水墨新维度画展举行
“岁月母亲”主题书画展 下月湖北美术馆开展
“对话经典”大土三阳山水画展举办
“翰墨闽江源”书画展开幕
澳籍华人画家赴浙江湖州办画展 进行美术交流
陈玉先从艺50年水墨舞蹈画展开幕
《进击的巨人》原作者老家举办画展
湘潭耄耋老人办书画展 呼吁保护传统文化
杨澄油画新作展“澄邈”在北京西五画廊举办
乌兹别克斯坦油画展在南京东南大学开幕
菏泽市博物馆将办刘万鸣画展
赵洪星国画展昨举行
盛洪义书画展济南博物馆举行
江苏画家巴黎画展获奖
扬州举办蒋志鑫大写意山水画展
杨帆画作参展江苏省首届水粉画展
四十年的故事:林旭东、陈丹青、韩辛画展
“田树苌书画展”本周三开幕
陈逸青油画展今日亮相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耿汉精品画展西安举行
巢国庆办书画展
“梦回魏晋”画展回归传统
王文东精品画展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