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时间:2017-07-14 - 2017-08-16
开幕时间:2017-07-14 10:30
展览城市:湖北 - 武汉
展览机构:武汉美术馆
展览地址:武汉市中山大道保华街2号
主办单位:武汉美术馆
参展人员:沈伟
展览备注:展览地点:武汉美术馆4号厅
媒体导览:2017年7月14日 上午9:50——10:20
总策划:樊枫
艺术总监:高小林
展览总监:宋文翔
展览统筹:张文博
展览执行:章后仪 吴梦诗
平面设计:龚雪 武汉朗丁文化传播公司
空间设计:程俊
推广活动:蓝天
媒体宣传:简玉琴 李想
展览组委会成员(按姓氏笔画排列):王南 刘宇 刘永茜 宋文翔 张文博 高小林 彭于虎 樊枫
展览介绍
文人画始于魏唐、兴于宋元,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历朝历代的文人雅士们借景之外形抒胸中之意气,形式之外追求画外的意趣,而我们也能从沈伟的作品中看到这种生活哲学的延续。唐代画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曾说:“自古善画者,莫非衣冠贵胄,逸士高人,非闾阎之所能为也。”说的便是画的高下与作画者个人身份、修养不无关系。除书画外,沈伟玩端砚、玩古董、玩画瓷等等,同时悉心钻研艺术史学,对传统艺术“玩的认真”的态度与他的作品融为一体,这大概也是沈伟的气质看上去与浮世焦躁的当下不同的原因之一。
本次展览以“石上清风”为主题,将展出艺术家新近40余件水墨画作品,还将展出其收藏的灵石、砚台等,呈现艺术家的艺术与生活价值取向。从主题对象来看,本次新近作品以“石”为主题展开,赏石是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建立文人士大夫具有共同爱好和品位的文化活动,瘦、漏、透、皱的传统赏石理念从宋代开始延续近千年,近代以来却出现明显的断层,而沈伟把赏石作为单独的题材,来展示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知,呈现出艺术家把石头纳入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进行审视的状态,清淡水墨与雅致灵石也将诠释主题中“清”之蕴意。
物以“知”为贵,绘画从来不是为了绘画而绘画,也绝不是单一的视觉感官刺激,我们必须要了解它的早期历史和发展过程。环境造就艺术,也能解释艺术,沈伟在艺术创作上的体悟基于对历史环境严谨的研究之上,并立足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和文化思维方式,以文人之眼展示水墨的魅力。
石上清风
文/沈伟
近些年比较喜欢画“赏石”,属于个人的“玩古”心结。赏石者,书斋赏玩之石;所赏者,“乐山”之意。石有仙道意味,也有气质神形,悬之素壁,静则生灵,故吾画石,统称“灵石之属”。
画石之际,对“似曾相识”一语略有所悟,在画中,它大约就是一种介于新、旧之间的状况。物象图形的观赏习俗,某个时间里总会发生趣味上的缓慢变化,以个人之陋见:凡画者,守旧则无趣,惟新则造作。
落笔之时,也比较喜欢熟纸上缓慢成形的感觉,那种烟墨附着的隐约画痕,竟与石表的褶皱肌理十分相称。回味唐人咏石诗句——“龙泉切璞青皮皴”,也可知山水画之皴法,实与此类品鉴经验关联。
石有清泠之想,最宜消夏,故画石一组,拟“石上清风”为题,以奉同道方家鉴评。
2015年盛夏于武昌昙华林
故宫阿里旗舰店正式上线
《中国艺术品资产化研究》正式出版发行(图)
知名画家李禹焕的赝品风波:涉案达数百亿韩元(组图)
俄罗斯矿工发现奇石 含有3万颗钻石让科学家困惑
艺术收藏入门必读│深圳“回响·自然之道”艺术展给你指路(组图)
文物大省山西非遗传承不再守家规(组图)
国家南海博物馆将于2017年初开馆
四川美术学院2017年本科专业校考成绩查询
海昏侯死因或为香瓜子被下毒 长相有望被还原(图)
江西落马官员频涉雅腐 变身艺术大师卖作品敛财
今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总额7.3亿元
“看得文化网”为消费者打造“买得起的书画艺术品”(组图)
广顺钱邮交易中心昨日上线
王刚砸宝案原告为何败诉(组图)
纪念东西方戏剧大师汤显祖与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 《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投资银币献礼致敬(图)
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酝酿保护管理新模式
“凤鸣探道
故宫的文创为什么牛:因为卖萌时够严肃(图)
攀枝花打造三线文物保护样本
清宫玉跌至白菜价 概念炒作鱼龙混杂(组图)
感受艺术|澄怀味像绘山川 涵道映物现苍茫
王安平出席中韩非遗高峰论坛展示端砚制作技艺(组图)
茶香飘逸领东方美学 台湾工艺展现代风华(组图)
中国刺绣惊艳巴黎(图)
首批国家二级博物馆网站现状分析
邂逅梵高全球巡演北京开幕 权威打造艺术极致体验 (组图)
“食玉”草木本心暨晓珂水墨绘画知友沙龙展的“取舍与爱(组图)
守卫传统重塑新生 叶剑青骨子里的中国梦(组图)
毕业生这么多美术馆却还在闹“饥荒”
“文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大厂民族宫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