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收藏爱好者李先生向记者表示,“我在5月28日成都举办的一场拍卖会拍得的《名家墨缘方介堪信札十九帧》无一为真。”据悉,这场拍卖会是由已成立50多年的国有文化单位四川文物总店和云南典藏拍卖集团公司共同举办。通过与权威部门的正品对比断定,李先生花13万元拍得的拍品是赝品确凿无疑。面对赝品,两家均表示自己没有责任,并以保密协议为由,称委托方不可以对外公布。事件一经爆出,引发业内和媒体不小的关注。
名人信札手稿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只能算是艺术品市场上的“小角色”,不仅在上拍数量上难以匹敌,而且在市场价格上与书画作品也是差别甚远。然而伴随着近年来艺术品市场的火爆行情,信札手稿的价值逐渐被市场发掘,甚至一度成功扮演过回调行情中的“黑马”角色。在许多分析信札和手稿的文章中常常提到,信札手稿之所以受到各界追捧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造假很难。这个理由听上去似乎十分有道理,因为要凭空捏造出一大段文字来,特别是用名人的口气说出来确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事实上,在今年年初,有着“中国名人书画真迹收藏第一人”之誉的陈祖伟就曾向媒体爆料,称其在网络上发现有不法分子根据他在网络上公开的名人手稿信札的原照片,仿制出已故名人蔡若虹先生、冰心先生的书法作品挂在网上拍卖。据调查,这家网拍公司为浙江某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会名称为“2015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网上展出的已故名人蔡若虹先生书法手迹拍品,在网上以1000元起价拍卖,但并未成交。
以上事例显示出,名人信札手稿市场表现虽然春风在途,但拍卖市场上的作品绝非人们想象得那般完美无瑕,依然会面临赝品的考验。收藏名人信札手稿,也要经历一番沙里淘金。因此,这既对藏家提出了更高的鉴藏技能要求,在入手时要擦亮眼,同时也对处于市场把关地位的拍卖业界人士提出新的警醒。当下艺术品市场也在经历一场新的变革,绝不允许赝品来搅乱市场信心。
王刚砸宝案原告为何败诉(组图)
攀枝花打造三线文物保护样本
上海看得文化升级“艺术品鉴证备案模式”(图)
中国美术国际交流公益基金助力中外美术交流
中国人民大学画院林浩湖山水画研修班招生简章 (组图)
安徽天长出土陶器揭示纪庄汉墓年代(图)
“万法归宗“:龘藏携多位名家珍藏喜马拉雅艺术品盛夏启航(图)
文物大省山西非遗传承不再守家规(组图)
纪念东西方戏剧大师汤显祖与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 《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投资银币献礼致敬(图)
坚决对恶俗行为艺术说不
《中国艺术品资产化研究》正式出版发行(图)
艺术收藏入门必读│深圳“回响·自然之道”艺术展给你指路(组图)
故宫阿里旗舰店正式上线
今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总额7.3亿元
“看得文化网”为消费者打造“买得起的书画艺术品”(组图)
四川美术学院2017年本科专业校考成绩查询
贵州蜡染吸引美国娃(图)
珠宝玉石有鉴定证书也未必真 深圳查万张假鉴定书
国家南海博物馆将于2017年初开馆
浙江五年实施考古发掘140余项
百余艺术家入驻空中美术馆
中国刺绣惊艳巴黎(图)
“文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大厂民族宫新思路
亚洲收藏新格局与市场新热点(图)
海昏侯墓文物坐火车回南昌 特警护送(图)
海昏侯死因或为香瓜子被下毒 长相有望被还原(图)
美国科学院院士等与中方合作研究许昌人(组图)
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酝酿保护管理新模式
苏轼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展示苏学研究最新成果(图)
俄罗斯矿工发现奇石 含有3万颗钻石让科学家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