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陈佩秋社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同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由上海市文联、普陀区人民政府、新民晚报为支持单位,普陀区文化局和海上印社联合主办的“海上风华——方去疾与韩天衡、陈茗屋、吴子建、刘一闻师生艺术展”今天开幕了,主办方要我代表去疾先生的几位弟子做个发言,这使我内心充满惶恐和激动之情。
我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初,以《新印谱》的创作机缘而结识去疾先生的。我的三位师兄中,茗屋和子建两位,早我十年时,已在上海市青年宫接受去疾先生的系统指导和训练了,那时他俩都是十来岁的孩子。天衡兄也早于六十年代在他当兵服役期间,经介堪先生介绍而认识了去疾老师。所以说,无论从年龄上还是资历上讲,他们都是我的老大哥,在创作上,他们更是我的学习榜样。
方去疾行书
韩天衡绘“兰花”
陈茗屋篆书五言联
吴子建楷书
刘一闻行书八言联
大家都知道,方去疾先生是当代著名的篆刻家和印学家,他独树一帜的鲜明艺术风格,不仅影响了当代印坛的篆刻创作,同时对我国明清流派艺术印章的梳理和研究,也具有引领之功。他是业界公认的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印坛领军人物之一。能够得到这样一位名师的训导和指点已属天赐,今天,能够将自己的习作,跟老师的作品陈列于一室,这在以往,也许只是一种梦想。
方去疾刻“七宝都尉”
在此,作为学生,尤其需要提一提的,是去疾先生对青年学子的殷殷教诲和热心培养之情。以我自己的经历和体会,说出来也许大家不信,在跟随去疾先生将近三十年的不断问学的漫长岁月里,我总是在批评声中长大的。准确地说,往日,面对我的习作,我几乎没有听到过一句称赞的话语——许多年过去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感受到这种严师之道的无比珍贵,这就是去疾先生的为人为艺之道,是学生辈的福分所在。我想,学生们的作品风格各异,又卓有建树,这是老师最大的成功!
美术教案-四、我们的画展一(参观、考察)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
美术教案-中国民间美术
工艺美术的特点
民间美术
美术教案-花草禽鸟意境
美术教案-画梅
美术教案-黄河畅想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美术教案-多彩的学习生活:校园伙伴
美术教案-墨与彩的韵味
人美版美术教学参考书 第十三册
标志欣赏设计
现代工业美术(欣赏练习课)
园林与民居
美术教案-我喜爱的书——封面设计
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
其他教案-画图
美术教案-板报设计
美术教案-策划一次出游活动
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2)
美术教案-课例《唱脸谱》
美术教案-实用又美观的生活用品 (欣赏、评述)
美术教案-传情达意的环保贺卡
《你、我、他》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人物画教案》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桥
第五课线造型的素描(3课时)
美术教案-远古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