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茫茫,土苍苍。苍苍茫茫在何处,骊山脚下秦皇墓。”
43年前,中国考古工作者小心翼翼地用铲子、刷子和棉签打开已尘封两千多年的黄土,一个震惊世界的神秘地下军阵在陕西临潼重现世界。
1979年10月5日,位于陕西省临潼县骊山之北、渭水之滨的秦始皇陵。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就兴建在此东侧一点5公里处。
威名赫赫的秦帝国就这样露出了它绚烂的冰山一角:朱红、紫红、粉红、粉绿、粉紫、粉蓝、桔黄、黑、白、赭……一尊尊神态各异的兵马俑军阵俨然,仿佛仍在守护着大秦帝国。
然而,这些两千多年前的“中国色彩”却只维持了短短几分钟,甚至只有15秒——须臾之间,颜料纷纷脱水、起翘、剥落。
1979年7月11日,兵马俑发掘现场。
“惊叹之余,你甚至连拍照的时间都没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员、文物保护部主任夏寅说。
站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展厅一隅,夏寅向记者讲述了一个多数世人未曾见过、埋藏在地下2000多年的多彩世界,一个中国考古工作者努力数十年还原秦始皇帝陵兵马俑的“中国色彩”的故事。
7月16日,陕西兵马俑迎来旅游旺季。
历史的颜色:五彩斑斓
1974年3月29日,临潼县西杨村,当地农民打井时发现一些陶俑碎片。当年7月15日,陕西省组织考古队进驻西杨村,随后兵马俑被发现。当年的领队袁仲一今年已经85岁高龄、被称为“兵马俑之父”。
兵马俑的发现震惊了世界:这个来自秦朝的泱泱军团“势若彍弩,节如发机”,似乎只待一声令下,就将“若决积水于千仞之豁”,汹涌澎湃,触之者摧。
1996年3月20日,著名秦俑考古专家、秦俑考古队队长袁仲一在二号坑发掘现场发掘清理跪射式弩兵俑。
深埋地下两千多年,突然重现世界,兵马俑那些令人窒息的“穿越”画面,那些承载了丰富历史的色彩以及它们的昙花一现,给参与发掘的考古工作者留下难以磨灭的深刻记忆。
“每个兵马俑其实都有颜色。经过两千多年的深埋,那些保存下来的颜料出土后15秒就开始变化,4分钟内就完全脱水、起翘、剥落,有的就遗留在泥层上。”夏寅说。
1987年,秦始皇帝陵和兵马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988年,兵马俑第一次大规模发掘的学术报告——《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一号坑发掘报告(1974-1984)》出版,其中多处提到了兵马俑为彩绘这一事实。
1979年7月11日,考古工作者在仔细发掘清理陶俑。
历经数十年的发掘、观察、研究和分析,袁仲一对已经出土的2000多件兵马俑了如指掌。“每个俑,我都看过,做过发掘记录。高矮胖瘦、穿什么衣服、出土时的颜色、梳什么发式、穿什么鞋子,我都熟悉。”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人们会看到它们原本形象多彩绚丽:朱红、枣红、紫红、粉红、深绿、粉绿、粉紫、粉蓝、中黄、桔黄、黑、白、赭,有十几种颜色。
2014年9月22日,保护修复后的绿脸俑。
“陶俑和陶马埋在地下两千多年,经过火烧水淹,其彩绘涂层会老化、剥落。秦人在给兵马俑上色前,先刷了一层生漆,起到黏合和突出颜色的作用,在发掘时生漆由于失水会卷曲剥落,因此要异常小心,须用竹签、手术刀、镊子、棉球等细小工具进行。这是一项极其精细的科学工作,容不得丝毫马虎。”袁仲一说。
北京·现场艺术展:重量级艺术家云集(组图)
黄贯中“声色犬戎”跨界艺术展北京站顺利结束(组图)
墨韵禅心:龙老石国画暨紫砂艺术展正式开幕(组图)
陈默个人作品展即将开幕(组图 )
李世苓八十诞辰国画展开展(组图)
华世翎光:田世光百年诞辰纪念展闭幕(组图)
新山水:彭斯油画艺术展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组图)
注定:蒋志个展在魔金石空间举办(组图)
水墨心境——河南省优秀中青年中国画学术展将举行(组图)
又是一个甲子:上海中国画院系列文献展亮相(图)
分界限艺术展将于上海盈艺术中心开幕(组图)
常青藤计划:中国青年艺术家年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幕(组图)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东兴公益行展览开幕(组图)
“文化中国·森茂杯”2016全国优秀书法作品展在京开幕(组图)
“兼容与传承
蔚国银油画巡展第58站在北京81美术馆举行(组图)
“俺老孙来也”——梅墨生戏画孙大圣画展览开幕(组图)
东方童画2016会员作品展于上海巴塞当代美术馆开展(组图)
9月到沪看展 浦东家具展推出“摩登上海”全新主题(组图)
最美私立美术馆展出意大利杰作《忏悔的抹大拉》(组图)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将举办秦汉文明展览
2016年度莱俪青年艺术奖·王启凡个展举办(组图)
第二届“水墨传情当代名家邀请展”在蓝天美术馆隆重开展(组图)
中国古代金铜佛像艺术特展在浙江美术馆成功闭幕
日本藏书家滨田德海旧藏的三十六件敦煌遗书亮相首图(组图)
张艺振意笔仕女画展在北京开幕(组图)
北京画院藏沈尧伊连环画原作研究展将开幕(组图)
中韩博物馆杭州联合展文物 韩国国宝级文物亮相(组图)
“米罗.欲望.人
“高维洲中国画作品展”将亮相北京81美术馆(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