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碗”可可陶艺展
老子云:“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器物”之用常与“有无”相生,为中国文人所思辨,探究其承载的哲学深意。而器物之美,又成为一种文人雅士的生活方式,它塑造了空间,承载了虚无,亦可被填满充实,这其间变幻莫测,又寓意其中。物与形塑造出空间的虚实,而虚与实又成为精神的边界——2017年9月20日,可可陶艺展“七碗”便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亦以此作为梧桐院子开园首展,携清秋作伴,谈笑雅集。
展览现场
可可手工陶艺作品
可可的陶艺作品大方、质朴,浑然天成又可亲可近。“师法传统,尊崇自然。日用为主,自成器象”是她的创作初衷。这是一种当代文人的古意回溯,也是出身设计师的她的大胆探索。她手下的器物多为日常之用:饮茶,文房,插花,焚香,典雅稚趣,古拙天意—— 每一件手作陶艺都注入了这位温婉女子的生活情趣和格调品味。
饱满的石榴和清香的果实与可可陶艺作品相得益彰
展厅现场
展厅一隅,陶器、诗书、家具、果蔬,弥漫着生活而雅致的情调
别具一格的展览现场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展览策展人刘山先生的布置下,整个展场还原成一处雅集之所又不失生活情趣。佛手、南瓜、石榴、柿子,鲜花与干草,器物与果蔬共置,平易近人的拉近了艺术与生活的关联。而展厅中并置的徐天进教授的书法与梓庆山房的家具,更延伸了古意与当代的时空维度,有情趣,有才意,有哲思,有格局,完美的呈现了文人墨客的品味与才情,实现了一场当今时代的生活雅集。
驻足作品前的观众
可可陶艺作品点缀生活的高雅情调
展厅一隅
各种形制的陶艺作品
可可的陶艺作品是自由的。正如著名艺评人彭锋所言,“可可只想表达自己的实在感受,她不太考虑观念和技巧的问题。因为在陶艺中她只有自我实现的愿望,没有职业竞争的压力。”而这样纯粹的初衷,正赋予了其作品独特的气质——高雅大气,从容不迫。这样的气概自然令她不同于迷恋雕虫小技的工匠艺人,亦有别于追求观念的当代艺术家,相反,可可的作品就如同她手下的陶土一般,实在、平和,沉淀和累积的是多年的气度与修养。
观展的陶艺爱好者
展厅现场,器物之美
独具匠心的展览布置
展览现场
开幕当日,北京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院长王守常,著名陶艺家高振宇,中国木鉴专家周默,著名家具设计师沈平等纷纷出席。
秋天,果实饱满丰盛;梧桐深院,可可的作品醇厚而耐人寻味。可赏,可玩,可品,可用——时而觥筹交错,时而品茶畅谈,有器物之美,享雅集之乐,岂不快哉。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30日。
展览现场
可可陶艺展
可可陶艺展,器物之美
可可陶艺作品
梧桐院子外景
关于梧桐院子
有凤来仪,非梧桐不栖。是有梧桐院子,以待大雅君子。
梧桐院子是一个文人雅集之所,汇聚翰墨丹青,交流茶道茶器。经营国内一流名家书画,收藏著名堂号手作日本老茶器。并开设有茶道、插花等修习课程。以传统文人书斋客厅的形式,结合现代简约清静的审美风格,打造浓郁的艺术文化氛围。
可可作品
展览空间,古意盎然
品茶把玩,艺术融于生活
展览开幕现场
大芬油画登陆法国戛纳 将亮相中国文化艺术节(组图)
中国国宝级文物走进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2017河北大学播音主持艺术类校考成绩查询
心·境——高鸣中国画作品展在馨之舍艺术馆开幕(组图)
2017湖北文理学院艺术类校考成绩查询入口
南来北往——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研班马顺先工作室结业作品巡回展(组图)
从酒神赞歌到阿卡迪亚:马库斯·吕佩尔茨作品展在京开幕
吉瑞森花鸟画小品展七一北京开幕(组图)
退潮与涨潮:范明正、赵艳婷作品展将开幕(组图)
刘建画展在苏州尹山湖美术馆举办(组图)
金华一市民收藏数百颗陨石 价格堪比真钻石
“贝聿铭文献展”开幕 展出未曾公开的资料(组图)
荣宝斋举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版水印作品展(组图)
编号223:林志鹏个展于德萨北京画廊举办(组图)
邬锡华捐赠赵崇正作品展在珠江美术馆举办(组图)
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美术作品展开幕(组图)
德国博物馆一重达100公斤金币被盗 面值100万美元(组图)
画家王晓参加中国国家画院高研班结业作品展(组图)
王德硕书画作品巡展在京开启 150余幅作品展出(组图)
2017河北大学艺术类专业校考成绩查询
张业兴个展将于站台中国开幕(组图)
大芬原创油画将亮相法国
黑白韬略—王伟焦墨山水展(组图)
16幅珍品唐墓壁画陕西历史博物馆首展(图)
幻象旋风席卷欧洲 刘佑局画展或今年会面上海(图)
插画师Aeppol插画作品欣赏(组图)
“经典名家•当代艺术” 2016第19届北京艺术博览会包罗万象精品云集(组图)
闪灵:摄影之后于泰康空间举办(组图)
可见之诗:第二届中国油画风景展至江苏省美术馆(组图)
芬兰插画师Tuomas Korpi CG作品欣赏(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