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开幕展览现场
位于浦东民生路3号、曾经的亚洲最大粮仓,已经变身为城市空间艺术秀场,由上海市城市雕塑委员会主办的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昨日开幕,为期三个月的艺术季,以黄浦江边巍峨壮观的8万吨筒仓及周边开放空间为主展场,呈现四大主题展、12个特展共约200个展项,老地标新设计、滨江新姿、公共艺术作品、城市愿景扑面而来,现场观众大呼眼睛看不过来。
筒仓内部变身水泥山谷声场
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以“连接——共享未来的公共空间”为主题,是一场工业文化与艺术碰撞带来的极佳体验。黄浦江畔,昔日的民生码头随着工业时代的繁华褪去,渐渐淡出市民视野,但是8万吨筒仓经由知名建筑师柳亦春操刀设计,将这个昔日亚洲最大粮仓改造为16000平方米展览空间。
本次艺术季引进了世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机构和个人为之策展,他们中,有规划师、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和策展人,为市民提供了大量极具前瞻性、多样性、体验性、公众性的展品。
共分7层的巨大筒仓里,展品与建筑有机组合、混搭,绽放出别样风采。筒仓底层的十多个大漏斗从空中垂下,每一个漏斗之下,都有一件与之在视觉上相呼应的公共艺术品。筒仓顶层展出的“上海都市范本”,将粮仓的大管道口,别具匠心地布置成一个高度正好适合阅读的展台。
一件名为《仓声·品》 的装置作品,由1000个太阳能自发声音箱和1000个不同的食物器皿组成,它利用筒仓内部的圆形空间以及环绕而上的楼梯,犹如一个巨大的水泥山谷,组合成别具感染力的声场,昔日储放粮食的地方,被转化成一个精神食粮的发生器。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开幕展览现场
老仓库内“造出”古典园林
8万吨筒仓旁边的257库也成为了主展场的一部分,其中一件《木构与智构》作品,通过实例照片,对照讲述了中国古老木结构建筑智慧与当代建筑理念的相通之处;《漫步环翠堂园景》,将明代徽派版画放大六七倍,形成一幅长卷,让观众仿佛步入古典园林。策展人介绍说,这几件展品都是用图片形式呈现,它们包裹在从12米高的房梁上垂直而下的简易钢管上,与老建筑内部的清水立柱、斑驳扶梯、巨大钢窗等相得益彰,在向老建筑致敬的同时,也宣扬了环保理念——所有展览钢管一天就可搭建完成,一两个小时内就可以撤掉。
几十米长自动扶梯上看江景
来自全球的策展团队把筒仓作为基本单元进行空间变化,并在多元混合的空间中置入具有国际视野的展项,如世界优秀水岸空间案例展、濑户内海国际艺术节、全球建筑实践罗盘,以及紧密结合上海发展的展项,如上海城事、两岸贯通、文化点亮城市等。
无数观众在8万吨筒仓中拍照拍到停不下来,建筑内外的无穷变化、公共艺术作品带来的无限遐思、信步所至便能触发灵感的空间呈现,观众能从老建筑、老地标的时代刷新中,体会、畅想城市的未来,也可以站在8万吨筒仓长达数十米的自动扶梯上,眺望滨江美景,感怀这个城市在时间、空间、社会、文化等方面多重连接的可能性。
据悉,除了民生路主展场,观众还可以在长宁区民俗文化中心、汶水路新业坊、虹口区音乐谷、陆家嘴滨江金融城、浦江轮渡、徐汇西岸公共开放沿线等处,参观本届艺术季城市公共空间的实践案例展。
水墨云间:黄方启个展亮相 展示实验水墨作品(组图)
张学良家50余件藏品亮相:赵四小姐素颜照首曝光(组图)
2016中外名人艺术书画小品邀请展在上海开幕(组图)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艺术研究所揭牌成立仪式举行(组图)
来自卡塔尔的璀璨珍珠(组图)
书法名家马孟杰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成功举办书法展(组图)
首届长城卫所国际文化艺术节在张家口万全区开幕(组图)
齐辛民艺术研究中心首届中国画高研班师生作品展开幕(组图)
大英博物馆馆藏素描精品首次来华(组图)
故宫展出笈多时期中印精品佛像雕塑
两地三代四十载:靳刘高设计40周年纪念展开幕(组图)
庞少贤雕塑绘画展将开幕 演绎古典精神的当代表达(组图)
李世苓八十诞辰国画展开展(组图)
“秘密花园”国际艺术展在北京当代艺术馆隆重开幕(组图)
万象:潘泳安赖明贤双人展举办(组图)
再识传统:2016颐和园当代书画邀请展在京开幕(组图)
观念的皮层:涂曦绘画作品展亮相艺·凯旋艺术空间(组图)
蓬皮杜现代艺术大师展昨在沪开幕(图)
东方童画2016会员作品展于上海巴塞当代美术馆开展(组图)
今格艺术中心举办卞青个展(组图)
风云意气:冯钟云画展在正观美术馆开幕(组图)
窦红《唯美•印象》画展呈现窦氏三代的艺术情缘(组图)
淋漓墨境 石齐彩墨台北展出(图)
城市标本:张闯油画作品个展在今日美术馆开幕(组图)
刘春杰水墨作品展开幕 《想想鲁迅》系列作品亮相(组图)
《秩序出轨》当代艺术展在劳特斯辰艺术空间举办(组图)
“文化中国·森茂杯”2016全国优秀书法作品展在京开幕(组图)
指尖上的国粹:民营艺术展将在上海图书馆举办(组图)
公望美术馆开馆:再造一片山水(图)
2016全国素描艺术大展亮相中国美术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