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2017中国国家画院‘一带一路’采风写生作品展”于17日下午在北京时代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了100余位研究员近年来参与“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采风写生中的速写、水彩、水墨作品数百件,此外还有工程创作草图、初稿、手稿,以及在采风中拍摄的影像资料等,涵盖了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公共艺术等多种艺术类型。
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董伟,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馆长董长军,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周丽宁,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副主席徐里,还有著名画家李宝林、杨力舟、苗重安、江明贤、姜宝林、王迎春、李延声、唐勇力等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在开幕式致辞中说,此次“一带一路”采风写生作品展是国家画院自2014年启动“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以来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的集中展示。四年以来,国家画院利用有限的资源,克服了不少困难,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了国家画院的艺术家、理论家分陆路、草原、海上、南方丝绸之路四条线路进行了国内外“一带一路”沿线考察和采风写生。直至今日,参加该项目的艺术家足迹遍及全国各省份及数十个沿途国家,探访和学习了丝绸之路古代美术传统和丝绸之路沿线物质文明考古发现,收集了大量的一手素材,为“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选题创作提供了学术参考。
此次展览将展至11月6日。
2017年黑龙江省艺术类专业校考实施规定
画室:画家神圣的创作空间(组图)
艺术展览的海外镀金热
碎片化的画室历史如何复合(图)
实验艺术被认可还是被招安(图)
朱绍正:央美毕业生北美巡展为何全是当代艺术
水墨淡淡 诗意浓浓——甲竹桃水墨作品解读(组图)
吴味:重要的不是艺术又是艺术
自主的朝圣:青年摄影家精神之旅
黄专:面对当代艺术 最重要是观看的自由
王璜生:作品下的暴力与诗意
葛玉君:“水墨热”的背后
彭德:美术文献论
傅抱石曾否认中国画需改良:用不着加其他调剂
文人知识人和艺人可以混为一谈吗
中国当代艺术的死亡之吻
鲁迅偏爱的女版画家:珂勒惠支(图)
微中藏世界,石上谱华章——张学东平刀微刻(组图)
关注社会变迁的中国当代摄影最有意思(图)
郑以然:从马格利特的烟斗到无图之图
艺术重要的是大众
2017年黑龙江艺术类录取批次及志愿设置
解读中国画的继承与发展——著名画家凡石访谈录(组图)
美人图与海上痴人书家乐心龙(组图)
刘礼宾:四个关键词看懂实验艺术展
专访马轲:力的画家
岭南奇石的喜与忧(图)
文革时山水画怎样画:画成壮丽山河(图)
向京:和年轻艺术家聊天
沈行工:欣赏性是收藏的前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