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8日下午,由中国文艺评论杂志社、中国书法报、江苏省书法家协会、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苏州市书法家协会、苏州高新区宣传部主办,苏州高新区文联、苏州大阳山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承办,望江艺术空间协办的“翰墨阳山——钦瑞兴书法展”在苏州革命博物馆开幕。中国文艺评论杂志社副主编程阳阳,江苏省文联副主席、 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刘旭东 ,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衡正安,原苏州市政协主席冯瑞渡,原苏州市人大副主任周彩宝,原苏州市人大副主任陈炳斯,中国书协理事、江苏省书协副主席、苏州市书协主席王伟林,苏州市书协名誉主席、艺术指导委员会主任华人德,原苏州军分区司令周德明,苏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钱培华,苏州市文联副主席倪彦,以及来自本市、省内外的专家学者等1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中国书法出版传媒公司、中国书法报社发来贺信,中国书协顾问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书法家言恭达发来短讯,对书展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
钦瑞兴,男,1955年12月生于苏州,号四飞山人。现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南社书画院副院长,苏州市书法家协会理事,苏州高新区文联副主席、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州浒墅关经济开发区文联主席,江苏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苏州吴文化研究会理事,苏州市政协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届委员。
钦先生的书法真草隶篆行皆擅,尤其擅长行书和隶书,行书受深吴门书风的影响,在二王帖派书法的根基下,远取唐宋、近法华亭,一派典雅、秀丽、温润之美,隶书,取法汉隶,端正、古朴,金石气浓郁,与当下“浮躁的书坛”形成强烈的反差,属于中国书法之正脉。其书法审美特质取决于他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他善文、能诗,点校《阳山志》和《浒墅关志》两部文献,古文功底深厚,泽被后世。特别是这次展览作品内容全为挖掘、宣传阳山文化和自撰诗文。
开幕式之后,还举办了“翰墨阳山——钦瑞兴书法展”学术座谈会,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对钦先生的书法艺术造诣给予了高度评价。特别是其清正的书风对当下过于求变、求怪等书法之弊具有警示作用。
钦瑞兴书法展座谈会发言纪要
主持人衡正安(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
首先对钦瑞兴书法展的开幕表示祝贺。开幕式后的作品研讨会请各位专家、学者畅所欲言。我想研讨会的规模大小等与它的重要性无关,关键在于讨论的议题和深度。本次的讨论会不仅仅局限于作品本身,还可以关注钦瑞兴书法创作背后的许多问题,诸如:地域书法、自然书写、自作诗文,甚至时下讨论热烈的“丑书”现象等。或许本次研讨会成为苏州当代书法评论的一个亮点。下面先请远道而来的专家畅所欲言,再由苏州本地的学者各抒己见。
程阳阳(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研究处处长、中国文艺评论杂志社副主编):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文艺评论》对翰墨阳山——钦瑞兴书法展的成功举办表示衷心祝贺。首先,钦瑞兴先生不单是书家,还是理论家。他注重对文化的关注和挖掘,能够从“大文化”的视野观照书法艺术,从文化人的自觉出发,在个人的书法世界中融入苏州地方文化的深厚底蕴。大阳山深厚的文化滋养了钦瑞兴的书法,而从地方文化出发的创作途径又使他的书法创作有了情感基点和学理支撑。其次,钦先生对文艺评论理论研究非常重视。他善于运用文艺评论理论指导书法创作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钦先生堪称楷模。
孙洵(中国书协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江苏省书协学术委员):
吴中的文化土壤养育了许多书画大家,包括近代的吴昌硕等都是在苏州的文化沃土和文化环境中造就的。钦瑞兴先生的书法作品之所以引人入胜就是因为书写内容选择和艺术语境的不同。钦先生的楷书与行草二体较为突出,深具儒雅、疏朗、清隽之气。言恭达先生在评价钦瑞兴书法作品时,就用了一个“纯”字,我认为确为知言。现场观看了钦先生的书作,更觉得他的作品离书法传统、书法正脉很近。在篆书的取法和创作中,钦先生也可以更多地关注植根于吴门的篆书大家杨沂孙、吴昌硕、萧退庵等,以钦先生的才情,假以时日,一定会在篆书领域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主持人:
我关注到,取法民间的碑版刻石、造像题记等作品时,苏州的华人德先生等非常讲求用“化”字来理解,即用文化来涵养书法。所以在取法这类作品时,也能将其“雅化”,写出具有书卷气和文化含量的作品。
李庶民(中国书协学术委员):
钦瑞兴先生的书法与北方书家取法范围不同,艺术风格也有别。钦先生的书法体现了南方书风独特的文韵、秀丽、隽永、高逸和超迈等内质。吴门画派、吴门书派直到现在仍有深远的影响,江浙之地的书风比较而言是以文雅和自然为主调的。清代学者、书法家包世臣在《艺舟双辑》中说道:“真书以平和为上,而骏宕次之;草书以简静为上,而雄肆次之。”我认为,“平和自然”就是书法的最高准则和境界。钦先生的书法代表了江南主流风格,又得到了佳山秀水的灵气滋养,呈现出高格调和高品位。
华人德(苏州市书协名誉主席、艺术指导委员会主任):
钦瑞兴的书法可以视为一种现象,他在苏州书协的各项工作中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数十年植根乡土,为苏州西部地区的文物古迹发掘保护和文化繁荣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对于钦瑞兴这样的文化人才,如何实现“文化”与“人才”的双赢是值得研究的。钦瑞兴喜欢办展览,这样的展览不仅仅是书法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对地方文化的宣传和推介。在历次书展中,他都能听到包括观众在内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这无疑对书法水平的提升和进步有莫大的作用。他的书风是江南传统书风的典型代表。另外,我认为没有各民族的文化,世界文化也无从谈起,地域书风的趋同对书法文化发展是不利的。“丑书”流行也有深层次的原因,这与展览的风气和某些培训班的开设有关。举个齐顷公和母亲萧同叔子故意找四位残障人士担任四国残障使者接待员的例子,说明个人化的风格求变和探索是对的,但是出现众多的“丑书”拥趸就不好了,这会影响到下一代对书法的审美和对传统的理解。
潘振元(苏州市书协艺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苏州书坛的本源就是多元的,讲究碑帖结合。如费新我先生偏向于帖,宋季丁先生偏向于碑,祝嘉先生则纯碎习碑,钦瑞兴的恩师王健生先生也崇尚碑帖结合。这样的书学路子可以使得书家风格多源、线质厚重。钦瑞兴的书作中增加了“写意性”的表达,不固守“藏头护尾”,书写感很强,也赋予了篆隶书体流畅和灵动性。钦瑞兴继承了苏州传统的书法面貌,秀雅清丽。此外,他的创作为“主体性创作”开了个好头,专题性很强,将书法与文学、史学、地方文化相结合,提升了书法的品位与内涵。孙过庭书谱中说:“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这样的三重境界在钦瑞兴的书法探索中体现得很清楚。当然也可以在材料上减少“熟纸”和“硬笔”的使用,对线质内涵进行再开掘。
张士东(苏州市书协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
当今书法界对于何谓传统的理解比较局限,对于传统、经典的继承观念也比较陈旧保守,存在不少问题。我认为只有扩大传统经典的继承面,才能真正解决书法艺术性的问题。尤其是对大量简牍书法的理解和探索将会成为今后全新的书学路径。例如学习隶书除了继承经典碑版之外,如能上溯西汉、先秦古隶和简牍,风格就会产生变化。
周雪耕(苏州市书协副主席):
钦瑞兴的书法作品是“写”出来的,不是“作”出来的,是内心的呈现,而非表现或者造作。钦瑞兴的书法温文尔雅、不激不厉,他与根植的阳山文化相互成就。他的书作中体现出来的“纯”,是书心、文心与道心的结合,如同高山流水一样,自然流淌。此外,他书作中的“正”也是当代书坛中很稀缺的。“正”来源于“德”,正是因为他数十年扎根阳山,挖掘整理,才有书法上的立德之用。钦瑞兴的内心非常坚定、坚韧,因而在艺术道路上也显出“清”的特质,即不慕虚荣名利,崇尚自然简淡。
王渊清(苏州市书协理事兼学术委员):
我认为传统并无好坏之分,主要取决于书写者的理解和继承能力。笔墨与独立审美价值才是像黄宾虹这样的书画大师的最高价值。钦瑞兴一以贯之对传统书风的继承理解是值得肯定的。他多年坚持进行真正的田野山岭访碑也非常令人钦佩。
卢月龙(苏州市书协理事兼学术委员、吴中区书协主席):
“清朗”“儒雅”“书卷气”“活泼泼”就是苏州文化的内涵,这都在钦瑞兴的书法实践中有所体现。冯友兰先生曾说:“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诗歌、绘画以及其他无不如此。”数十年对阳山文化的开掘和继承成就了钦瑞兴书法的独特风味。
李少鹏(苏州市书协艺术指导委员会秘书长):
书法是“千人百眼”的,字并没有新旧,只有好坏。当代书坛真正懂书法的人究竟有多少,他们有没有发声,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吾惠泉(苏州高新区书协副秘书长):
钦瑞兴先生的书法展览书体俱全,主题鲜明,且有大量自作诗文的佳作,这在当代的书法展览中显得十分难得。钦瑞兴在书协等群团组织的日常工作中,具有极强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朱树民(苏州市书协秘书长):
钦瑞兴先生勤奋高产,创作成果丰硕,不断提升作品精神内涵。在线条的表现上愈加丰富多彩、真切自然。
叶叙玄(苏州市书协常务理事):
钦瑞兴的作品文雅、典雅,流露出浓郁的明清时代的文人气息。书法的内涵和广度都非常广阔,应该多方面地继承和开掘。
冯瑞渡(原苏州市政协主席、苏州市书协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
我个人最早接触书法就是从认识钦瑞兴先生开始的,此后我系统研究了苏州四十多位书法家的书写录像,分析他们用笔方式的异同,越发觉得书法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钦老师扎根苏州传统文化,写出了“淡雅”的气质。
王伟林(中国书协理事兼学术委员、江苏省书协副主席、苏州市文联副主席、苏州市书协主席):
首先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感谢,对各级组织对吴地书法的关切表示感谢。钦瑞兴生长、工作于吴中文化渊源深厚的阳山地区,在今天书展的作品中好几处都提到了明代的著名藏书家、刻书家“大石山人”顾元庆,大石山就是阳山的余脉。今天的“四飞山人”钦瑞兴也像当年的顾元庆一样,为大阳山文化默默耕耘、作出贡献。钦瑞兴为人治艺都十分纯粹,他的书风与个人的气质、禀赋有关,也与地方水土文化、师承关系等密切相关。“本分”的钦瑞兴,内心也有着一份“不安分”,他的内心很强大,很火热。尽管在待人接物中平和内敛、儒雅中正,但是在书法艺术上,又有着“风骚之意”,自作诗词、擅写行草。钦瑞兴多次举办书法展览,这并非是简单重复,而是对自我的不断否定和挑战。这种自我否定和不断进取的态度,为他的书艺进步带来了无限生机。
钦瑞兴(苏州市书协常务理事、高新区文联副主席、高新区书协主席):
我由衷地感谢各位专家、学者的批评与指导,虽然接触书法已有数十年的时间,但仍感觉到自身对书法经典的理解尚存局限性。在今后的书法道路上,我仍将不忘初心,坚守“做事踏实、做人诚实”的信条,用不懈的奋斗来践行翰墨精神,实现理想价值。
尤侗 子游祠碑记 (四屏条) 楷书 136×33 cm
梅格兰馨——浙江省文史研究馆女馆员书画展
“质的变量”深圳设计周分会场设计展
2020年新疆艺术类录取批次及志愿设置
2020年贵州47万考生报名高考 35.5万人参加统考
美育的核心是什么?(组图)
“佛洛拉的客厅”——当代艺术与植物艺术跨界展亮相霓美术馆
黑人艺术 不止艺术(组图)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拟转设为公办的“无锡学院”
去粤博看龙门石窟
北京出现本土新冠确诊病例 多家文化机构再关闭(组图)
“Great, Big, Beautiful World”在线摄影展
古代中国红珊瑚的文化与历史
“刘开渠与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展国美开幕(组图)
2020年北京电影学院国际本科招生章程
“恬淡相慕”岳杨个展
重庆市2020年普通高校艺术类招生录取办法
第二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主题、时间定了
中国中青年写实油画邀请展在济宁市美术馆开幕
“勇攀高峰”冰雪书画艺术展致敬中国登山勇士
安徽省2020年普通高校艺术专业招生工作实施办法
北京时代美术馆艺术展延期 继续奉献艺术精彩
中国保存最完整唐五代建筑基址首次对外开放
竹雕笔筒的文化与价值
2020山东音乐联考成绩查询入口(济南大学音乐类招生合格库)
2020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类校考成绩查询开通 艺术升网站
“河东 | 河西”高索都个展
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进京作品第三届中国美术奖作品(湖南)巡展
黑龙江省第四届农民文化节启幕
2020年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国际本科招生章程(一)
汤南南“黄河青山”背后的回归与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