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国、近现代,是他的时间定位。篆刻、书法、大写意,是他的艺术坐标。苦铁、缶庐、梅知己,是他的自我表达。篆籀、丹青、花满庭,是他的精神家园。
2018年故宫博物院藏吴昌硕书画篆刻特展开展在即。展览集合绘画、书法、篆刻三类作品,由四个单元组成:习古融今、缶卢花香、石交传馨、铁笔柔毫,分别从吴昌硕绘画的艺术渊源,大写意的绘画风格,交游与影响,以及书法篆刻四个方面呈现,表现吴昌硕最具特色的画风和富有生命力的笔墨。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吴昌硕出生在浙江省湖州安吉县彰吴村。他一生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数朝,再入民国,卒于1927年,终年八十四岁。作为近现代最为重要的书画家、篆刻家之一,是传统与现代交汇点上坐标式的人物。
他一生名号颇多,初名俊、俊卿,中年后署名苍石、昌石、昌硕,别号有缶庐、苦铁、老缶、缶道人、石尊者、破荷亭长、五湖印丐等,七十岁后又署聋公、大聋等等。
他的艺术创作自金石篆刻入手,自述:“予少好篆刻,自少至老, 与印不一日离,稍知其源流正变。”早期广泛吸收借鉴战国古玺、汉印、封泥、陶文等古代文字数据,不蹈常规,后期掺加石鼓文的结体和笔意,风格朴茂苍劲。而对《石鼓文》书法的毕生探索,成就了吴昌硕的篆书艺术,并且在临学的过程中能够做到食古出新,形成自我面目,独步一时。
虽说四十岁后方始学画,吴昌硕却用书法的语言刷新了大写意的笔墨,成就了大写意花卉的艺术高峰。他生活的时代正是在传统艺术走向近现代的转折时期,特有的时代精神促生他雅俗兼备的艺术品貌,以雄强大气的艺术风格一扫在当时艺坛弥漫的疲弱之气。
梅知己
吴昌硕的绘画专工大写意花卉,于百花之中尤对梅花倾心不已。“苦铁道人梅知己,对花写照是长技”,苦铁道人是其自号,梅花知己是其自称,画梅是他的情感寄托。吴昌硕画梅,少有全树,也非千枝万蕊,多取疏枝一路,尤喜表现老梅。老梅枝干厚重、虬曲多姿,花开未必很密,但是绽放在斑驳苍劲的老干上,更显示出一种生生不息的态度。吴昌硕笔下的梅花,都有着自然生长的状态,清俊之中带有冷逸孤傲之气。清代袁枚评价李方膺画梅,称“傲骨郁作梅树根,奇才散作梅树花”,是以梅喻人。而若干年后的吴昌硕同样画梅自喻,以“梅知己”自居,这份傲性不言而喻。
梅花图题“旧时月色”,梅树枝丫纵横,以焦墨枯笔画出,顺来逆去,曲中求直,苍劲犹如铮铮铁骨,与轻柔纤嫩的花朵形成鲜明对比。花以焦墨圈勾,精细而怒张,疏密有致,富于节奏之变,使观者仿佛置身于月色轻笼、花影横斜的意境之中。
吴昌硕梅花轴(局部)
另有一幅梅花轴则截取三、五梅枝,皆有昂昂向上之姿。笔作中锋,运笔似疾实缓,“谓是篆籀非丹青”正是如此用意。花朵仍作圈笔法,但似乎并未换作尖挺小笔,依旧用大笔笔尖勾圈,不取轻巧更显平淡天真。再以淡到似有似无的浅红色染就,于是一片水墨黑白间又隐约透出些些妩媚。
吴昌硕梅花轴
接地气
吴昌硕从传统的学问中汲取营养,在市民文化勃兴的潮流下创造出雅俗共赏的新式艺术风格,他的很多绘画从题材到表现手法,都很“接地气”。
故宫博物院藏有吴昌硕的一幅《珍果图卷》,依次绘制荔枝、大桃、西瓜、倭瓜。文人描绘市井之物古已有之,但吴昌硕在处理这类作品时采用鲜艳的色彩对比,每种瓜果都作为单独的个体加以呈现,在他的描绘下,这些瓜果并不是只供欣赏的,而像是可以真正品尝的。
吴昌硕珍果图卷
吴昌硕画面上的题字表明他对于不同的瓜果品种颇有研究,非资深“吃货”不能办,这些文字一道与前者为此画增添了市井气息,更易引起普通大众的共鸣:“鲜荔核小实肥者名紫鸡冠,生庾领北村,见金邠居食荔诗,邠居长洲人,精于金石之学,手制《古泉丛话》,胜病谈一书多矣;松江黄泥墙大桃,味甘如蜜,予与土人有旧,年年得以啖之;西瓜自雪沟得来,其实小,其色青,其味甘脆可口,与他种绝不相类;倭瓜剖之中空,实鸡肉烂煮,味与河豚并隽,金冬心自谓曾试之。”
“岁朝清供”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重要题材,可以看作是吉祥寓意的大集合,多用于年节。“岁朝”即农历的元旦,为一年之始;而依照年节习俗,人们在家中摆放鲜花、时令瓜果、节令食品等,称之为“清供”。岁朝之时摆放物品并没有一定之规。《岁月清供》此幅作品为吴昌硕晚年所作,多是表现人们美好心愿、寓意吉祥的花果,或是取谐音的好意境:梅花、水仙、兰草比喻气度高洁;柿子、百合寓意百事如意;花瓶寓意平安;石榴寓意多子多福。吴昌硕还在题识中表达出时殊事异的感慨:“岁朝清供。岁朝写案头花果,古人所以岁时物之迁流也,兹拟其意。乙卯岁寒吴昌硕。”
吴昌硕岁朝图轴
桃宴酒坛图轴大概源自古代神话里西王母送仙桃给汉武帝的故事。桃被人们视为长生不老的象征;“酒”与“久”同音,亦可比喻长长久久。桃与酒一起,正可表达祝人长寿的美好愿望,吴昌硕的题识正表达了这样的祝愿:“三千年结实之桃,一千日可醉之酒,饮之食之寿长久。”画中的仙桃,硕大红润,饱满诱人,浓郁的色彩直落纸上,粗剌剌的酒瓮则古朴厚重。鲜明的对比令画面既洋溢着浓浓的民俗味道,又融汇了文人的笔墨意蕴,用朴实无华的美好打动人心。
吴昌硕桃宴酒坛轴
一日有一日之境界
吴昌硕以“诗、书、画、印”四绝称雄艺坛,传世作品数量众多。故宫博物院现藏有吴昌硕书法、绘画、篆刻作品二百余件。其中绘画作品最早纪年为丁亥年(1887),最晚至丁卯年(1927),跨越四十载,创作时间涵盖吴昌硕四十多岁至去世前不久的各个阶段。其中书法作品近三十件,以《石鼓文》和行草书为主,既有其成熟期的代表性作品,也有较为少见的风格面貌,可以清晰地把握到他书法艺术的渊源脉络。
故宫博物院藏的吴昌硕篆刻作品,则主要是其晚年之作,且皆为吴昌硕为他人所刻。这些印章不仅代表了吴昌硕篆刻艺术的成熟风格,也为了解其交友活动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材料依据。这些印章的主人有曾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西泠印社第二任社长的马衡,有晚清重臣肃亲王善耆,有《寒松阁谈艺录》的作者张鸣珂,还有内阁学士、帝师陈宝琛。
吴昌硕尝自言“予学篆好临《石鼓》,数十载从事于此,一日有一日之境界。”其篆书之所以能在近代书坛卓然成家,也正得力于他对于《石鼓文》书法的毕生探索。故宫博物院所藏的这件《篆书临石鼓文轴》书于1915年旧历五月,系通临“田车鼓”。通篇体势典雅厚重,用笔浑朴苍劲,深具古茂雄秀之美,堪称吴昌硕这一时期的《石鼓文》书法代表作。
四川美术学院2016年艺术类本科招生考试考点安排
2016长春师范大学吉林艺术类校考专业加试时间
三峡大学2016年承认播音主持联考成绩
中央美术学院2016年网上报名时间与网址
湖南理工学院2016年省外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2016北京艺术类专业招生政策稳中有调
河北传媒学院2016年河北省艺术类校考考试科目
2016长春光华学院吉林艺术类校考专业加试时间
鞍山师范学院2016年承认河南、湖南书法统考成绩
2016北京美术类统考1月3日举行 4700余名考生参加
2016吉林动画学院吉林艺术类校考专业加试时间
河海大学2016年播音与主持专业考试报名流程
2016年甘肃省高招音乐学类专业统考考生指南
2016吉林外省院校艺术类专业报名考试须知
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音乐学专业招生考试科目
鞍山师范学院2016年承认多个省份音乐统考成绩
吉首大学2016年省外音乐舞蹈类报考时间
2016吉林省省内院校艺术类校考加试时间
2016华南农业大学艺术类专业介绍
2016北华大学吉林艺术类校考专业加试时间
四川美术学院2016年重庆贵州考点考试报名办法
四川美术学院2016年专业考试科目内容时间画幅
2016吉林大学吉林艺术类校考专业加试时间
2016东北师范大学吉林艺术类校考专业加试时间
三峡大学2016年承认美术联考成绩
四川美术学院2016年本科招生专业考试的特别通知
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艺术类考试报名时间及地点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2016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2016四川美术学院招生专业考试特别通知
中央美术学院2016年专业考试成绩查询时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