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5月19日下午,“Why New York” 陈丹青、马可鲁、冯良鸿三人联展在温州年代美术馆开幕,这也是三位艺术家、老朋友纽约归来后同一主题的第五回展览,展览展出三位艺术家50多件绘画作品,其中有多件作品是第一次亮相。这次联展首次到温州展出,也让温州观众第一次近距离观看陈丹青、马可鲁、冯良鸿三位艺术家的最新作品。
展览开幕现场,艺术家马可鲁、冯良鸿还参与年代美术馆艺术讲堂活动,和温州观众分享了他们多年的艺术故事和深厚友谊。陈丹青也为展览特意发来祝词说:“我爱温州人。温州人务实、肯干,聪明又快乐。我在纽约、欧洲、北京,结识一打以上温州朋友,年长的老友维持35年友谊,八零末的画友也交往八年了。十年前不可想象,温州能够有自己的现代美术馆,并且能在这座现代水准的美术馆办展。”此次展览地域的变化也为展览主题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
对任何人而言,不同场所带有的记忆、历史和符号意义也在彼此交叉中相互影响,“为什么是纽约”?因为三位艺术家在1990年的纽约结为良友,一起在纽约看展、讨论纽约的艺术现象、不断的各自创作,他们因纽约而有所改变。在此次展览中,三位艺术家将这种现实的复杂性、延续性以绘画的形式呈现。
陈丹青呈现的“画册”绘画,对艺术知识和经验来源的思考中,保留绘画单纯的历史文化情怀,在对毕加索以及中国山水及书法的研究中,将中国图式与西方技法并置,在颇具观念性的绘画背后,探讨的摹写、转译、媒介与图像意义的更替演化等话题。
马可鲁的“啊打”系列延续了艺术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对抽象艺术的探讨,通过不断去除绘画中叙事、技术、技巧等成分,寻得“无意东西方”的“真实的自然”。
冯良鸿的作品则更多地展现出一种个人自然的呼吸张弛。有色彩、笔触、线条本身的空间感带来的若有似无的联想,是每一观者对画面产生不可名状的个人经验。
符号在他们这里抛弃了毫无疑问的明确性,文化的交叠呈现出对当下恰当的叙述。正如陈丹青为展览撰写的文章中所说:“我喜欢看到两座大都市在个人轨迹中的对位与错位,这是不易察觉的,除非你拥有纽约的记忆。当然,我们知道许多温州人正是纽约人。”“Why New York”与温州的相遇,又呈现出温州这座城市和温州人与世界的多元融合,提出了文化交融下艺术的另一种可能。
民间美术
美术教案-毛笔字
沉重的纪念——战争
美术教案-《版面设计》
中国古代玉器、青铜器和漆器教案
园林与民居
08
我为校园添色彩
美术教案-四、我们的画展一(参观、考察)
人美版美术教学参考书 第十六册
水墨山水画法
美术教案-第一课 中国现代美术作品欣赏
剪纸
《中国古代人物画教案》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
现代工业美术(欣赏练习课)
美术教案-面具的设计与制作
美术教案-第一单元 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欣赏
美术教案-光影的交响
招贴画
美术教案-花草禽鸟意境
第六课基础图案(2课时)
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2)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美术教案-实用又美观的生活用品 (欣赏、评述)
美术教案-中国民间美术
中国古代建筑
其他教案-画图
美术教案-美术概说
美术教案-远古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