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清代中期绘画特展”在天津博物馆开展。这是继2017年“清代前期绘画特展”展出后,天津博物馆推出的又一清代绘画主题展览。
此次展览关注清代康熙末至乾隆、嘉庆年间的中国画坛,分“四王、吴、恽”传派绘画、宫廷绘画、扬州地区绘画和其他重要画家绘画4个单元。展览力求展示中国画在清代中期发展脉络,在遴选天津博物馆馆藏精品展出的同时,更商借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等单位收藏的珍品20件,较为系统地呈现这一时期的画坛面貌和艺术成就。
据悉,该展览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展出时间为5月16日至8月12日,更换部分展品后,第二期将持续到11月中旬。两期展览将共展出84位画家的160余件绘画珍品。天津博物馆藏黄鼎《长江万里图》卷、冷枚《春闺倦读图》轴、袁耀《汾阳别墅》通景十二条屏,故宫博物院藏郎世宁《弘历观画图》轴、冷枚《梧桐双兔图》轴,上海博物馆藏郎世宁《聚瑞图》轴、丁观鹏《乞巧图》卷等重要展品将悉数亮相,为观众献上一场视觉盛宴。
展览期间,天津博物馆还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举办多场相关内容的学术讲座,让观众深入了解清代中期的中国绘画。
寻找指引创作的明灯
传统的颠覆与解构
今日英国艺术教育:绘画的终结?
江山胜景:粗服乱头的野趣之美
刘野:艺术不是批判社会
朱屺瞻与关良“沪上重逢”
“不全不粹不足以为美”——李维红画评
当代油画卡通倾向:从雷同走到雷同
美术馆不能被赞助者牵着鼻子走
重铸当代中国文化艺术的魂魄
没有“自我”,或者拥有“大我”
齐白石的金石心迹
“墨变”:轻松地穿越
马力:一个在中国做策展的法国人
清新的文人墨戏——覃志刚的书画
非洲人的绝活黑木雕价值不菲
此漆非彼漆——朱青生漆山计划一说
给世界一个看得懂的中国
和四十米弧面空间共振
80后青年艺术创作者生态素描
瑞士水墨基金会主席:中国水墨艺术很神奇
为中国美术立言
诗意·诗境——吴声的诗意画探索与追求
从表现主义到波普艺术
从新媒体看青年艺术家成长四重门
真画还是高仿品?齐白石真迹展引发质疑
海外传播与阐释中对齐白石的误读
点染时光 墨绘当代——范治斌作品简析
王春辰:艺术具有特殊的话语方式和魅力
中西策展人体制及生态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