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开幕式现场
(2/4)
(3/4)
(4/4)“东坡提梁壶”,相传为苏东坡所创制。
5月21日,由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南社与柳亚子研究会携手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举办以纪念苏东坡先生诞辰980周年为主题的“东坡诗意——百画百壶·翰墨紫玉”大型文化创作活动。国内外文化界人士和北大数百师生欢聚一堂,吟东坡诗、诵南社文;绘翰墨韵、镌紫玉意;将多形式的传统文化交融凝合,重释当代的文化雅集。
展览以紫砂工艺大师徐汉棠、徐秀棠、李昌鸿、吕尧臣、汪寅仙等制作的紫玉壶为载体,融合丹青名家刘传铭、陈传席、何家英、吴悦石等以“东坡诗意”为题材的妙笔精工,成为当今“名家”与“名匠”之典范。百余件艺术作品,精工秀雅、惟妙惟肖,完美体现了当代的文化精品气象。
“东坡诗意——百画百壶·翰墨紫玉”大型画册在苏州古吴轩出版社结集出版的同时,由中国南社与柳亚子研究会、中国社科院文学所、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协、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北京社科院、中国文化书院等相关学术部门共同就此次文艺形式进行了学术研讨。中央文史馆馆员杨天石、著名学者迟惠生、张炯、王守常、刘传铭及书画界人士出席并作出了衷肯的评价。
此漆非彼漆——朱青生漆山计划一说
品读唐卡艺术的“太阳味道”
水墨作为一种价值观
非洲人的绝活黑木雕价值不菲
美术界研讨潘絜兹
在画中创造另一个天地
潘鲁生与当代艺术智慧
中国雕塑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e时代下的手工技艺与创造力
黄国强:东西求索五十年
城市雕塑,不缺能力缺机制
中国当代艺术的困境与出路
埃尔·格列柯:给画布以生命
当代中国画创作的两个转变
朗润旷远白雪石
维度构象水墨
如何开展造型基础教学?
当代艺术三要素
从表现主义到波普艺术
仿洋设计难走远
当下,再谈现实主义艺术精神
马力:一个在中国做策展的法国人
在传承中发展 ——黄泽森的绘画艺术
从新媒体看青年艺术家成长四重门
中国画的“芯”与“新”
杰罗姆桑斯:为当代艺术往中国去
朱屺瞻与关良“沪上重逢”
清新的文人墨戏——覃志刚的书画
回望英国美术300年
吴为山谈雕塑的灵魂:要尊重百姓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