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 《縱谷之秋》, 92x270cm, 2017, 油画
佳士得宣布将于6月9日至6月15日期间在上海安培洋行佳士得艺术空间举办“天地有大美——蒋勋的艺术人生”特别展览,此次亦为美学与文化艺术的重要推广者蒋勋先生在大陆的首次艺术展览。2018年适逢蒋勋七十岁之际,本展览将以蒋勋艺术人生为线索,展出其数年来的艺术创作、手稿文件、作品朗读等,期间还将举办包括“天地有大美 ——文人-诗书画-长卷”艺术讲座在内的一系列活动。
蒋勋1947年生于西安,成长于台湾。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1972 年赴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1983年创立东海大学美术系并担任系主任。数十年来推广文化与美学教育,为整个华语世界的观众与读者,带来广泛的 启发。蒋勋文笔清丽流畅并具感性与理性之美,出版过数本深受欢迎的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近年来, 蒋勋又以有声读物的方式,解读中国古典文学巨作及中国诗词,讲说中西方艺术史及美学,更是影响无数华语世界 的聆听者。
在传播美学的同时,蒋勋也一直从事艺术创作,他的创作源于生活,在艺术里融入独特的“文学性”的气息。台湾的 太鲁阁,淡水的风景,日出与日暮,在蒋勋的作品里,都是心情的写照。2014 年,蒋勋应‘台湾好基金会’的邀请, 担任池上驻村艺术家。位于花东纵谷的池上是台湾有名的稻米之乡,几百公顷的稻田在终年不断的风中翻浪,远处 山丘白云连绵。蒋勋画下了这样的风景,写下了诗句。种种与“天地”“生活”有关的岁月记载,在诗,书,画相互自 在的交流融通的结合背后,是一个开阔的艺术生命的态度。
在当下全球化的背景下,蒋勋更着重如何省思属于这个时代的“东方美学”。在展览序言“文人诗画”中,蒋勋说到:“文 人作品常在可有可无之间,‘世说新语’留下许多故事,都彷佛告诉后世,烂漫晋宋,其实是‘人’的漂亮。看到‘快 雪时晴’,看到‘兰亭集序’,也只是想象当年,不必当真,原来也只是摹本。这也是西方论述不能懂之处。东方失 去了文化论述主权超过一百年,学习西方尊重西方,二十一世纪了,同时也期待一次东方文艺复兴。此时此刻,可 以重新做好自己文化的功课吗?”
“云门舞集”创办人林怀民为此次展览撰写了序言“书画蒋勋”。他提到:“蒋勋的绘画不追逐潮流,他的山水是内观的 思维,生活的修为。从故宫库房上课的青涩学子到银发生辉的艺术家,他延伸文人画的传统,而自成一格,像他的 诗文,温润地与众人分享他的生命感悟。”
佳士得亚洲区总裁魏蔚表示:“佳士得深感荣幸举办此次特别艺术展览。蒋勋先生于华语世界普及东西艺术,这与 佳士得进入中国以来的使命不谋而合。同时,他不仅是传播者,也是艺术的实践者,从未停止创作和美学的思考。 我们非常高兴把这样具有启发意义的展览带给广大艺术爱好者。我们非常期待许多阅读、聆听蒋勋的读者和听众能 够走进佳士得,并通过此次展览了解蒋勋,以及艺术家 ‘天地有大美’的艺术领悟。”
徐文生:牡丹文化与绘画(图)
书画家万不可被自己捧杀
工笔花鸟画创作之意境的拓展
学者朱大可:中国面临文化传承危机
专访姜洪:经济学者中岀色的书者(组图)
记齐白石和他的画:白黑水墨敢用红
从《范曾研究》创刊看“范曾研究”的悄悄走红
日本美术还未出生(图)
黄宾虹到底会不会画画
书法的精神美有赖于自觉修为
谷文达:将当代艺术变为大众艺术
千城一面中的桃花源记
传统人物画线描的发展进程
“微时代”下的美术存在
曹禺:李苦禅的画给了我们生命之感
三问新水墨(图)
蔡萌:新水墨,不妨慢慢来
“大师”岂能制造?(图)
马六明:从行为艺术到绘画将“无我”进行到底
莫奈及印象派绘画的社会世相(图)
艺术创作中大师的天真(图)
里应外合的当代新水墨
评论:艺术家应致力弘扬真善美
米勒:尖端科学如何重新定义当代艺术
为什么面对姗姗来迟的新水墨我们泪流满面
王清州:超以象外的写意水墨
郭宇宽:如果梵高生在中国
广州艺术家谈文化如何走出去
传统绘画方式是否是一把入门钥匙
忻东旺:现实主义是我的“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