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世界各地博物馆数字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各式各样的数字化导览设备走进博物馆,成为现代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这些数字化设备对我们的观展习惯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它们的存在对展览起到了怎样的辅助作用?什么样的数字化导览设备能够最大限度丰富观展体验?新西兰国立博物馆的数字化体验团队为解答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实验、调查和研究。
新西兰国立博物馆很早就在展览中引入了数字导览设备,为了让观众观展体验更丰富,在2017年一年的时间里,该馆组建了团队,研究人们在展览中使用数字化导览设备的习惯。
一对老夫妇在“Toi艺术”展览的肖像画单元使用数字化导览设备
博物馆为什么会使用数字化导览设备?在博物馆中,每一件展品都有属于自己的标签,一般是用来描述展品的尺寸、年代、作者等基本信息,但当展示的对象包含很多物件时,用于描述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背后的故事等的文字就会增加,这也会使得相应的标签内容过于冗长,让展示空间变得压抑和沉闷。数字化导览设备的引入成为最佳解决方案,它不仅可以减少视觉过载,更能为观众提供丰富的、具有吸引力的观展体验。
新西兰国立博物馆在“昆虫实验室”展览中首次引入全数字化导览模式,数字化设备尝试以“自然映射”也就是在屏幕上还原展品展示空间的方式为观众解说展品,在屏幕上观众可以看到与实际陈设相对应的展品图像,点击进去便可以进一步了解相关昆虫的故事。展览结束后工作人员发现,除了色彩的因素,点击率与昆虫的大小也成正比。此后,在“琅贡法卡塔:光与影的故事”展览中,工作人员引入8个数字化导览设备。通过观察,工作人员发现,很多观众虽然会使用数字化导览设备,但却不会与之互动。此外,观众使用数字导览设备的平均时长仅为2分钟,尽管全部内容需要20分钟才能观看完。
以往展览的经验让工作人员开始思考,如何能让观众想要了解展品的细节,不会因为展品尺寸的大小而错过精彩的故事?如何能让观众在数字化导览设备上停留尽可能长的时间?如何能让观众与数字化导览设备产生互动?
2018年3月17日,经过一年的筹备,新西兰国立博物馆新馆的“Toi艺术”展览与观众见面。展览中,数字化导览系统的引入获得观众和媒体的一致好评。尤其是肖像画展示单元,整面展览墙上没有一个标签,采用全数字化导览。数字显示屏的主页面依旧采用“自然映射”方式,按照展示墙的原貌还原画作,为了突出尺寸较小、不易被观众注意到的画作,工作人员设计了一个循环展示动画页面,突出每一幅画作的细节,并为每一幅画作标注了一个只有一行字的小故事,让观众不用与设备互动就可以了解画作背后的故事。点击进入后,一些更具体、深入的信息便会出现,除了有关画作的详细介绍,观众还可以放大查看肖像细节,将画作翻转到相反位置、查看画作修复前后色彩的变化、使用专业成像技术查看不可见图层……
事实证明,新西兰国立博物馆在数字化导览设备上尝试的改进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一些观众在导览设备前停留的时间超过了20分钟。从不同角度切入的解说内容满足了不同观众的需求,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观众通过印刷宣传材料了解展览内容,或只能走近展品观赏细节的观展习惯,让展品背后更精彩的故事走近观众。为了让观众能停下脚步使用数字化导览设备,该馆还在相关区域设置了休息座位,做到每一个细节都在为数字化导览设备的成功介入而服务。博物馆相关负责人称,新西兰国立博物馆还将继续就观众使用数字化导览设备参观展览的相关体验进行调查研究,希望不断优化数字化交互体验式的观展模式。
美术生必须掌握的色彩技巧,一定要看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2015年艺术类专业录取分数线
美术高考色彩的考试基本要求和训练方式,你知道了吗
色彩考试攻略,美术高考必备
对物体的不同质感应如何表现?送给不会塑造的童鞋
考场阅卷抓眼球大招:使画面和谐的调色秘笈
水粉画画不出体积和空间的原因
美术高考色彩风景考试解析及高分技巧,校考可能会有
跟着学霸学习色彩静物C型和S型构图要点 成为学霸指
美术绘画中色彩对比是什么,懂了这些画起来轻松很多
学画秘诀:整体观察 立体造型
看央美讲师如何解读素描、色彩、速写绘画技巧
美术生色彩考试应注意这些,千万不要在不知不觉中就
让你成为色彩默写杀手的6个原则
学会三招 美术生可轻松过色彩科目
高分色彩都是这样画的
一篇文章告诉你如何画好色彩默写,在考场上秒杀全场
零基础学色彩也可成神的捷径 你还不看吗?
联考色彩必看——水粉画“脏”“粉”四因素
考试色彩得分捷径 考生怎能不知这8大绝密!
色彩画不好,怎么办?
速写训练不得不看的四大步骤
湖北省2013-2015年美术类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
色彩默写的应试策略
如何让色彩静物不孤立,美术生必看理论知识!
构图里的大讲究
画色彩就是画关系,能看懂,画色彩就轻松多了
色彩的正确观察方法 —— 初学者不懂就看!
河南省2015年普通高招专科补录志愿填报将于9月26日开始
色彩画面立体感考生需重视 要不考试后分数将糊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