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树中创作于一九七九年的一组作品,展现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李家沱渡口、望龙门缆车、朝天门码头、两路口缆车站的模样。记者 熊明 摄
5月29日,“绵延·致远”——四川美术学院版画艺术展在重庆美术馆开展。展览展出了川美版画不同时期的代表性作品200余件。
此次展览共分为“文脉与传承”“乡土与地域”“语言与修辞”“图像与叙事”“日常与现实”和“边界与实验”六个学术版块。
展览策展人何桂彦介绍,川美版画艺术的发展源头,最早发轫于上世纪30年代。川美版画艺术的奠基者,像沈福文、苗勃然等,以及早期一批代表性的艺术家,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积极地投身于“抗日救亡”“民族解放”浪潮下的木刻创作中。
此后,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与沉淀,四川美院版画领域不仅人才辈出,而且,各个时期均涌现出代表性的艺术家和代表性的作品。
展览现场展出了著名艺术家江敉创作的《函谷关》《仙人掌》《江边》等作品。
江敉是上世纪30年代上海享有盛名的漫画家、版画家。抗战期间,他来到重庆。其多幅作品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并在国内外展出。
江敉的女儿江碧波创作于1961年的作品《飞夺泸定桥》也在此次展览中亮相。值得一提的是,这件作品曾被选进小学教材,广为人知。
另外,此次展览还展示了吕树中创作于1979年的一组作品。简单的黑白色调将观众带回老重庆的记忆中。
重庆日报记者还在展览现场看到了著名油画家周春芽的版画作品。周春芽在川美上大学时就是学的版画,这组《人生的一半》是他的毕业创作,作品描述了他青年时代的生活。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9日,免费对公众开放。
合作学习
我相信你……
墨与彩的韵味——课后反思
《陶艺》反思
中国画《小猫》教学反思
《三个好伙伴》教学反思
润物细无声——美术教学反思
课改下美术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画情绪
“合作式学习”在小学美术课的运用
《神奇的大树》教学反思
美术的情感教育
扩大知识范围,增强想象力的新颖性
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思考
让儿童扩大绘画空间
《我栽种的植物》教学反思
对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一点反思
教学案例及反思
对儿童写生画教学的思考
《向动物朋友学习》反思
美术教研反思
《旋转卡》教学设想和反思
运用现化代电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
《蚂蚁搬家》美术教学反思
用新理念开展美术教学
变形画与联想
低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反思——游戏在教学中的作用
儿童课堂教学中的激励策略
新课程标准下美术教学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