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一味迷信名家著录和题跋,不少有名家题跋或在权威出版物上著录的作品,经过专家的反复不断研究,也有可能被认定是假的——这是北京故宫博物院书画部研究员杨丹霞日前对公众发表的观点。
中国古代书画一直是书画收藏的重要部分,量少价高,近年来在收藏市场上处于升温状态。但书画鉴赏是各文物门类中最难的一项,对于一般藏家,著录和题跋是鉴赏与收藏的一个帮助。对此,杨丹霞提醒,著录可以研究,但不能一味迷信,甚至《石渠宝笈》里著录的也不尽然可信。而应注重多看作品,研究画家书家的笔墨特点个人风格。
以明清为例,明末造假兴盛,因为需求量太大。文徵明也好,唐寅也好,他们都有非常复杂的鉴别问题,传世的赝品非常多,我们不能一味迷信著录、题跋。比如很多收藏家喜欢《石渠宝笈》里著录的东西,动辄几千万过亿。北京故宫博物院有一个库房,专门放经过《石渠宝笈》著录、但现在被专家们共同鉴定评判为并不是真的东西,像假唐伯虎、假董其昌等的假大名牌。所以一味迷信名家题跋、出版物,是不可取的,在收藏中应该尽量避免。还是要多学习多研究,把你喜欢的某个书画家的早中晚期风格、笔墨特点搞清楚,才能避免出现问题。
收藏家往往在收藏、拍卖会上交流时,会去看什么书上有著录,或是有什么名家题跋,寻找鉴别真伪中比较边缘的东西,去作为心理承受和价格判断的知识背景。但我们看一幅画,最重要的是看作品本身。从绘画的笔墨风格,到看材质、装裱形式。再到每个人的用笔特点是怎样的,起笔运笔,轻重快慢有何特点等。最后看题款,同一个人不同时期写字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收藏家的鉴藏印,无论是《石渠宝笈》中乾隆、嘉庆的印,还是像项元汴、耿昭忠、安仪周的印,或者近现代吴湖帆、张大千等的印,也有真假问题。为了增值,这些都是可以附加上的,所以需要多次核对。
无解:高屹个人作品展亮相蓝顶艺术教育中心(组图)
艾敬艺术展秋季亮相纽约马乐伯画廊(组图)
丹青岁月:牧野绘画作品展在京开幕(组图)
静安嘉里中心将呈现青年艺术家葛彦首次个人展览(图)
山东美术馆展出立陶宛儿童书籍插画
步月个展“灰色奏鸣”亮相艾米李画廊(组图)
为您详细解读关于美术联考的那些事~
2016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艺术类分数线
随形独持——李寅虎个人作品展在天津开幕(组图)
2017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省统考类专业考试科目及要求
倪进祥书法创作成果展在淮南举行(组图)
罗工柳百年诞辰展代表作品悉数亮相(图)
湖北大学2017年承认播音主持统考成绩
28位艺术家联手探索走出美术馆模式(图)
2017三亚学院艺术专业考试科目及分值
一场不一样的画展:来自星星的孩子(组图)
韦启美首个大型漫画展亮相中央美院美术馆(图)
美国画师Toerning插画作品欣赏(组图)
一次看遍方力钧40年手稿(从1977到2016)(组图)
四川省2017年普通高校艺术体育类专业招生工作改进意见
“崩溃”彭渊艺术个展在泉国际(北京)艺术馆开幕(组图)
湖北大学2017年对外语单科成绩要求
中国非遗潮绣亮相京城(组图)
柳华一第五次举办没有开幕式,不讲排场的书画展(组图)
最大规模的贾科梅蒂回顾展:与孤独对话(组图)
他来了,请睁眼—— “莫奈”首日开展,火爆蓉城(组图)
击鼓传花:黄可一个展在今日美术馆开幕(组图)
毕加索真迹将于5月在京展出 引入虚拟现实技术
春分兰溪——林晋生林笑生国画展将在兰溪举办(组图)
山水乡愁:曹志明国学经典·书艺展举办(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