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李朋帮(天津) 陌上花开 195×155cm 中国画(第六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作品)
(2/2)吴志军(广西) 潮已退去·二 100×200cm 油画(第六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作品)
不受更多程式化的约束是第六届全国青年美展带给大家的基本面貌。诸多青年艺术家的创作针对艺术资源的选取和运用视野更加开阔;不管是相对当代还是较为传统的艺术创作作品,都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再则,青年艺术家艺术处理的主题也显得更加多样:既有面对自我的内心思考和表达,也有年轻作者面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判断;在艺术倾向上,有的青年艺术家选择了唯美方式的表达,作品中显现出对美的主观态度。
当下,大众媒介、流行文化不断将当代生活碎片化、平面化,挤压了人们精神生活空间,并不断消解权威、倡导感官愉悦和消费至上,致使每个个体都有自己对现实独特的认知。而青年艺术家的优势在于他们完全可以凭自己的方式参与主流价值观的塑造,而非重复前辈艺术家的思维和创作方式。就这点来看,这次美术作品展还是有新的发现和亮点。
青年艺术人才培养的目的在于面向未来,未来应该体现出一种鲜活的生命力。针对传统文化大国的当代文化身份塑造以及引领民众更为健康的文化生活方式,鲜活的艺术创作应该是一种必然。从这个层面来讲,这次青年美展切实体现出对艺术创新的推动,也基本杜绝了刻意迎合的艺术观和艺术表现形式。如若年轻艺术家的创作缺乏艺术的温度、历史的厚度,必然导致真诚被虚假代替,造成艺术创作的千篇一律,甚至伤害了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塑造和建设。反之,他们会释放出更为积极主动的艺术创造力,通过他们不断的努力和创新,才可以谈及青年艺术家勇于担当未来,能展现我国优秀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而发现和培养一批坚守文化价值的年轻艺术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呈现出蓬勃的艺术活力。这样的淘汰机制,才有可能让青年艺术家画出精品,拒绝平庸。
当然,青年艺术家的成功渠道应该不能仅仅依靠全国性美展,也需要有国内文化艺术媒体、机构等的不断推动,这样的艺术生态才是健康的。其中也有部分参展的青年艺术家过于小资小调,缺乏社会责任感以及视觉的撞击感。我们可以指责有些青年艺术家缺乏时代的担当意识,但也可以因此反思这些问题的原因由何而来。
面对国际化的概念,如今也有不少接受国外艺术教育的青年艺术家,或多或少掌握了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艺术创作方式,有的甚至逐渐消解了以东方概念与其他对抗的阶段,变得更为国际化,这些应该值得欣喜。但难免有些人更为均质化,创作出没有思想力量的艺术品。也可以这样说,有的年轻艺术家缺乏学术前瞻性,创作观念相对狭窄,甚或出现了公式化和概念化作品;也有个别青年艺术家过分依赖图像技术与绘画表达的语言转换;还有的过度强调了绘画技术而忽略了艺术精神与观念的深刻表达,淡化了“道”所赋予艺术创作中的主体精神和主观创造力等等。这些对青年艺术家的创作思想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不利于学术的开展与深化以及艺术观念的探索革新。
希望未来全国青年美展的类型有所拓展,这样可以让更多不同类型的青年艺术家介入其中。这不仅仅是一种包容的态度,更是对未来艺术发展前瞻性的思考和引领。
(作者为浙江传媒学院教授)
2007年广州美术学院专业试题(湖北考点)
武汉纺织大学2011年美术专业考题
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美术专业考题
2013年鲁迅美术学院美术单招/校考考题
2010年吉林艺术学院考试题目
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美术专业考题
2004年西安美术学院美术高考试题
兰州大学2012年美术专业考题
宁波大学2012年美术考题
2011年南京晓庄学院美术考题
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艺术类校考考题
2013年中国戏曲学院美术专业校考题目(北京考点1月23日)
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美术专业考题
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美术考题
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艺术类专业考题
中国美术学院2006年动画专业色彩考题
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美术类专业考题
沈阳建筑大学2012年美术校考专业考题
天津美术学院2011年考题试题
扬州大学2011年艺术类考试试题
东华大学2012年美术设计专业考题
2012年安徽师范大学美术专业考题
北京印刷学院2013年美术专业考试题目(北京考点1月19日)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1年美术专业考题
武汉工业学院2010年美术专业考题
2010年中央戏剧学院美术类考题
西南大学2010年美术类专业考题
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艺术类专业考题
上海戏剧学院2011年美术专业考题
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艺术类专业美术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