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捐出的老物件
溧水区城隍庙复建在即,6月19日下午,溧水区博物馆馆长甘莉莉、文广局史红玉科长及城投集团一行在通济街社区葛盛凤书记的陪同下来到了溧水城隍庙旧址——通济街社区实验巷,接受通济街社区老居民刘义林、王官保无偿捐献的老城隍庙砖石、墩台、狮座等文物。
当天,来自实验巷9号住户王官保、张本英夫妇捐赠了城隍庙石础4个,汉白玉石板1块;实验巷54号住户刘义林女士捐赠的城隍庙方条石1块,椭圆形石柱1个,狮座1个,均为原城隍庙物体。精致的花纹虽然已经模糊,但依旧可见当年的建筑工艺及城隍庙旧景。
据悉,溧水老城隍庙曾经盛极一时,根据溧水老县志记载,城隍庙始建于唐朝,为纪念曾任溧水县令的白季康而建,历经一千余年,在清朝同治年间毁于战火之中,后于光绪年间重建。当时重建的城隍庙占地1万多平方米,长200米,宽约50余米,有房间99间。不料,重建后的城隍庙又在日军轰炸溧水时惨遭浩劫,直到上世纪60年代,这一规模恢弘的建筑消失殆尽。
随着溧水无想国际小镇项目的推出,城隍庙文化街区作为重要内容,成为溧水文化建设的重要项目。工程开工以来,区文广局积极配合,充分研究城隍庙展陈方案,搜集和梳理相关历史文化资料,同时开展与城隍庙有关的遗留物件征集活动。
此次捐赠的两户居民都是城隍庙附近的老住户,他们保留的这些老物件也已经有50多年了。刘奶奶笑言:“我去年听社区葛书记跟我说,区里的领导们很重视我们城隍庙的老文化,打算重建的时候我就很激动,也一直想做点什么。作为通济街的老居民,我们对城隍庙是非常有感情的,我很愿意在有生之年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把我们溧水很辉煌的记忆和故事传承给后人看看,给外地人看看,我们老祖宗的建筑和文化是无价之宝。只要政府需要,把文物送回到庙内,能出一份力我也感到很自豪。”
溧水文广局史红玉科长现场为两位老人颁发了文物捐献荣誉证书,感谢他们为当地古文物保护工作做出的贡献,并将文物搬运回博物馆。史红玉介绍说,这些文物将会用于新城隍庙建筑部分,或单独展示出来,作为溧水城隍庙历史的见证。同时也呼吁溧水市民积极参与到关注和挖掘老城记忆中的“寻根”工作中来,支持区委区政府重塑老溧水的历史文化复兴工作,携手重现城隍庙的辉煌。
滁州学院简介
南京林业大学简介
邯郸学院简介
河北工业大学简介
2015年江西财经大学艺术类专业录取分数线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简介
信阳师范学院简介
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简介
详解人物速写中的人体运动规律
三明学院简介
泰山学院简介
池州学院简介
鲁迅美术学院 中国九大美院
合肥学院简介
齐鲁工业大学简介
山东女子学院概况
山东交通学院简介
宿州学院简介
苏州科技学院介绍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介
菏泽学院简介
许昌学院简介
临沂大学简介
皖西学院简介
辽宁科技大学简介
滨州学院简介
燕山大学简介
扬州大学简介
关于美术高考老师的箴言
淮北师范大学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