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球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几何体之一。
托2018年世界杯的福,无数文博爱好者兼球迷又双叒叕被迫接受了各个微信公众号关于蹴鞠的一波科普(比如说蹴鞠极简史)。
然而,作为每天都能见到的东西,球在古代的玩法如果只有蹴鞠一种,未免显得太无趣了。
事实上,早在石器时代,中国的先民们已经开始把球当作生产、劳动的工具。这时候的球大多数是石球或陶球。人们在绳索两端各绑上一个球,做成“飞石索”,用于狩猎。

飞石索使用示意图,是不是和现代的链球很像?
这时的陶球、石球也可以用来玩耍。比如说下面这件陶响球,空心球上有圆形的小孔,里面装有沙子或小石子一类的东西,晃一晃有响声,功能与现代人给婴儿玩的拨浪鼓或“哗啷棒”非常相似。

新石器时代陶响球,南京博物院藏
随着生产力的逐渐发展,用于健身、玩耍的球和用于生产劳动的球开始分离,也出现了充气或者实心的皮球。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十大经·正乱》成书于战国初年,里面就有黄帝杀蚩尤后,把蚩尤的胃做成皮球让人踢的记载。
《史记》中更是记载了齐国都城临淄全民蹴鞠的景象,以及因为蹴鞠过度吐血身亡的球迷项处。
但这个时候,人们玩球的方法可不止用脚踢。
另外一种比较有意思的玩法是跳丸,或称弄丸、飞丸——把球的体积缩小,用手抛接多个小球,一球在手,多球在空中。

东汉杂技画像砖拓片,四川博物院藏。右下角的那个人正在“跳丸”
在汉代,高超的表演者能够快速连续地抛接九个小球,有时候还会把小球换成圆形的铃铛,手速酷炫、声音悦耳。现在的马戏团、杂技团演出,依然保留了类似“跳丸”的节目。
马球也是在汉代已经流行的球类玩法。2012年,在江苏睢宁发现了6块东汉时期的画像砖,上面有明确的打马球图案。画面中的马球手正奋力挥杆击球,马匹后蹄腾空,前腿直探,全力奔跑,极富动感。

东汉打马球画像砖拓片,图自唱婉、陈楠《新见东汉打马球画像砖分析》
马球这种运动的病毒式传播出现在唐代。唐代统治者对骑马、打猎等活动有天生的热爱,紧张激烈、惊险刺激的马球更是上层社会子弟的“必修课”。贵族们精心饲养骏马,不惜重金建造宽广、平坦、坚实、洁净的马球专用场地。场地三面围以矮墙,一面建有看台。

唐代含光殿“毬场”石志,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这件“毬场”石志上刻有“含光殿及毬场等,大唐大和辛亥岁乙未月建”字样,说明当时大明宫含光殿建有马球场。
唐代最著名的马球比赛,当属《封氏闻见记》中记载的大唐队与吐蕃队的马球比赛了。这次比赛由唐中宗亲自主持,先由大唐国家马球队进行表演,之后开始对抗赛。中宗先是从禁军将士中挑选了十多名马球高手对战吐蕃,连着打了几场都输了。
为了捍卫大唐荣耀,临淄王李隆基(后来的唐玄宗)带着李邕、杨慎交、武延秀临时组成皇亲国戚队上场,竟以4人力克吐蕃队10人,取得比赛的最终胜利,可见唐代贵族子弟马球技艺之娴熟。
马球在唐代究竟火到什么程度呢?当年《还珠格格》爆红的时候,连脸盆上都是小燕子的照片;马球最受欢迎的时候,壁画上的马球图、三彩器物中的打马球俑就不用说了,连铜镜背面都有打马球的图案。
语言的路径(图)
从绘画看历代的饮食观与宴席文化
人民日报海外版评保护方言:使用胜于收藏
公共建筑需要广泛听取市民意见
少些无价值的学术研讨会
女艺术家海伦·马滕获英国特纳奖 年仅31岁(组图)
潘公凯:中国画笔墨的自律性演进
大饥荒时代画家在干什么
苏立文给中国当代艺术的遗言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2017年艺术设计系招生简章
庞惊涛:从礼乐之变谈文艺审美的“知音论”和“达心观” (图)
中国式思维下的油画语言
安徽工程大学取消2017年省外艺术类校考考点
湖北艺考报名人数连续4年下降 美术类竟达七连降
广东省2017年艺术类专业报名常见问答
安塞姆·基弗:艺术是一种停滞时间的方式
中国水墨画:依着东方精神前行
2017吉林美术联考色彩考风景默写的可能性
罗中立:穿越矛盾获得成功(图)
开启艺术金融时代
新文人画之庸俗价值观
创作与批评随想
后写实与新经典
文物保护后继无人:高校须担传道重责
水墨艺术自有后来人
从石谿仿王蒙山水说起
2017北京美术联考人数4197名考生参加
问诊当代山水画创作困境
批评家费大为:中国当代艺术25年来没进步
刘小东:凝视社会的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