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5日,正值炎炎酷暑的北京798艺术区太和艺术空间里面人头攒头,嘉宾与观众在汗流浃背间依然认真地观看与研究展出作品。今天,“吴冠中与周韶华——艺术作品比较鉴赏暨新书发布会”在这里隆重开幕,展览汇集了二位先生共50件作品,其中周韶华先生的20件限量签名版画为全球首发,此外开幕式现场同期发布了由黄诚忠先生编著的同名大型画册。本次活动由贾廷峰、黄诚忠、刘光霞联合策划,已值90岁高龄的周韶华先生也亲临现场。据悉,此次展览展期将持续至8月20日。
地域上的“北吴与南周”,艺术上的“北周与南吴”
从地域上来说,吴冠中和周韶华并称“北吴与南周”,但就艺术风格而言,二者恰恰相反,应为“北周与南吴”。但面对艺术,这两位老人带给时代的共同之处是,独立不羁、立排他议的全新艺术创造,这种精神才是这个民族最珍贵的,已超越地域的界限。在思想上的高点呈现出一种灵犀的共通——感于彼时中国画革新的晦暗未明,力图穷其一生之探索,去破开迷雾,找到一条融合时代血液的新国画之路,知其维艰,吾亦往矣。
太和艺术空间将两位大师并置齐观,进行作品比较鉴赏,寄希望于此展一窥二者艺术的深度与广度,为后学者提供略有裨益的参照,从中得获指向性的探索途径和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论。
策展人贾廷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到,“两个艺术家都是这个时代的代表人物,代表了两座高峰,像林风眠跟黄宾虹一样,吴冠中是走中西融合的道路,周韶华是从中国传统生发出来,有一些表现主义的色彩,而他们两个人都具备了我们这个民族缺乏的独立创造精神,这在他们当时那个年代,几乎是无路可走的情况下,趟出的一条路,这条路对后来的艺术家在创作、创新上有启示作用。当下的中国艺术比较保守跟固化,很难推动,不自信,经常会陷入为西方艺术文化马首是瞻的窠臼,这个展览为现在艺术家会带来一些启示作用。”
周韶华版画全球首发,让艺术理念普及
年已九十的周韶华先生虽然已经头发花白,但是依然精神矍铄,这大概就是艺术的力量吧。他在开幕式上感慨良多,他视吴冠中先生为兄长,因地域之远,难以面见,与兄长之交,多为书信往来。严酷的岁月里,每当自己黯淡沉郁,兄长的信即是鞭策,抚慰并支撑其捱过难关,今日之展览,一为思念,二为致敬。周韶华先生说,“我跟吴冠中一直都是以‘同一个战壕的战友’相称的。”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张延风对吴冠中和周韶华的艺术颇有研究曾写过多篇研究性文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到,“吴冠中无愧是美术界思想解放的先锋、现代艺术的前驱。吴冠中认为,形式不是肉,内容不是骨,它们的关系不是肉附着在骨上的从主关系,他提出一个新的概念——‘骨髓’。在骨髓里,血和骨紧密结合,不分彼此。造型是骨,是作品之架构,意境与思想是血脉,是作品之内涵。吴冠中在北京呐喊,周韶华在南方呼应。对于吴冠中的理论破冰之举,周韶华完全赞同,坚决支持。周韶华认为阻碍传统艺术发展的症结在艺术的僵化和老化。他以现代人的眼光和胸怀,站在时代的高峰,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解决这个世纪难题。”
本次展览上展出的吴冠中的版画作品由吴冠中艺术中心提供,而周韶华的版画则为全球首发,贾廷峰坦言,“我希望版画的形式能够铺开来,让大多数人可以拥有,进而可以普及艺术家的艺术理念与思想。”
重磅:《吴冠中与周韶华-艺术作品比较鉴赏》新书发布
本次展览的举办同时也是为了配合《吴冠中与周韶华-艺术作品比较鉴赏》新书发布,此书由黄诚忠先生历时两年又六个月成书,从时代背景、生命轨迹、艺术创作、美术文论等方面对“北吴(吴冠中)与南周(周韶华)”进行纵深比较,全书采集图片270件,撰写原创鉴赏评论近10万字,首次大规模系统化地将两位先生的艺术成就梳理、对照、剖析,为读者提供了一条能够切身走进艺术家的通道。这本书由“壮美山河”、“四季如歌”、“天地风情”、“汉字春秋”、“画家文论”、“艺术年表”等五部分组成。尤其是“艺术年表”部分可以横向的比较两位大师不同的创作语言的形成和人生轨迹。此书的问世,拓荒了中国现当代艺术史中的一处重要空白,于整个美育界而言,亦为幸事。
在本书作者黄诚忠先生看来,吴冠中与周韶华先生不仅是杰出的艺术家、文化家、思想家,更是那个时代的文化英雄。“我出自内心对两位先生的敬仰,编写的这本书。在探索比较这一点上花费了很多大心血,现在理论家写他们两个人的文章很多,将他们俩进行比较,多半是浅尝辄止,很不解渴。我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从海量的作品中遴选出相同和相近的东西来,然后再摆放,再比较。通过这些比较发现他们俩的起始点、路线图、创作、特点都不相同。我大概选的都是相同的或者是相近的题材的比较,更能看出来两个人艺术语言的反差.在纵观现在美术现象,出现千人一面,创新意识没有了,因为创新的路是很艰难的、很艰辛的,我所知道的周老的学生就很大一批人都有转向传统的。走自己的路,像吴先生说的,要做好宁可粉身碎骨,也不人云亦云,很难的。”
贾廷峰简短而有力地评价说,“这本书非常有收藏价值,吴冠中在于其形式美,周韶华强调笔墨的雄浑、大气、恣肆,从传统生发出自己的根,这本书不是范范的介绍两位艺术家的艺术形式与对比的。” 在谈到此书对于年轻艺术家的启迪时说,“艺术要找到自己的北,艺术家必须找到自己的艺术定位,按照自己内在心的驱使来创作,坚持到底,两位艺术家能在经历战火纷飞的同时,坚持自己的艺术理念,现在的年轻人真得没有什么可以抱怨的了。”
杭州展示工艺美术成果
肖婷婷绘画“闭一只眼”
王俊松书画展在京举办
李德茂山水墨竹艺术巡展“墨香飘神州”
首届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大展在京开幕
“海归艺术家”大型作品展亮相中华世纪坛
中国书画大展首现《新富春山居图》
央美造型艺术年度提名展聚焦于凡
“黑土丹青”画展在京举办
苏涛 董浩书画作品展在京举办
“吞吐大荒——许钦松山水画展”移师广东
“故宫珍藏·慈禧的瓷器”展在首都博物馆举办
新疆举办首届当代艺术双年展
洪亮书画艺术展亮相美国大学
晓景美术馆开馆展长城书画院作品
孙照子女捐赠中国古代绘画珍品展举办
中原书画走进新疆哈密
百幅书画作品展纪念钱学森诞辰百年
“百名书画家作品展”亮相上海
会然画展亮相北京798艺术区
杨留义山水画新作展在京举办
中国当代艺术个案之郭伟作品在成都展出
亚洲儿童绘画展在乌兰巴托开幕
“概念超越——2012新工笔文献展”在京举行
饶宗颐书画艺术特展举办
丁杰山水画展在京举办
《金陵十二钗》亮相北京
“会意山川——黄唯理画展”亮相社区美术馆
贺慕群纸上作品展呈现隽永与温和
“长城杯”书画展评亮相首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