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览海报
展览时间:2018-07-14 - 2018-08-31
展览城市:北京 - 北京
展览机构:利星行中心
展览地址:朝阳区广顺南大街8号
参展人员:隈研吾
展览介绍
“隈研吾 大/小展”是隈研吾首次在北京举办个人展览,也是首次在项目竣工之后受业主邀请在自己设计的建筑里做展览。
隈研吾(Kengo Kuma),日本著名建筑师,日本东京大学教授,株式会社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KKAA)创始人,和伊东丰雄、矶崎新和妹岛和世并称为当今日本四大建筑巨擘。
作为当今日本建筑届的领军人物,隈研吾所思考的已不局限于建筑本身,而更侧重于建筑与人类、自然的关系。他的建筑风格散发着日式和风与东方禅意,被业界称为“负建筑”、“隈研吾流”。所谓负建筑并非是输的建筑,而是指最适宜的建筑。建筑与环境不再是分隔甚至对峙的形态,而是润物无声的让两者浑然一体。
“建筑自身存在的形体是可耻的。我想让建筑的轮廓暧昧化,也就是说,让建筑物消失。”
--隈研吾
“让建筑物消失”这种理念在他的设计风格中留下烙印,无论是在选材上,还是外部造型上。建筑浸透了自然的温情味,追本溯源的为建筑本身发声。
“为了将建筑与大地融为一体,我们用了怎样的方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从大到小将建筑分解,或是将小的东西怎样的聚集起来做建筑的方法。”
在大型建筑的设计中,首先需要将大的建筑分解成小的东西,由大分小,细化剥离,了解到小的部分,才能更精准的去完成整体建筑设计。反之,小的部分也是不容小觑的,再复杂庞大的建筑,都由最小的构件组成,由小生大,考究层次。整个建筑尽管非常大,但都在展现着小的细节与特别之处。
一个是从大到小将建筑分解,还有一个是将小的东西聚集起来做建筑的方法。不论哪种方法,这并不是关于建筑体量以及最终形态的问题,重要的是想要探讨的是关于如何与大地融为一体的问题。
带着这番对大小的思辨考量,隈研吾 大/小展应运而生。
本次展览以建筑模型、影像对话、设计草图、设计家具等形式展现,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模型放大。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中还原了三个真实的项目场景,让观众更直观的感受建筑的魅力,展现隈研吾与自然相融合的设计理念。
其实,展品不止是展场内的模型、手稿、原建筑复制、独家专访短片等等,展厅内只是一部分,由大师亲手设计的北京最美最舒适办公环境和高端大气的凯悦酒店比展览本身更值得体验。
小学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美术教学总结
2003—200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兴趣小组工作总结
大泊中心校美术教研组计划
三年级美术(下)教学计划
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美术系教学工作计划
2013年美术老师工作总结
美术教研工作计划
美术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海州区中小学美术教研工作总结
2000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学计划(第二册)
小学美术教师个人业务工作总结
2012年幼儿园美术教学总结
2004年下半学期美术学科教研计划
2013年教师美术教学心得总结
衢山敬业小学2004年第一学期美术教研组计划
2008美术教师工作总结
2003—200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研教改总结
一年级美术教学总结
2003
艺术科组工作计划
2004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学计划(第六册)
教学工作计划表(第10册)
综合实践活动课总结
美术科(第十二册)教学进度计划安排表
美育工作总结
美术教学年度工作总结
湖州龙泉小学2004学年第一学期技能组总结
七年级上学期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第六册美术课程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