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现场
2018年10月15日下午,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和中国国家画院公共艺术院联合主办的“从洛桑到北京”第十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盛大开幕。展览开幕式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本届双年展总策展人杨冬江主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苏丹,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卢禹舜,艺术家代表、韩国弘益大学教授郑璟娟,艺术家代表、德国艺术家伯纳德·雷曼,本届双年展策展人林乐成,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谢维和先后致辞。来自美国、韩国、日本、格鲁吉亚、德国、英国、印度、巴西等近20个国家的参展艺术家,来自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等60余所兄弟院校师生代表,及来自相关行业、企业等各界人士300余人出席了展览开幕式。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教授致辞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苏丹教授致辞
展览展出了来自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的45个国家和地区175件作品,并首次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A区一层展厅)、北京奥加美术馆(东直门外大街26号)三个展区同步开展。本届展览不仅再次成为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并被列为2018文化部北京国际设计周学术活动项目。
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卢禹舜致辞
艺术家代表韩国弘益大学教授、著名纤维艺术家郑璟娟致辞
鲁晓波在致辞中首先回顾了展览历程:“从洛桑到北京”发起于1999年,首展于2000年,从老中央工艺美院的光华路校区到清华园,继而走进上海、苏州、郑州、南通、深圳等地,十届展览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逐渐成长为全球最为重要、最具影响的纤维艺术学术平台之一。他高度评价中国纤维艺术发展的成就与贡献:“可以说,古代丝绸之路连接世界,今日纤维艺术连接世界,它显示了一门艺术形式可以拥有的大格局、大视野和大追求。”
艺术家代表德国艺术家伯纳德致辞
本届双年展策展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林乐成致辞
苏丹在致辞中对纤维艺术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期许和希望。他说,作为本世纪最伟大的艺术运动之一,纤维艺术的崛起之路令人钦佩,但我们更期待纤维艺术家们能不断探索并理解自己所采用媒介所含有的各种可能性,以及他们选择纤维艺术的意义与真谛,注重艺术与生活的广阔关联,探讨其与人类境遇对话的巨大潜能。这场展览,不仅仅是一场回归,更应是一场纤维艺术开启新历史、新叙事、新时代的新起点。
卢禹舜代表主办单位中国国家画院祝贺展览的顺利开幕,并肯定了“从洛桑到北京”完成了薪火传承、开拓发展的使命。他提及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中国国家画院纤维艺术研究所承办的中国纤维艺术的世界巡展项目的卓越成绩,认为这场展览构建了新时代丝绸之路的叙事方式,让世界透过纤维艺术更好地了解中国,真正实现了以纤维艺术连接世界。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谢维和教授致辞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杨冬江教授主持开幕式
艺术家代表郑璟娟很感动再次来到中国北京参加第十届双年展,表示很荣幸作为45个参展国家的艺术家代表发言。金秋十月的北京,世界各国著名纤维艺术家再次相聚一堂,她特别感谢主办方创办这个展览将世界纤维艺术家联系在一起,希望大家共同为“从洛桑到北京”这个伟大的展览继续努力。
艺术家代表伯纳德·雷曼深情回顾12年前结识“从洛桑到北京”和中国纤维艺术团队的历程,他说:“12 年前,那次也是在清华,结识了许多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朋友们。”他感受到与各国纤维艺术家心灵的交流与感动,给予他面对病魔的勇气和力量,认为“从洛桑到北京”构建了世界纤维艺术家们的精神家园,纤维艺术是连接心灵与世界的艺术。
林乐成代表策展团队致辞,他特别感谢了对展览给予支持的老先生们和远道而来的国外艺术家们,并分享了艺术家们与双年展之间动人的故事,希望“从洛桑到北京”作为纤维艺术的精神家园能够越办越好。
参展艺术家在展览现场合影留念
谢维和指出作为清华大学十分重视的展览,“从洛桑到北京”汇聚了世界水平的作品,它不仅是一场展览,更是连接世界各国艺术家情谊的纽带和平台,成为清华大学艺术学科为世界艺术做贡献的一个载体。这个展览拥有一种魅力,让一个富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艺术形式成为世界各民族艺术家共同向往的艺术形式,也许是因为这样一种艺术反映了共通的人性,具有包容性和延展性。他期待这个展览能够持续下去,希望大家更多支持青年一代的策展团队和艺术家们。
同期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于10月16日下午一点半在北京奥加美术馆举行,以“当代纤维艺术的诉求”为主题,探讨“纤维艺术连接世界”的学术意义与国际价值,彰显宏大发展格局。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1月15日。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格鲁吉亚自由大学教授、格中友好协会会长刘光文女士参观展览
孟加拉国艺术家展示“意会中国”
“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选题
全国文化系统青年职工书法美术作品展举办
中国美协将办纪念《讲话》美术作品展
侯一民:创作过程再苦,也是种享受
争辩:画派能否打造出来
杨佴旻新水墨画展登陆山西
油画家邢健健赴大都会临摹名画
专家座谈《中国画道论》
“八荒通神-新人文·卢禹舜”系列活动
当代青年艺术学子为自己正名
[中国书画家]“苦禅·大课堂”
意大利向法国讨要《蒙娜丽莎》
冯骥才“四驾马车”驶进北京画院
大同国际壁画
胡抗美曾翔工作室学员作品展举行
李津的“家常主义”水墨画
批评家程美信质疑“朱青生漆山方案不环保”
小文化馆的大画家——怀念韩乐业老师
大荒有大美
国家画院国画版画邀请展写意中国
近现代书画总成交额大幅下降
朱其“展览形同展销会”
"苦禅·大课堂":艺术精神代代相传
陆如:以心写生 “淘”莠存良
“超写实”之外的冷军
周理真画展呈现“光芒必临”
英国美术300年:走向现代的变革
以水墨的名义推开英伦之窗
专家共论生态文明与生态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