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3日下午,震旦博物馆携手艺术家李真与亚洲艺术中心合作举办的“古往今来—李真个展”正式开幕。
这是李真在上海举办的首次个展,也是第一次尝试与古代佛教造像对话,回溯李真一路以来,从早期传统佛像到最新雕塑作品的创作历程,开启一项跨越时空的展览。
佛教造像随佛教由古印度传入中国,早期受印度犍陀罗、西域地区影响,此后逐渐与本土传统融合,衍生出具有鲜明时代地域风格与中国文化艺术内涵的中国佛教造像,成为中国佛教艺术的重要一环。
震旦博物馆收藏的佛教造像,主要为佛教艺术初期的犍陀罗造像与北魏、隋唐等时期的本土化造像,清晰勾勒出中国佛教造像在本土化进程中所展现出的不同风格特征与美学观点。
艺术家李真1963年生于台湾,创作生涯始于传统佛像,在研究儒、道、佛等经典的基础上,将当代感知融入其中,创造出兼融东方气韵与西方雕塑语汇的独特风格,同时关切当下社会百态与对人性的思考,作品细腻温润,举重若轻又具磅薄气势。
本次展览展出李真较早期的创作系列《空灵之美》、《虚空中的能量》,具代表性的《大气神游》以及最新作品《神之弃物》(《青烟》系列作品),从展出作品《水月观音》(1992)到《神之弃物》(2018),清楚勾勒出李真由佛教造像走向当代艺术,犹如升华后的蜕变。
震旦博物馆馆藏佛教造像也成为解读李真作品的重要线索,二者共生形成对话场域,这种“共生”体现在两个层面:与佛教造像一脉相承而又自出新裁。
佛教造像开启了李真走向艺术道路的大门,掌握佛教造像的仪轨之后,李真经历了一段时期的思索。对比馆藏佛教造像,我们可以看到李真对佛像进行了简化造型,同时注入世俗生活的情感,使其作品在具有古典气韵的同时兼有现代性。从早期《水月观音》端庄秀美的宋之遗风,到《涅槃》、《无量寿》体态丰腴的唐代气韵,直追六朝高古之风的《未来佛》、《接引》,李真在潜心研究传统的同时,将传统意象运用当代视觉语汇进行创造性表达,与震旦博物馆长期推动“料、工、形、纹”的古器物学研究方法亦能相互辉映。
展览以李真最具代表性的创作系列《大气神游》揭开序幕。进入博物馆前,观众已被矗立于挑高连廊的大型作品《黄金雨》吸引,感受李真作品令人温暖微笑的魅力 ; 观赏二楼汉唐陶俑展的观众,意外发现李真作品《烟花》在展厅的尽头散发光芒,绽放岁月静好; 随著《天阙轻舟》的指引登上博物馆内的旋梯,在三楼历代玉器展厅遇见李真2018年新作 ;在四楼青花瓷展厅邂逅《轻风云露》,于五楼咖啡厅与《飞行乐土》、《浮光》共览黄浦江景风光无限,而后来到六楼的佛教造像展厅,体会李真与古为徒的创作之蜕。
倒述句般的展陈脉络,以《大气神游》系列贯穿上下四方。李真自2001年开始创作、绵延至今的《大气神游》系列作品,是李真从传统佛像另辟新局,在儒、释、道哲学与诗词滋养下的创作,分布在博物馆二至六楼各层,串连三楼的李真2018年新作《青烟》系列《神之弃物》,与六楼主展区的早期系列《空灵之美》、《虚空中的能量》,对比之下,更能看出拉长时间轴之后,人生阅历淬练出的李真艺术风格演变。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19年1月27日。
“人文甘肃、生态画展”在甘肃画院开展
市图举办陕西名家书画展
古元美术馆两画展昨开幕 丹尼斯捐赠作品展出
天津滨海新区举办“津派书画展”
孙家珮画展 在常熟博物馆开幕
“闽中四君子”画展厦门举行
马艺星画展近日举行
“日中友好会馆馆藏中国名画展”拉开帷幕
江锦世书画展昨开幕
“春申墨缘”书画展举行
“南京路上好八连”命名50周年书画展举行
陈仕彬书画展在京大道堂艺术馆展出
徐里油画展圆满成功 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赞誉
刘石赵水庆李益兵张颖书画展开幕
马斌画展将举办
连泽强陶瓷书画展在广百举行
俄罗斯油画展将亮相哈洽会
梦回魏晋——王艺魏广君人物山水画展开幕
方骏中国画展开幕
国家画院画展纪念玉树地震三周年
孙宁、俞者新书画展举行
“春之韵”黄新宏先生百姿牡丹画展举行
五泉山万源阁举办钱舜举国画展
砚文化暨书画展在沪开幕
纪念张伯驹先生诞辰115周年书画展故宫开幕
第二届“希望·圆梦”杯全国书画展在定西举行
袁野画展亮相
百花献瑞——梦鸿画展河南开幕
海内外百人齐绘“中华根文化”书画展持续至4月17日
杨海滨花鸟画展在京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