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至17日,由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和四川美术学院共同主办、鲁虹担任学术主持、韩晶任策展人的“自·在·观——张杰个展”于刘海粟美术馆拉开帷幕。展览由鲁虹担任学术主持,韩晶任策展人,也是刘海粟美术馆与四川美术学院共同打造学术合作过程中举办的首个个展。在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阮竣认为,展览主题 “自•在•观”是指用艺术观照世界的视角来看待社会现象的角度,很有意思。
在过去近30年中,张杰始终保持着旺盛的艺术创造性和生命力,并未因奋战在教育第一线或出任四川美院副院长等行政职务,而搁下手中的画笔。相反,其在艺术教育领域的思考与践行,不仅成就了他个人绘画上的风格样式与精神内涵;也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中国油画在当代的坚守、发展与变革。
本次展览便梳理了张杰自1988年研究生毕业以来,各个创作阶段具有代表性和转折意义的油画作品近百件/组,分为“自”、“在”、“观”板块进行展出。
看张杰的艺术,如果早期作品如本次展览学术主持鲁虹所说,是将西方油画模式与传统水墨画技法融合之后的”张杰式油画语言”风格,那近期张杰的创作是“开始将自然化景观转化为社会化景观,包涵了他对时代、历史、现实等人生问题的反思”,这样的转变在鲁虹看来,是值得被关注的。
本次展览也是张杰相隔10年后,再次来上海举办的个展。观展过这两次个展的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汪大伟感慨,张杰10年间绘画表现力和艺术语言的突飞猛进,说明“他寻找到了自己学术定位,更重要的是找到了合适表述这一定位的绘画语言。”
张杰作品从一开始的挥洒,到描绘城市十字路的严谨,“在他艺术追求里,综合表达出的艺术观就是不断突破自我的勇气”,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学院绘画学院院长杨参军说到。
中国美协副主席、重庆美协主席、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庞茂琨作为与张杰同窗多年的老同学,他认为,张杰如今的艺术成就“是他30余年来不断探索,长期积累的结果。”
张杰早年的学习与创作,尽管正值85美术思潮、89艺术批判、中西方文化多元碰撞与融合的历史时期,充满了各种“主义”、“样式”与可能性。但他并未在艺术浪潮中随波逐流,而是从一开始, 就找到并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从自我寄情的自然出发、从最基础的写生入画,让客观再现和主观表达相连接,形成了他笔下独具风格的自然景观。
自
自我 自然
艺术家的创作,最初总是从自身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出发,是自我心性的写照。张杰早年的学习与创作,尽管正值85美术思潮、89艺术批判、中西方文化多元碰撞与融合的历史时期,充满了各种“主义”、“样式”与可能性。但他并未在艺术浪潮中随波逐流,而是从一开始,就找到并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从自我寄情的自然出发、从最基础的写生入画,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意向与西方油画艺术中的技艺研究相结合,让客观再现和主观表达相连接,形成了他笔下独具风格的自然景观。
在
存在 现在
伴随着张杰在油画语言上的探索,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艺术家关注的焦点,也从描绘自然风光到呈现社会变迁。张杰敏锐的捕捉到中国城乡在建设、发展、都市化进程中与“自然”的冲突、碰撞、交互;工业文明与农耕生活、物质欲望和生态平衡、未来与历史、创新与传统、建与拆……种种对立与博弈的此在,正是中国当下的真实写照。张杰把这种真实写照再次凝练为全新的社会景观。
观
观察 反观
从描绘纯粹的自然风景,到描绘人为的社会风景,再到描绘这一转变过程中,所带来的人的困境,艺术家张杰的油画创作,除了技艺上的研究和突破,更是一条充满内在联系的观察轨迹和反思线索。继一系列描绘自然景观、社会景观之后,艺术家将目光转向中国社会高速发展背景下,人的内心景观。这一系列作品,不再是对自然、社会等外在现实的简单描绘、直观表达,而是带着对时代、对历史、对发展与建设、对国际化和技术化时代,诸多人文和伦理问题的观察与反思。
本次展览,旨在以“自·在·观”三个关键词,串联起艺术家创作中的递进线索和内在逻辑。以期更真实、完整、全面地呈现出艺术家30年来的创作生涯。
我看张杰的画
文/学术主持 鲁虹
按现有艺术分类法,张杰涉及的领域称为油画风景,难能可贵的是,他并未因循西方的相关套路,而是将中国传统的水墨表现方式与西方油画的技法很好地结合起来了。具体言之,在不同现场,他主要运用的是游观方法,即常常不是在一个点上观察对象,而是边走边观察边记忆,直至形成意向,再将其转化为作品。当然在此过程中,他亦会借助于写生或照片,这也使得他能否以地道的油画语言,去表达诗一样的境界,并自由抒发内在情感。
我注意到,尽管取得以上成就,张杰并没有固步自封,事实上,他还将自然景观转化成了社会化景观或内心化景观,而其中包含着他对时代、历史、国际化等人文问题的深刻反思。很值得人们认真对待。
自述
我的创作万变不离其中的是对个人心灵更纯洁的体会、个人审美更单纯的体验、个人语言更纯粹的体现以及个人表达更强烈的过度。
——张杰
自 Nature
文物保护现状堪忧 北安河四眼井被埋了仨(图)
河南巩义窑址发现古代石灰窑和各类瓷器遗物(图)
史上最大规模的安迪沃霍尔版画回顾展(图)
现象之上——艺术大师基弗”专题学术报告 暨“安塞姆.基弗在中国”巡展筹(组图)
中国当代艺术展在香港展现思古情怀(组图)
诗花墨雨 花鸟画展在中国书画美术馆开幕(组图)
贺岁金条首发价创新低
中国首现双排冶炼窑群遗迹以炼砷为主(组图)
世界艺术史大会首次花落中国
波光粼粼赏西湖秋景 白马湖畔展工艺风华(组图)
“觉jue—祁璐艺术作品全球巡展·佛罗伦萨展”盛大开幕(组图)
国家文物局回应野长城被砂浆抹平:决不姑息纵容(图)
齐白石精品画作亮相园博馆
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中琅展览创作中心落户江宁谷里(组图)
民间捐款已300多万 专家抵达泰顺论证修复细节(图)
乌克兰国立美术学院迎来首个中国艺术家个展(组图)
杨小仟山水画展在绍兴举办(组图)
揽色:21位艺术家作品联展将亮相艺凯旋艺术空间(组图)
岁月不言 惟石能语:探访世界规模最大岩画博物馆(图)
基弗特展将携87件作品亮相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图)
郑路上海首个大型个展即将开幕 现场展出8组新作(图)
湖南发现高庙文化遗址 出土7000多年前凤鸟纹陶片
“喧嚣之中保持沉默”任显印个展在京开幕(组图)
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暨周昌新工作室揭牌(组图)
中国写实画派十二周年展将亮相北京1+1艺术中心(组图)
80位艺术大家数百件佳作集中亮相中原285米双子塔(组图)
全球规模最大的户外免费雕塑展在悉尼邦海滩展出(组图)
辽宁700年野长城被修缮 网友称比破坏还可怕(图)
故宫1.5万平米临建明年拆完(图)
80后艺术家郝量:不能只在文本里转悠(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