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清康熙五彩道教吹箫引凤棒槌瓶
吹箫引凤是起源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磻溪镇的传统民间传说故事,是一个流传全国的千古佳话。相传秦穆公之女小名弄玉,不仅如花似玉,还擅长吹笙,其声宛如凤鸣。某天夜里,弄玉在“凤楼”上吹笙,远远好似有和声传来,余音美妙,如游丝不断。此后弄玉茶饭不思。秦穆公知道后派人找来了这个少年——萧史,弄玉的病不治而愈。从此,弄玉萧史天天在凤楼合奏笙箫,伉俪应和。某一天夜里,两人正在皎洁的月光下合奏,忽然有一龙一凤应声飞来,于是萧史乘赤龙,弄玉乘紫凤,双双翔云而去。
自明宣德年,瓷器上便根据此典故绘画人物故事,并沿袭后世,寓意夫妻伉俪情深,婚姻美满。近年来,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偶有类似题材作品现身。
图1所示的这件清康熙五彩道教吹箫引凤棒槌瓶,是北京保利2011年拍卖会上的一件拍品。其高43.5厘米,器型高大,盘口直颈,折肩,长直腹减收,浅圈足。通体绘五彩纹饰,华丽非常。盘口饰圈带回字纹,颈部绘山水渔樵耕读,肩部锦地开光饰八宝,腹部主题纹饰为“引凤吹箫”,全器纹饰繁复精美,画风流畅自然,配以高大器型,将康熙盛世之雍容博大一一展现。腹部绘亭台楼榭、松枝祥云。楼内仕女人物为典型康熙画风,发髻高耸,面庞丰满,眉似弯月,唇若点朱。她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仿佛可听见其言语之声。台榭之外,彩凤祥龙踏云而来,更是令人神往。这件棒槌瓶在当年一举拍出48.3万元高价。
2016年西泠印社春拍卖会上,推出了一只清道光粉彩吹箫引凤纹杯(图2)。该杯高4.7、直径6.5厘米,撇口,斜腹,内外施白釉,造型轻灵娟秀,胎体薄如蝉翼,施彩淡雅,画意清新。釉面滋润洁净。杯腹一侧绘仕女吹箫引凤图。人物及花卉用粉彩绘画,色彩极似珐琅彩。此杯小巧玲珑,惹人喜爱,格调极高,最终以9.2万元成交。
一门双璧 独领风骚——刘奎龄和刘继卣父子
“为了一片蓝天” 环保主题展在北京81美术馆开幕
“巧儿遇竹”文光锡铜版画作品展
青铜小灶的世俗生活
茶叶收藏:你用什么抓茶叶
中国漆器种类和制作方法(二)
“最近的事儿挺多”张晓个展
“墨润五月”江苏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摘下有色眼镜 河南女大学老师办人体艺术展
邮票上的孑遗植物
清代家具风格特点的三个阶段
沉香种植兴起 人工沉香能否冲击天然沉香地位
“红——当代油画女性艺术家作品展”即将开幕
80件“肥女”雕塑亮相杭州 构建当代审美新风尚
南红和绿松石被称近年来最值得关注的玉石
第十三届中国(长春)国际动漫艺术博览会开幕
2017首届中国城市公共艺术展在京开幕
“白俄罗斯文化日”艺术展在华开幕
庞均的艺术
细说清宫玉器的形制与仿古
“江南如画”——中国油画作品展(2017)在苏州开展
水墨中国·叙事中国----香港回归二十周年艺术展
重庆11岁女孩办国画展 “绘画是我的游戏厅”
风骨有相——朱振庚艺术展表现戏墨人生
“传·呈——德国二十世纪绘画展”在沪开幕
首届中国城市公共艺术展今日美术馆拉开帷幕
瓷画:当珍
跨媒介艺术展 让艺术噪起来
古钱币收藏与鉴赏?你了解吗?
一些有关寿山石的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