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现场集体创作的《上海纪实长卷》
上海老相机博物馆这些天正在举行的《嬗变2》摄影艺术展,是《嬗变1》展览的延续,8位艺术家以多种传统古典工艺结合创新手法呈现了32幅作品,并有一幅长4.76米宽0.46米的集体创作摄影装置。《嬗变》项目主办方在向摄影术发明180周年致敬的同时,也挖掘整理传统经典工艺并创新融合为新作品。同时也传达出,摄影器材和观念在不断更新,但以摄影记录历史、表现当代、展示未来的初衷不变。此次展览由中国企业家摄影学会和映界影像艺术馆(安福路)联合举办。
本文为艺评人王南溟对《嬗变》的阐述。
在数码和互联网时代,摄影成像已经转而为当代图像学研究的领域,其传统技术像是逐渐在淡去,而图像方式的传播及其释放出来的解释学空间迅速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显学。近年来我们所形成的一系列论坛和展览都是围绕着这样的议题而展开的,诸如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的“喜影集”及其论坛“影像的未来:作为图像学和作为传播学的理论与实践”论坛,2017年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的2017年的论坛主题也是围绕着图像与传播中的手机拍照、互联网、自拍杆中的“你的自拍杆”主题,其论坛直接讨论“互联网下的社会态势:摄影角色的移动和对它的重新定义”。2018年的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又因为“摄影让我们的图像世界更加碎片化”,引申出来的论坛主题是“瞬间社会与瞬间摄影:当代之下的现代性”。
在这样的摄影理论状况中,以IG映界影像艺术馆为学术空间和中国企业家摄影学会一起,以嬗变摄影小组为主导的“嬗变”计划在有着上海老相机制造博物馆的那幢楼中展开,又是在照相术发明的180年的时机的2019年,他们有了2019年4月的“嬗变一期”展,到了8月又有了“嬗变二期”展。在他们这个小组中,当然确实地说,“嬗变”计划是用来能够组成人员力量去创作和讨论传统与当代之间关系的一个由头,而前方是希望能产生更有意义的艺术作品。
顾铮为“嬗变一期”的六人影像艺术展与序并作过评论。而到了我这里的感受是,摄影中“嬗变”小组某种意义上有一种摄影语言上的重温感,这种重温感类似于我在当下策划绘画内部笔触语言的展览那样,比如用“涂鸦、图像再造与多重主题”展览来重新认识绘画语言,“水+墨:回望传统书法”展览中需要重新认识书法的核心,它们与嬗变小组所思考的方面有相似之处,假如说,区别与数码影像——像嬗变小组能将他们的传统化学感光方式制作出风格各异的摄影作品——那么就类似于绘画中的肌理笔触和书法中的线条传统如何在当下继续发展,这种发展既是传统的又如何有可能成为当代艺术中的某些元素,所以“嬗变一期”展览呈现的是他们在材料上的大胆尝试,那一期展览中就有选择了铜、宣纸、铝合金,陶瓷、古砖、和旧报纸等材料,通过传统暗房的纯手工制作呈现影像作品中最具特质的一面,同时也让这些作品成为制作上的唯一性。所以当“嬗变”摄影小组所计划的嬗变三期,嬗变四期并一直延伸下去后,我不知道会呈现那些情况——因为他们就像这样一步步地从技术到艺术作一个历史重温并找到当下的结合点——但我感受得到他们以摄影源头与当下现实进行时空上的交互生成,而一个接一个课题式的实践都有待于后面的展开。
顾铮显然给了我们一个如何判断嬗变摄影小组这些实践的依据,在“嬗变一期”展览中他说,这些照片显然从其物质形态看,已经相当不同于我们习惯熟悉的照片的物质形态,即使这种银盐照片的物质形态因为数码摄影的盛行也已经不那么为大家所熟悉了。转印于不同介质上的银盐影像,由于其本身的物质性与支撑其存在的不同介质的物质性的叠加,呈现出丰富的质感与细节,使得这些物质形态各异的照片具有了更充沛的精神能量。
顾铮是从银盐影像所形成的语言背后的精神层面来分析的。所以也就说明了如果手法成为了创造一件作品的某种精神特质而存在的话,他们的银盐摄影从另一个层面超越了摄影本身,即一旦到这种为顾铮所说的精神语言与其对象之间构成一种特殊关系以后,作为一幅摄影作品就不是一件仅仅靠技术形成的摄影。他们在各种材料之间——比如全手工涂刷黑白感光乳剂,生成一张一张材质形态各异的“感光相纸”,还利用数字化工艺制作影像底片——最终通过传统化学感光方式制作出风格各异的影像作品。创意发源于问题情境,在后数码时代,如何突破被数码时代固化了的概念,而让差异和个体化再次成为可能?这就是“嬗变二期”中的摄影家想要继续表明的态度,也是我们面对这样的展览时的对话内容。
“嬗变一期”展出的作者有:张甬江、卓福民、张跃、程安莉、韩伟、王骅。就是他们这些人不满足喷墨头喷出的画面,转而为从银盐颗粒凝结在纸上的瞬间去寻找形成于其中的物质性与精神性,当然在暗房里红灯下的手艺性操作中所具有的偶然性能,也能由这样的偶然性所带来的意外语感,而这是在数码时代的明室操作中体会不到与生产不出来的。有了这样的交叉点的思考,“嬗变二期”迎面而来了,还是之前的小组成员为核心,虽然程安莉临时参加不了,但又新增了三位摄影家杨凯生、钱亚明、沈忠海。
“以花之名 In the Name of Flower”当代艺术群展
绿松石品质的优劣该如何辨别?
原曲2020夏季联展线上展
上方美术馆国庆档推出当代雕塑邀请展(组图)
盘点收藏和田玉的误区
潘安出游图棒槌瓶 见证古人“追星”也疯狂
百余精彩摄影作品呈现广西环江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
即将开幕|以纸为墨-冉启泉个展
社会各界深情送别袁毅平(组图)
烟标对联回味无穷
“第五届八荒通神——哈尔滨美术双年展(中国画)”即将亮相冰城
仇英《独乐园图》再现司马光编史
宋代金银器的莲塘纹与菊纹
中国摄影界“奥斯卡”颁出各项荣誉
清初硬木家具探秘
朱熹《易系辞》和唐寅《采莲图》的艺术魅力
湖北襄阳古城墙狮子楼遗址发现石狮(组图)
京杭对话:杭州文澜阁本《四库全书》将重返北京展出
广东美术馆办展,体验珠三角影像“浪奔”
那些广为人知的画作如何串起了梵高的一生
好的沉香手串该如何挑选?
老旧故纸 故事多多
略识杭人唐云
以美育人——深圳福田美术馆开馆邀请展
“XXILD”郑田明个展
方寸间的和平 “南京·和平城市”邮品展开展
诗书画意·情谊江南:长三角名家书画大展开幕(组图)
英国传奇藏家查尔斯萨奇的独生女另立门户了(组图)
周口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在河南省美术馆开幕
收藏宣纸应注意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