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松嵒 陕北高秋 34×28cm 1960年 中国美术馆藏
钱松喦(1899—1985),江苏宜兴人。1957年,钱松喦由无锡师范调往江苏省国画院(筹备处),此后历任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名誉院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顾问,第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是江苏画派的领军人物之一。
本次由中国美术馆、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宜兴市人民政府协办,江苏省国画院承办的展览,以“祖国山河抖擞描”“迢迢我自江南来”“拾翠披云寻我师(均取自钱松喦自题诗句)”三个主题,展出钱松嵒作品120幅。此次展览的展厅为1号、8号、9号共3个展厅。1号厅以“祖国山河抖擞描”为主题,放置写生创作为主的如《红岩》等作品;8号厅以“迢迢我自江南来”为主题,放置江南风光为主的如《江南春》等作品;9号厅以“拾翠披云寻我师”为主题,放置文人传统画如《湖上小景》等作品。本次展览将展至8月11日。
宜兴是钱松喦生长的摇篮。作为书画之乡的宜兴,走出过徐悲鸿、吴大羽、钱松喦、尹瘦石、吴冠中等一大批书画名家。而钱松喦正是其中的优秀者和代表者,家乡秀美的山川、富饶的资源、淳朴的民风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大师的艺术灵性,是钱松喦艺术天赋之基,是艺术成就百花盛开之根。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生长山明水秀江南,似在画中住。”
我对钱松嵒先生的了解,是从他的一件作品开始的。
记得上世纪70年代,家中墙上挂着钱先生《泰山顶上一青松》的印刷品。我当时便觉得,这件作品完全不同于画册或瓷器上的常见山水样式。画面中,一株参天昂立的青松盘虬于纵势高耸的巨岩之上,铁铸般凛然,浓光绿浸,拂云障空,松针郁勃劲拔,翠盖烟笼,涌动着一股撼人心魄的精神力量。山石右侧题着“泰山顶上一青松,历尽沧桑不改容。战雨战风战霜雪,铁柯撑柱在高峰”的诗句,与画面主体松树相得益彰。虽然只是一幅印刷品,但少年的我却从中欣赏到了松树“矫矫千岁姿,昂霄犹舞翠”之风仪,体会到了松树“朝昏有风月,燥湿无尘泥”之气度,更感受到了松树“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之品质。这幅画在家中挂了很长时间,钱松嵒的名字也深深地刻进了我的心里。
机缘巧合的是,几年后我在南京玄武湖畔写生时,第一次见到了恰好也在写生的钱松嵒先生,真是名如其人,画如其人。先生身材清瘦挺拔,满头银丝,长髯飘飘,年逾古稀而气质凌然出尘,其形象气质与我多年想象完全契合,让我兴奋不已。至今想起那湖光山色之间的邂逅初见却仿佛故人重逢的场景与心情,依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多年之后,我为宜兴市创作的钱松嵒塑像,便选择了他写生时的动作状态——其实正是我记忆中的钱先生形象。
钱松嵒先生传统绘画功力深厚,早年受唐寅、石溪、石涛影响颇深,既有文人画家的清雅温润,也不乏职业画家的扎实造型,在江南特有的人文精神熏染下形成了凝定浑穆的画风。早年钱先生虽在古贤范本中得秀逸之气,但画风尚未摆脱古人样貌,直到新中国成立,其艺术才真正发生质变走上巅峰。随着新的历史时期揭开序幕,钱松嵒先生发现了传统文人画主观意象的局限性,转变了画家脱离大众自视高雅的身份意识,重新认识到生活与人文之于山水画创作的重要意义,开始思考如何将时代精神灌注于笔墨意境之中,以传统毫端追踪时代大势,表现时代变迁,将曾经空洞贫乏且远离生活的山水拉回现实,实现了艺术的经世致用。
凭着这份来自内心的社会责任感,钱松嵒先生敏锐而准确地把握了时代脉搏,满怀对理想的期待,真诚地拥抱新社会,并且用作品由衷地礼赞新生活。尤其是他经过审时度势,研精覃思,利用自己的水彩画基础突破了传统中国画的构图和色彩规则束缚,成为新中国山水画“推陈出新的样板”(华君武语)。众所周知,传统山水画的经营位置自明清以降便趋于程式化。钱松嵒先生从此处着眼,大胆取舍,打通花鸟山水之界限,模糊主次景别之差异,甚至以某单一植物作为主景而将山川平原为配景,创造了一批迥异于传统的山水画构图。如先生常以独松为题材“一树成图”,将传统经典图像符号进行大刀阔斧的个性化改造,推出了造型雄奇瑰伟的“钱家松”图式。钱松嵒先生对构图的推敲打磨、稳中求变亦值得关注。很多图式在大小不同的作品中被反复运用,举一反三的微妙差异使匠心彰显无遗。比如《常熟田》系列,先生跳出了传统“三远法”窠臼,以一种鸟瞰的视角将原本应该水平展开的稻田“竖”了起来,同时采用“满构图”的方式将据整个画面绝大部分的稻田进行了由实到虚的处理,单纯而丰富。这种构图脱胎于写生又超越了写生,和古人拉开了距离,令人常看常新。至于色彩运用,先生更是标新立异,别出心裁。比如其代表作《红岩》,用朱砂把种满芭蕉的土坡画成犹如赤霞的红色山岩,建筑前高入云天的古柏以浓墨点厾而成,衬以一丛丛用双钩法画出的芭蕉。黑、白、红色彩对比带来的强烈视觉冲击力,烘托出气势磅礴的革命激情——这是中国山水画领域令人击节称绝的色彩创新。钱松嵒先生还将很多古人从来没有表现过的题材入画,除了当时流行的矿山、工地、井架、水电站、船港等重要建设场景之外,他也表现如海边浴场、窑洞等很少出现在江南画家笔下的内容。特别是先生六十岁后壮游祖国名山大川,似乎打通了艺术的“经脉周天”,灵光迸发,佳作频出,《锦绣山河春常在》《延安颂》《芙蓉湖上》《山岳颂》《梅园新村》《井冈大瀑布》《枣园曙光》《北戴河》《太湖伟观》等传世名作让他声动天下。在此,传统山水意境与现实主义题材被糅合得天衣无缝,崇高的信仰意志与民族绘画菁华的完美统一折射出无以伦比的时代美学。
钱松嵒先生作品风格成熟时期的笔墨亦极有特色。他强调骨法用笔,以金错刀的“颤笔”写出沉涩雄浑、遒劲古拙的线条,行而不滑,留而不滞。而这与先生书法风格亦完全一致。“文革”中,钱先生开始青睐隶书,顿笔外拓,方折平直,透出一种劲健奋发的美感,其画风则随书风也为之一变,独树一帜的皴法线条重重密密,乱中有序,通过曲直、刚柔、疏密的对比酝酿出丰富的韵律节奏。在墨法方面,钱先生注重破墨、焦墨、积墨诸法并用,层层深厚,混沌而分明,苍润华滋,墨彩粲然。概言之,钱松嵒先生的笔墨体现了一种苦心孤诣的内在性转化。打个比方就像一杯浓茶,其激情的释放是悠缓的,审美的情致是醇涩的,但细细品味,就能感受到其中深邃旷奥的大美。而先生笔下的物象造型,具有极强的雕塑感:飞瀑悬天,苍松屹立,奇峭凝重的山石层层叠叠,在片片白云缭绕之中虚实掩映,昭彰本色。还有那方正、坚毅,骨线构成的峰峦岩崖,详略简繁之间,尽显作者对大自然最硬朗的石头由衷的美化和诗化。可以说,钱松嵒先生为我们创造、呈现了一片更加美好的自然天地。
钱松嵒先生的艺术生涯中经历了数次社会剧变。在时代节点上,他以卓越的才情和非凡的勇气进行中年变法,从由传统所编织的层层罗网中冲决而出,成为大器晚成的一代中国山水画大师。如今,我们再次面对钱先生的作品,欣赏他对艺术的出色理解和领悟;体会他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的创作理念;感受他在艺术与生活、继承与创新等关系上的自我转化。透过那些云蒸霞蔚的画面,我们不仅将再次看到一个热气腾腾、蒸蒸日上的现实世界,同时也会见证着一条穿越时空序列的中华文脉,生机勃勃,欣欣向荣,历久而弥新!
四川音乐学院2016年省外美术类报考安排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2016年省外校考考点时间安排
湖南文理学院2016年省外艺术类专业校考时间安排
广州美术学院2016年普通本科专业校考信息
天津美术学院2016年艺术类专业录取原则
湖南文理学院2016年艺术类成绩查询时间
4700余名考生同圆美术梦 ——美术类专业统考侧记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2016年艺术类招生简章
厦门理工学院2016年艺术类招生简章
天津美术学院2016年本科招生报考确认办法
长安大学2016年艺术类专业招生实施办法
2016年湖南美术联考湖南工业大学考点公告
山东艺术学院2016年省外考生报名考试注意事项及时间安排
四川音乐学院2016年省外表演类报考安排
中国传媒大学2016部分专业合并招生
四川音乐学院2016年省外舞蹈类考试报考安排
湖南文理学院2016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章程
天津美术学院2016年专业考试成绩查询时间方式
长江师范学院2016年艺术类专业成绩公布时间
天津美术学院2016年本科招生考试报名办法
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美术校考考点时间安排(陆续更新)
武汉纺织大学2016年取消湖北美术类专业校考
中原工学院2016年艺术类校考考点安排表
四川音乐学院2016年省外本科考试报名方式
天津美术学院2016年本科招生简章
四川音乐学院2016年省外音乐类报考安排
西南大学2016年音乐类舞蹈学专业招生简章
中原工学院2016年艺术类专业招生计划
河南工业大学2016年设计艺术学院招生简章
梧州学院2016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