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最近在安徽博物院老馆西二楼展厅推出了“淮上窑火——寿州窑瓷器专题展”,展出从南北朝至北宋时期的一百余件寿州窑瓷器,以及几十件窑址采集的窑具、瓷片标本等,让我们可以借此展览领略这处著名窑场的基本面貌。唐代陆羽《茶经》中记载:“寿州瓷黄”,可知唐代寿州窑以黄釉瓷器闻名。本文就来介绍此次展览中展出的一件唐代寿州窑黄釉剪纸贴花蝴蝶纹枕(图1)。
图2
该瓷枕,长14.5、宽11.7、高8.5厘米,1957年治淮工地出土,现藏安徽博物院。此枕形体略呈长方体,枕面稍大于底面,枕面两个长边中部微束,呈两条小弧线。瓷枕通体施黄釉,枕侧面脱釉较严重,底部不施釉,枕面(图2)正中装饰蝴蝶形纹饰,纹饰有微微突起的立体感,灵动而雅致,不失为一件珍贵的唐代瓷器。
寿州窑窑址位于安徽省淮南市上窑镇,是1960年安徽省博物馆胡悦谦在进行窑址调查时发现,并根据文献确认的(参见:胡悦谦《寿州瓷窑址调查记略》,《文物》1961年第12期》)。窑址上产品的年代以隋唐时期为主,隋代主烧青釉瓷,唐代则烧造黄釉瓷、黑釉瓷等。唐代寿州窑的黄釉瓷以素面无纹饰者居多,只有在执壶、瓷枕等高档用瓷中,常见有剪纸贴花、刻划花等装饰,又以瓷枕上的剪纸贴花最多见,亦最具特色。
从考古材料看,最早的瓷枕出现于隋代,唐、宋、金时期是瓷枕发展最兴盛的时期,元代瓷枕仍有不少精品,明代以后就衰落了。总体来说,唐代的瓷枕形体较小,基本造型可分为箱式枕和象生枕,箱式枕是指枕内中空如箱状,象生枕是指以人、兽、建筑物等造型为枕座,如象座枕、孩儿枕等,唐代寿州窑中见有黑釉象座枕,但更多见的还是箱式枕。箱式枕中又可进一步分为六面枕、腰圆形枕、银锭形枕、多边形枕、如意云头形枕等。其中,六面枕是出现时间最早、最传统的一类,初唐、盛唐时期相当流行,造型越方正、棱角越分明,时代一般越早,到晚唐、五代时期,这类六面枕的棱角已有向圆滑发展的趋势。本文介绍的这件瓷枕即属典型的六面枕,其造型较为方正,枕面两个长边稍呈小弧线,时代可能为唐代中期之前。
剪纸贴花是将民间剪纸艺术运用到瓷器装饰中的一种技法,是将剪好的剪纸贴敷于瓷器釉面上,入窑烧造中,剪纸燃烧消失,但在釉面上会留下原先剪纸的图案。瓷器上的剪纸贴花装饰一般被认为是宋代吉州窑的首创,但实际上唐代寿州窑就早已使用剪纸贴花装饰,只是早期有些学者将寿州窑的这类装饰误认为是印花技法。剪纸贴花图案的最大特点是纹饰图案左右对称,众所周知,剪纸艺术正是采用将纸张对折的方式进行创作,展开后图案自然是左右对称。另外,剪纸贴花装饰的图案比印花立体感更强,且图案中见有明显的漏孔。寿州窑瓷器上所见的这些纹饰图案都符合左右对称、漏孔、立体感等这几个特征,显然采用的不是普通的印花技法,而是剪纸贴花装饰。
马焘和他的MacGuffin展览亮相言午画廊
全国第四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
台雕塑名家作品遭翻铸案获赔1.2亿元新台币(图)
悠长假期 这些展览给你惊喜!
张仃百年诞辰纪念展开幕
甲天下·三国源—桂林、涿州书画交流展
隆安出土1.6万多年前完整人类头骨化石(组图)
首届“青年创作杯”全国高校青年美术创作大赛颁奖
西北12家博物馆丝路文物将汇聚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出
“偏斜取势”得自何方“苦铁金石,亘贯书画——吴昌硕作品展”策展随感
筱喻荷枫·中国未来艺术2017学院派当代展拉开帷幕(组图)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推出新展 《马克思·恩斯特:绘画之外》
山东东阿大秦村发现北朝至五代寺庙和行宫遗址(图)
中国文联知名美术摄影艺术家赴塞罕坝采风创作作品展开幕
美国腹地的8000件中国文物:堪萨斯城纳尔逊博物馆(组图)
艺加上线周年庆展览带你领略文人风雅
文人笔墨里的市井风情——赵俊生绘画艺术
“百年荷兰风格派的回顾与致敬”展览亮相北京(图)
明代御窑500年后故宫聚首
湖南南县考古发现九座古炮台 圆形环绕疑古城遗址(组图)
“在梦中……”Crystal Liu个展
奇迹来袭!贝利尼家族与文艺复兴特展开幕
借古以开今 传承为创新——记江苏省美术馆馆藏明清绘画展
奇迹来袭!贝利尼家族与文艺复兴特展开幕(组图)
宋徽宗《枇杷山鸟图》等一级藏品亮相
巴黎的波希米亚生活,孕育了毕加索名作
中国徐悲鸿画院成立25周年书画展在京开幕
中国徐悲鸿画院成立25周年书画展在京开幕(组图)
第69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开幕
19世纪广州的通草纸画:清末珠三角的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