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安德罗·埃利希:太虚之境
Leandro Erlich:
The Confines of the Great Void
当你在美术馆看到一个实物大小的游泳池,惊奇水下的人们如何泰然地向岸上的你打招呼;当你面对一件理发店的镜子,试图在镜子中寻找自己的映像时,它却并不在那里;或者透过一扇室内的窗子,望向郁郁葱葱的室外花园时,对面不同方向的窗子上却同时投出了自己的身影……一连串的问号向你涌来,这便是一场经典的雷安式的幻象,从最初的不适到逐渐习惯,再转变成探索后的喜悦。
雷安的作品已经吸引了全世界范围内众多观众的参与和体验,并且经由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酵,而被更广泛的观众群体所了解,激发了世界各地观众源源不断的灵感,产生了无数的社交媒体照片和互动参与。在雷安的作品里,诸如门、窗、楼梯、电梯和走廊等具有单一功能的建筑元素和花园、教室和试衣间在内的日常空间被作为了“隐喻”,人们很容易在这些日常化的场景中投射自己的故事,也使这些作品能够向所有人开放。
雷安将自己定义为工作在真实与感知领域的观念艺术家,他的作品很有趣,但并不只是有趣,他以幽默的方式、雷安式的幻象,警醒和反思摆放在现代人面前的即成现实。
来到这场展览,你将踏上一场图像游戏的旅程,在此之前,看看世界各地的知名美术馆馆长、策展人、艺术评论家们,作为专业人士如何看待雷安德罗?埃利希作品,或许对你会有帮助。
《游泳池》Swimming Pool,2004,日本金泽21世纪美术馆展出现场(2014),
铁制钢架,木,钢化玻璃,泳池扶梯,
“反抗地球引力,颠覆空间,欺骗人们的眼睛,将观众转变成漫游者,强加的角度,表里不一的操控,特效的使用,好奇心的驱动,将观众变成演员,激活单调的画面,让人们对世俗的时间性感到沮丧,延展空间,开启窗户进入另类现实,重新诠释日常,悬置真假判断,构建现实主义,激发认同,强化难以置信的事物。以上列举的这些是雷安德罗·埃利希在其相对短暂的生涯中所发掘的一些资源。透过它们,艺术家对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中司空见惯的事物,以及影响我们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自动机制提出了质疑。”
——罗德里戈·阿隆索,国际策展人、教授
《建筑》Batiment,2004,法国巴黎“白昼之夜”艺术节展出现场(2004),
写真布喷绘,灯,铁,木和镜子,
图片拍摄与版权:雷安德罗·埃里希工作室
“……雷安是白日梦装置的专业操纵者,他代表了一种重写美学谱系的追溯尝试。同时,正如雷安自己所说的,这些逐渐而有逻辑地远离超现实主义的图像,或许预示了一个重新定义生而为人的意义的机会。”
——原广司,东京大学名誉教授
《美发沙龙》Hair Salon,2008,日本东京森美术馆展出现场(2017),
木,镜子,椅子,美发工具,铝制条,灯,尺寸可变,
拍摄:Hasegawa Kenta;图片版权:森美术馆
“雷安德罗·埃利希的魔幻现实主义来自于对发掘反常和空想、并与它们对话的欲望,就像我们用双手去触摸熟悉的日常物体一样。它通过平凡场景或对物体的夸大和错置展现出来。它们并非构成现实的因果关系规则的延伸,而完全属于超凡的领域。”
——长谷川祐子,东京艺术大学教授&东京都现代美术馆艺术总监
《教室》Classroom,2017,日本东京森美术馆展出现场(2017),
木,窗户,桌椅,门,玻璃,灯,尺寸可变,
拍摄:Hasegawa Kenta;图片版权:森美术馆
“雷安德罗·埃利希是一位试图跳出画廊和美术馆等通用空间的艺术家,他要突破的是以二十世纪的城市高层建筑群为象征的通用空间,这是一项大胆的挑战,他就像是渴望穿越到中世纪的堂吉诃德,是一名现代的勇士。雷安德罗·埃利希出生在旧时的中南美地区,正如加西亚·马尔克斯运用文学创造出一个颠覆欧美价值观的世界,从美术馆的白色立方体到象征市民社会的广场,他的足迹延伸到逐渐衰退化、形式化的城市里。”
——北川富朗, 著名策展人、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及濑户内国际艺术祭发起人
《连根拔起》Pulled By the Roots,2015,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2015),
“本次在北京所举办的个人作品展记录了他作为艺术家的漫长历程,也为他之前在一系列不同背景下创作的几件重要作品之间建立对话。前面提及的《泳池》,与《反射港湾》、《房间》、《教室》、《电梯》、《云》、《雨》以及《试衣间》等作品以特定的顺序安装,揭示了这位艺术家所创造的诗意世界的深度。本次展览还展出了其他一些为丰富观展体验而特别创作和改造的作品。《建筑》于2004年第一次在巴黎展出时,采用了一个经典的法式建筑立面;而这次的新版本选取了代表唐人街的典型建筑,一个本身存在于中国境外却在这次展览中被安置在中国的首都北京。这一改造产生了一种熟悉与陌生之间的奇妙互动。《迷失花园》是将一个不真实的花园设在一个中式庭院的建筑里,从《人行道》上我们可以看见中国的城市景观倒映在水池上。”
——安德烈斯·杜普拉特,阿根廷国家美术博物馆馆长
《楼梯》Staircase,2005,中国上海昊美术馆展出现场(2018),
综合材料,尺寸不一,
摄影:叶大伟
“我们非常荣幸为雷安德罗·埃利希举办此次个展,雷安作品的所到之处,总会带来一场拥抱视觉艺术的狂欢,他善于调动观众,某种意义上,正是通过观众参与到创作的最终环节,成就了他作品观念的最终彰显。但雷安的幽默其实是犀利的,透过他的作品也让我们意识到,艺术的形态正以如此深入公共空间的存在,被观众和艺术家共同改变。借由雷安德罗·埃利希的作品,让我们有机会思考当代艺术及其展览,如何在新媒体文化的催化下,与观众形成全新的观看关系。”
——张子康,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
《试衣间》Changing Rooms,2017/2019,日本东京森美术馆展出现场(2017),
嵌板,镜框,镜子,凳子,帘子和灯,尺寸可变,
拍摄:Hasegawa Kenta;图片版权:森美术馆
| 关于艺术家 |
雷安德罗·埃利希
Leandro Erlich
雷安德罗·埃利希,1973年出生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现工作和生活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和蒙得维的亚两地。他曾参加过多次重要的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包括2000年纽约惠特尼双年展,2001年第七届古巴哈瓦那双年展,2002年上海双年展,2004年第27届圣保罗国际双年展,并代表阿根廷参加了第49届威尼斯双年展(2001年)和第51届威尼斯双年展(2005年)。他近年曾在以下重要机构呈现个展:森美术馆(日本东京,2017年),纽伯格艺术博物馆(美国纽约,2017年),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德国卡尔斯鲁厄,2015年),拉丁美洲艺术博物馆(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2015年),首尔国立现代与当代艺术博物馆(韩国首尔,2014年),金泽21世纪美术馆(日本金泽,2014年),拉丁美洲艺术博物馆(美国长滩,2010),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P.S.1(美国纽约,2008),罗马当代艺术博物馆(意大利罗马,2006年)等。
| 展览基本信息 |
雷安德罗·埃利希:太虚之境
Leandro Erlich:
The Confines of the Great Void
展览时间:2019年7月11日-8月25日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一层至四层展厅
主办机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支持机构:天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
常青画廊
中央民族大学2015校考考试题目(湖南考点)
浙江省2015年美术联考色彩考题
安徽大学2015年美术类专业校考单招考试题目(武汉考点)
甘肃省2015年美术联考考题
山西2015美术联考考题全
重庆市2015年美术联考速写考题
福建省2015年美术联考色彩考题
东南大学2015年艺术类专业招生指南
福建2015美术联考速写考题
重庆邮电大学2015年美术类专业校考考试题目(河南考点)
2015年贵州省美术联考素描考题
2015年河北省美术联考速写考题
西南大学2015年美术类专业校考考试题目
内蒙古2015年美术联考素描考题
福建省2015年美术联考考题
内蒙古2015年美术联考色彩考题
2015年贵州省美术联考速写考题
新疆2015年美术联考色彩考题
新疆艺术学院2015年美术类专业校考考试题目(湖南考点)
重庆邮电大学2015年美术类专业校考考试题目(重庆考点)
贵州大学2015年美术类专业校考考试题目(湖南考点)
福建2015美术联考素描考题
江苏师范大学2015年艺术类招生专业介绍和学院介绍
广州美术学院2015年校考考题(湖南考点)
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艺术类招生专业介绍和学校介绍
四川传媒学院2015年美术类专业校考考试题目(河南考点)
苏州大学2015年美术类专业校考考试题目(湖南考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艺术类招生专业介绍和学校介绍
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艺术类招生专业介绍和学院介绍
华侨大学2015年美术类专业校考考试题目(湖南考点)